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医体质学说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7862879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论中医体质学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再论中医体质学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再论中医体质学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再论中医体质学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再论中医体质学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论中医体质学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论中医体质学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论中医体质学说【摘要】 人的后天身体健康状态与先天禀赋有关,我们的祖先们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多角度地记载了此类内容,在今天我们将其称为体质学说。认识体质学说的理论并以之指导临床,在防病、治疗及病后康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体质/生理学;体质理论;疾病 体质理论目前被认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实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就已确立,并已经有细致的观察和较为丰富的记载。现代学者在其理论体系基础上重新构建并提出了体质学的概念,并以其理论研究的深度反映总体水平,带动了整个学科的发展。 1 关于体质理论 1.1 中医体质学说与体质的概念 著名学者王琦等指出,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

2、,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提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2。古老的体质理论受到现代学者的青睐,被不断地总结整理,系统化、规范化,正以一个崭新的学科的姿态在今天又重放异彩,为现代人类健康服务。 1.2 体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已经形成。其中,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诸篇是世界医学史最早对体质类型进行观察、总结并作出分类的重要文献。如篇中云:“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

3、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丰富和发展了中医体质学。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临床常见的体质病理状态及其表现进行分类。如:汉张仲景根据临床观察提出了强人、羸人、盛人、虚弱家、虚家、素盛今瘦、阳气重、其人本虚等多种体质特征,从不同侧面描述了体质差异。金元四大家对人群体质特点认识亦有差别。寒凉派的刘完素生于北方,北方人多食膏脂,体质刚劲壮实,且多奢酒,久而蕴热,故从火热立论,用药多寒凉之品;攻邪派的张子和,也系北方人,他依据北方人体质壮实、饮食厚浊、地气干燥等特点,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于是主张用汗、吐、下法攻邪。而养阴派的朱震亨为南方人

4、,南方人体质多柔弱,“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多用滋阴降火之法等。明清时期张景岳从禀赋的阴阳、脏气的强弱偏颇、饮食好恶、用药宜忌等方面,将体质分为阴脏型、阳脏型、平脏型3类。叶天士等医家经过观察,总结出温热病中各种常见的体质类型:如有气壮质的“正气尚旺之人”,阴虚质的“瘦人阴不足、体瘦质燥之人”,阳虚质的“阳气素虚之人”等不同类型。 现代体质分类不似古代条理清楚、纲目分明,其分类方法大多因分类者对体质所持的认知程度及观察角度的不同而不同。从1978年开始,匡调元3以阴阳、气血、痰湿的生理、病理特征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白光质。至2001年,牛宝玉4临床研究单纯

5、性肥胖患者的体质,将其体质划分为郁滞质、内热质、气虚质、阳虚质、精亏质。先后有十余位专家学者的多种体质分类,虽然各自分类不尽相同,却是百家争鸣,各有所长。 2 体质理论的应用 2.1 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基于不同体质,其感邪性质就随之而异。如温病学派医家薛生白在论湿热病时说:“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若湿热之证,不挟内伤,中气实者,其病也微,或先因于湿,再因饱劳而病者,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说明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邪易感性不同,阳热之体易感火热之邪,阴寒之体易感寒凉之邪。 病邪侵入人体,能否发病,体质因素起着关键作用。伤寒学派医家

6、庞安时说:“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成病。”病邪侵入人体,素体强壮,正气旺盛,足以抵抗外邪则不发病,即“勇者气行则已”,亦即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体衰弱,正气不足,不能抗邪,即“怯者着而成病”,亦即内经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所谓“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体质不同,疾病病理也不相同。“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是讲中气(脾胃之气)旺盛则不挟内生湿浊,病易化热化燥,阳明为病居多;中气虚易挟湿浊痰饮,病易化寒化湿,多病太阴。说明中气虚实(体质不同)而病变随之而异。 体质在发病中的作用还体现在疾病转归上。同一致病因子或同一种疾病,由于体质各殊,发病情况不同的致病

7、因子基于相同的体质,其病机有着相似之处。温病派医家叶天士论温病传变时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这是一般的传变规律。但有“逆传心包”之变局,病邪不经气分,遂入营血,这与患者素体阴虚阳旺有关。温病学派医家吴又可分析同是感受温疫之邪而出现种种不同变证,认为原因在于“因其气血虚实不同,脏腑禀赋之各异,更兼重感轻感之别”,而且认为“九传”与体质不同有关,如他自己所说:“传变不常,皆因人而施”。钱乙针对小儿体质而认为小儿病理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凡此,说明体质不同,疾病病理转归也就不同。 2.2 体质理论的应用现状 根据人的体质特点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病后康复做出个性化的调整,无疑将大大提高

8、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病后康复的效率。目前体质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未能大规模应用,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完善。 3 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3.1 中医体质分类存在的问题 古代的体质分类未能沿用,目前的分类又各依所据,难成体系,“各家根据个人经验推测而成,或自拟一些标准作一些调研,实际上此类研究方法的结果早已包含于研究前提之中,如此富有个人经验色彩或先验论而衍生出来的体质分型显然不能得到广泛认同”5。体质分类尚有待于规范化,以便于统一及其实际应用。 3.2 发展前景 美国一项资料显示:每投入一美元用于健康教育就可以节省未来一百美元的治疗费用。在内经中早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言,可见防病胜于治病,将

9、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无疑是一个省钱、省时又减少病人痛苦的方法,体质理论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将是健康产业的一大亮点。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在对疾病的认识和临床实践过程中,虽然在理论体系及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所作用的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两种医学将必然趋于同化。中医体质学说在此方面的论述也是相当丰富的,如果我们在深入挖掘、整理、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和引进国际心身医学中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加以有机的结合与深入探讨研究,就一定能促进中、西医学术交流与沟通,体质的研究可能成为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交汇点。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医体质理论仍处在有待发掘整理的状况。笔者虽然从医数载,但自知浅陋,权作抛砖引玉,愿与各位同道共同努力,使古老的体质理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参考文献】 1王 琦,盛增秀.中医体质学说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115.2陆云飞,钱彦方.首届全国中医体质学说及腹诊研讨会学术总结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11):7021.3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1(2):3-17.4牛宝玉.单纯肥胖症患者体质研究J.国医论坛,2001,16(1):21-24.5刘国强.温病体质学说概论J.陕西中医,1986,7(1):1-3.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