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段考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9086352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段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段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段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段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段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段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段考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语文科第一次段考试卷一、 基础(29分)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要求填空。(13分)(1)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过故人庄中表达诗人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诗句是 , 。(4)古木阴中系短篷, 。 ,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绝句(5)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6)童趣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趣”字,依次写了 、 、 三件事。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1)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

2、点点银光,就像bng jin( )的水花。(2)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xin xing di shng( ),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3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2分)A昂首观之 B驱之别院C故时有物外之趣 D使之冲烟而飞鸣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通过观看第47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5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至少三个词语写一段话,不少于

3、50个字(4分)执著 宽恕 倔强 一丝不苟 忍俊不禁 无忧无虑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校园里,有不少同学的习惯不好:一次性包装袋随手乱扔,不喜欢的饭菜也挑出来丢在地上,把废纸撕成小片后从窗口抛下,为走近道而从草坪上穿过为此,学校组织系列教育活动,来矫正同学们的这些不良习惯。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如果你遇到一个同学有上述某种行为,你打算和他说什么?(2分)二、阅读(一)论语十则(17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4、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7、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5、, 。(4分)8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1)人不知而不愠 愠 (2)传不习乎 传 (3)诲女知之乎 女 (4)死而后已 已 9、请从以下三个方面,把下列句子归类:(3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吾日三省吾身E、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F、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修身做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不同的看法。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6、(2分)(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17分)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

7、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A。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C。”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

8、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2、下面三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请选择填空,并谈谈你的理解。 (5分)(1)这似乎能办得到 (2)你能办得到的 (3)我能办得到的 A处填()B处填()C处填() 理解: 13、“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句话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4、在父亲的鼓励下,“我”面对困难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用

9、原文回答这一心理变化过程。(4分) 15、纵观全文,你如何理解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3分) 16、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做法,请结合当时的情况谈谈你的理解。(3分) (三)弱种子也要发芽(17分)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bi)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不一会儿,他们

10、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

11、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

12、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17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2分)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18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3分)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1分)答: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2分)答:19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分)答:20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