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三年建设工作汇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9682221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三年建设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三年建设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三年建设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三年建设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三年建设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三年建设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三年建设工作汇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三年建设工作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是2000年9月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三年以来,在教育部和学校的领导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心抓住机遇,紧密围绕“四个基地三个库”的建设目标,坚持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服务社会的重大决策咨询,以及科研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实现了最初提出的建设目标。以下就中心三年建设绩效,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社会服务、科研体制改革和未来的建设思路等方面向领导和专家汇报。一、科学研究(一)建设思路中心遵循学术委员会制定的重

2、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强化学科建设,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加强对前沿性、现实性重大问题的研究的总体建设思路,为构建包括金融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科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形成了相对稳定、成果显著的研究方向和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方式;学科队伍保持了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继续保持和发展了我校金融学科的传统优势。(二)方向及特色中心发挥集团优势,在保持发扬货币金融理论与宏观金融分析的传统优势的同时,十分注重微观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尤其加强对前沿性、现实性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中国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数量分析与金融电子化、保险理论与

3、实务三个研究方向;并进一步形成了转型金融理论、金融学说、跨学科研究等显著的特色。转型金融理论:中心承担的“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背景,突破传统的宏观视角,从中、微观层面研究财政货币政策的具体配合方式及与政策工具的搭配,得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具有很强的结构调整功能的结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紧密联系中国经济转型的实际,分析了危及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为维护我国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货币需求稳定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对我国开放过程中的货币替代及中

4、国特定条件下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作用作了深入研究。金融学说:中心完成的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国外货币金融学说新发展”论述了70年代以来西方货币理论的发展历程,在系统评述西方货币理论流派和学说的基础上探索了货币经济与实质经济的相互关系。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金融五十年发展之学说史研究”通过系统整理和总结五十年中国金融及金融学说发展,分析特定约束条件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道路,揭示中国金融学说的发展对金融改革实践的推动作用,弥补现有主要研究范式的不足。跨学科研究:保险及社会保障研究:注重以国际通用的研究范式,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转轨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和保险)业发展中的数量规律与特征。国家自然科学

5、基金课题“医疗保险精算的系统方法和模型研究”以风险管理思路和精算方法开展实证研究为方法论基础,深入研究了医疗保险风险控制和精算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寿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及其模型研究”研究了服务经济框架下人寿保险的发展,人寿保险与金融经济的关系与互动,及社会保障多层次体系下人寿保险发展与融合等问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基于我国社会养老体系下的企业年金理论与运作模式研究”等对企业年金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 金融数量分析:主要对风险评级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股票市场波动及效率的数量研究和高频金融时序计量建模分析等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初步形成了与研究方向相结合的实证分析研究特点,

6、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具有ARCH类误差项高频金融时序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研究及在金融市场管理中的实证分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等研究中,对若干问题形成了独立的见解。“电子银行模拟系统”课题利用动态统计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组织开发了电子银行客户分析与信用风险评估系统。网络金融和虚拟经济: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网络银行:电子货币与银行监管”对网络金融和电子货币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系统研究,被认为对构建网络金融的理论体系作了前沿性的探索,填补了我国网络金融理论研究的空白。教育部课题“信用经济中的虚拟经济”探讨了信用、产权和技术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着重考察了在我国的经济现实中

7、,金融对推动虚拟经济形成中的机制及影响。金融法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金融全球化中国安全的法律保障”中首次概括了资本范式规制的逻辑结构;以利益冲突为主线系统梳理有关控制股东关联贷款的理论及制度;引入股东对债权人的信义责任等,为从一个新的层面认知关联贷款法律规范提供了新的视角。“跨国银行法律制度研究”系统研究了跨国银行法律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对跨国银行的监管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三)承担课题及经费概览三年来,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共承担各类课题44项,科研经费累计400多万元。其中,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研究”、

8、“西部大开发资金渠道问题研究”等9项;教育部课题“中国金融五十年发展之学说史研究”、“证券业自律管理理论与中国的实践”等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网络银行、电子货币与金融监管”、“寿险公司资本充足率及其模型研究”等7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课题“中国小额信贷政策研究”,以及国家统计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省市社科基金和欧盟委员会子课题等横向课题13项。(四)主要研究成果近年来,中心出版了包括金融经济学、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等在内的“中国金融论坛系列丛书”,以及虚拟经济:经济活动新领域、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体系研究、西部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中国股

