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各环节中的分层次教学初探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617956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学习各环节中的分层次教学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学习各环节中的分层次教学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学习各环节中的分层次教学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数学学习各环节中的分层次教学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学习各环节中的分层次教学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学习各环节中的分层次教学初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范教学,精彩“分层”-浅谈初中数学学习环节中的分层教学扬州市朴席中心学校 王学东摘要:随着江苏省规范教育行为以来,课堂教学时间少了,就必须提高教学效率。而学生存在着各种个体差异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胜任的学习任务也各不相同。一刀切的课堂就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新课标也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力所能及的数学,所以师生在教与学的两端都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使自己得到应有的发展,以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字:差异、层次、环节正文: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上听了不一定懂,懂了不一定会,会了不一定通。同样的环境由于每个个体的差异性,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会出现好、中、差三类学生,我们称为第

2、一、二、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比例又因班级具体情况而定。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训练和手段,促使学生适当提高,习得自己力所能及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从“听”到“懂”需要“学” 即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要想达到这一点,必须了解学习的规律。学习是脑力劳动,学习的主体必须要处在主动状态下才能使效益最大化。尼采曾用两种动物作比喻:狮子和骆驼。大部分学生是骆驼,让老师牵着走,而没有成为狮子,成为知识的主动猎食者。我们可以分成这几个层次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首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习意愿,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接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才是知识与技能

3、的的传授。这里首先是数学学习的第一个环节:预习。那么预习时我们可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提出预习要求:第一层次的学生要求主动复习相关联的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的内容,尝试完成相关联的简单练习(教材内的课堂练习),不懂时要主动求助于他人,或做上记号带着疑问听老师讲。第二层次的学生要求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模仿定理、公式、例题的推理过程来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课后练习题。受阻时能主动利用旧知识来解决问题。第三层次的学生要求准确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主动探求新知的由来,以及与旧知的联系,先行独立解答例题,完成相应的课后习题(教材中的单元复习或课外资料)。其次是数学学习的第二个环节:教师的课堂提问。课堂提问能

4、有效的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掌握程度。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提问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鼓励其思维的闪光之处,增强其自信心;对于第二、三层次的学生提一些比较综合、拓展性的问题,给其施加压力,锻炼其心理素质。也可以将一个问题分割成识记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分析三个层次的小问题分别让不同的学生回答,以提高其积极性。二、从“懂”到“会”需要“习” 即通过科学的、高效的、创新的练习,对已学知识进行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知识内化。我们可以从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外检测三方面来分层次教学。一是课堂练习,老师要精选内容,设置分层练习题,分层指导。基础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做,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增加基础题的练习量,达

5、到熟能生巧;第二层次的学生可以减少基础题的数量,增设一些发展性练习,让其完成一些稍有难度的拓展性习题,以检查其掌握程度;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减少基础题的数量,增设综合性练习,检验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我在教授运用平法差公式因式分解时,设置了如下的练习第一层次(2a)2-4=1-(3b)2=X2-9y2=第二层次4a2-9b2=(x+y)2-4=4(a+b)2-9c2=第三层次(a+b)2-(a-b)2=16x4-1=a2+b2+2ab-1=二是课后作业的分层设置。分层次布置作业可分为必做、选作、思考题等几种。必做题是典型题,每层次都做。第一、二层次的同学可以完成课后练习题;给第三层次的学

6、生布置一些灵活、综合的习题,如可从本章复习题中选取,或从一些辅导资料中挑选。不管哪一层次,作业批改时尽量要面批,及时解决各类学生的疑惑。三是课后检测的分层次设置,我们可以采用统一试卷统一要求,但对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评分标准;也可以采用统一试卷不同要求,供三个层次的学生按规定选择;还可以同卷不同题,采用附加题、思考题的形式给出。三、由“会”到“通”需要“思”。即通过课后思考与领悟,自我消化,吸收,修正自己的已有知识模块。在构建知识体系时,可从三个方面反思:一是表层反思,即从知识的表面反思;如在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一章中,可先从表面知识反思:本章学过哪些内容、每节内容的具体性质是什么,粗浅的完成本章

7、知识体系。二是深层反思,即对知识的内在结构、联系与主线进行反思。如为什么将上述内容中的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放在一起介绍,抓住其本质联系轴对称性来整合各部分内容,如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等,进一步自主构建本章知识体系。三是里层反思,即对学过的各章知识进行反思,找出其内在联系与区别,如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之间的联系、区别,矩形、菱形、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们的性质又是怎样等,还有哪些定理、结论的基本图形以及它的变式。通过比较对照,加强知识体系的内化,构建自身的知识模式,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那么上述问题中层次的划分极其重要,师生都要做到合理定位。应当控制好第三层次的数量,并且每个层次的学生可以及时调整,互相流通,学生自己也可以及时反映。师生如果能做到定位准确,抓实教与学的每个环节,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就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也可以培养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使每个个体都获到各不相同的数学知识、技能,提高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