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必考知识点梳理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3362467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必考知识点梳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必考知识点梳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必考知识点梳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必考知识点梳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必考知识点梳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必考知识点梳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必考知识点梳理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知识点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醒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表达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表达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5、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开展把学生的一般开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6、美国布鲁纳的教

2、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构造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7、联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开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开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承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

3、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3、我国全面开展教育的组成局部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技巧。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开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以美育代。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4、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根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承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性。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开展的主体、是开展中的人。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平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

5、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历的双边活动。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响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承受性结合。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开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开展智力结合起来,只

6、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4、教学过程的根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稳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3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稳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37、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38、常

7、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5)以情感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39、教学工作的根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0、一节好课的根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构造合理。上课有高度方案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

8、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沉着自如。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根本方面。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上下的主要标志。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开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根底。4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

9、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制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根本途径。47、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冶、艺术冶三种。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根底。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根本的了解方法。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

10、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名词解释第一章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提醒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根底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开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4、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当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开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5、教育学:宏观教育科学:以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提醒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中观单独学科: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开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展研究的教育科学。微观师类院校专业根底课程:是以广义教

11、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为主要容的课程。第二章6、个体的先天性素质指个体在出生前机体所具有的一切与生俱来的特质。7、遗传就是亲代的性状通过遗传物质,即通过以细胞染色体为载体的基因传给后代的一种生物现象。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来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根底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民族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机构、家庭亲友、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公关场所、民俗习惯、社会风气和思潮等,而其本质是文化。10、教育构造即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局部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包括教育纵向系统的层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以及教

12、育横向系统的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教育在一定围、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之一。12、教育的人的制约性即教育活动的实施要以受教育者身心的开展变化为前提,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开展的规律和特点,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第三章13、教育规律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开展过程中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预期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14、教育的构造规律是表征各种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方式和构造形式的规律15、教育的开展规律是提醒教育系统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或教育系统从一个系列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另一个系列的相

13、互作用的规律。16、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历的根底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17、人道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重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力,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人道精神和生命的意义。18、个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个性。19、创造性原则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20、活动性原则指通过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使教育者承受教育影响和获得主动发展。21、性原则一是指教育时机的平等,二是指

14、教育部人与人关系的平等。22、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在长期艰辛的教育实践中,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根底上,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拟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稳定、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性特点和美感。第四章23、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到达的最终标准。24、人的全面开展就是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开展。25、全面开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开展而实施的教育。26、教育目的观即人们对教育目的的根本看法,主要指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质量的根本看法。27、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人

15、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开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28、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29、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科学精神为根底,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30、教师以教育职业或活动为生存、开展方式的职业群体。31、教师专业开展指教师根据社会开展的要求和职业开展需要,逐步缩小与社会期望的差距,成为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32、教师的专业精神指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和精神。33、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指社会成员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异而在社会关系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力和义务关系。34、职业声望是社会公众对*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和声誉的综合评价,具体表达在职业形象的优劣、职业吸引力的大小、职业的稳定性和威信等方面。35、教师的权利是以公民的根本权力为根底,围绕履行教育奇偶学职责依法行使的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