9、票市场波动与效率研究、人寿保险经济分析引论等著作共计20多部,在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编写教材20多部,完成工作论文及研究报告40余份。(五)获奖成果凭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中心以“银行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中国金融风险研究”、“新世纪货币政策的挑战”、“社会资金总量分析研究”等研究成果获得了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孙冶芳经济科学论文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二、人才培养(一)人才培养思路中心坚持以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努力为我国金融事业培养具有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人

10、才,形成了清晰的培养思路。硕士生层次着重培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形成了“金融学前沿研究”和“金融工程与公司金融”培养方向。博士生层次则以理论创新和战略发展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形成了“金融理论与实践”、“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和“金融工程”培养方向。三年来,中心专兼职人员共指导硕士研究生255人,博士研究生169人,博士后9人;独立招收硕士生41人,博士生90人,培养规模逐年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二)人才培养特色中心坚持以创新发展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着重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了以跨学科联合培养为核心的双导师制;吸收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培

11、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金融部门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等三个显著特点。(三)教学改革1、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心教师紧跟学科发展,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开发建设了新课程“金融学说及方法论研究”、“宏观金融学及方法论研究”和“微观金融学及方法论研究”;尤其注重把握学科发展态势和理论联系实际,在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的转化中,先后开设了“行为经济学”、“虚拟经济”、“十六大的理论创新”等系列前沿专题学习。2、研究型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中心在博士生培养中开创了研究型的教学方式“每周金融讲坛”,提倡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在开放中交流,在交流中创新,使博

12、士生课堂成为了学术讲坛,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3、个性化培养 中心因材施教,针对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层次,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法。博士生培养着重把握学科前沿和创新研究的能力,硕士生则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学术规范;对在校学生和从事实务工作的学生分别制定了加强实务训练或提高理论水平的培养重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学科背景,引导从事跨学科研究。4、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交流中心将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访交流作为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能力的重要形式。三年来,黄达教授、沈联涛主席、谢平教授、马蔚华行长、郑海泉总裁、吴念鲁教授、刘鸿儒教授、张五常教授、威廉汉克教授、夏斌研究员、蒙代尔教授等国内外知名

13、专家曾先后应邀来访与中心师生进行学术交流。近年来,中心的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2003年全国首届“黄达蒙代尔优秀博士论文奖”评选中,中心博士生尹龙以电子货币与网络银行:理论与实践获得了一等奖。(四)服务社会中心研究人员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中心教师多次带领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参与各类面向实务部门的知识培训,每年面向政府部门、学校、金融机构有近30场学术报告;在为各类金融机构举办的培训中,不断将金融理论发展和中国金融改革研究的最新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五)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中心高度重视学术队伍的建设,一是给年青的学术

14、骨干压担子,让其担任重大课题的负责人,主持重大项目的研究;二是鼓励青年学术骨干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并提供经费保障。一些青年学术骨干逐步在国内学术界崭露头角。三、学术交流和资料信息建设(一)举办高层次的学术会议 中心坚持每年举办一届“中国金融论坛”,并致力于把论坛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学术影响的交流平台。中国金融论坛是由中心发起并主办、旨在聚积全国金融研究的优势力量,开展金融理论研究、金融实践探索和信息交流的高层次、高水平学术峰会。现在,经过三年建设的“中国金融论坛”立足全国,已成为中国金融界知名的学术品牌,并成功地向着国际学术界拓展。三年来,中心还主办了“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银行家论坛”、“现行货

15、币政策”、“金融学课程建设暨双语教学”等国内国际研讨会,组织国内外专家对资本市场建设、金融改革、金融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国内外金融研究和交流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学术舞台。 (二)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请进来:中心通过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的对外交流,与知名专家和国内外机构建立了各种合作关系,实现了每月一次学术讲座。著名经济学家黄达教授、刘鸿儒教授、吴念鲁教授、张五常教授、蒙代尔教授、波兰前第一副总理哥哲哥科勒德克教授、夏斌教授等都曾先后应邀等到访讲学。走出去:三年来,中心派出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80多人次,出国交流和考察15人次。2002年,

16、研究人员就“欧洲央行成立后德国联邦银行职能的转换”、“欧元产生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等问题赴德法等国考察;在“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教育部教材评审会”、“首届陈彪如金融论坛”、“第八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世界资本论坛”等多个知名学术会议上,中心研究人员参加并作大会发言。开展多方位的对外合作:中心保持和发展了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传统合作关系;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其他金融机构就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其他项目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在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国内高校金融学科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经常就金融学科建设和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金融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联系与交流;中心努力拓展对外合作的广度,与国外高校和金融机构保持了长期性的学术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