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

上传人:杨*** 文档编号:474867122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探析以山东女子学院为例 孙利华(山东女子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一、校企合作对产学研的促进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充分说明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对产学研具有重要意义。以学生的实习就业甚至在校期间的培养为基础进行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企业三者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一种趋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题,关系到高校如何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是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等问题。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提早了解未来行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学习实践的锻炼

2、,对于自身学习、专业认同、未来发展都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校企合作提供的实践是学生职业素质形成、发展的根源及动力,校企合作对高校产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青年学生为社会作出卓越贡献具有推动作用1。(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基本情况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而且要改善人才结构,培养更多高层次女性专业人才,包括女性创新创业人才。山东女子学院作为全国仅有的三所女子本科高校之一,在国家女性高层次人才培养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山东女子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现已改为“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兼顾学生、企业、学校三方面的需求,以“增强能力、保证就业、促进发

3、展”为导向,依托校企共建的实习就业基地,采用“2+2”的培养模式及“3+1”的课程教学培养体系,目标是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优秀IT女性人才。经过6年多探索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迅速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更加优化。从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及各方满意度的调查反馈来看,学校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同类院校在女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上提供了一定参考。根据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围绕大数据与信息化处理、智能应用、“互联网+”等重要时代特征,建设数据挖掘与智能应用方向的课程体系,可使专业更能够反映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因此,学校在完善

4、同浪潮集团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方向)“2+2”定向班和同山东新视觉有限公司共建“视觉传达(数字媒体技术)”“3+1”定向班基础上,依靠新上本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建了“数字媒体艺术(服务外包)”专业,依靠“金融工程本科”专业,同北京慧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金融工程(互联网金融方向)”专业。当前,在学院专业发展布局方面,已形成了结合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掌握特点和就业趋势,以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支撑,金融信息和数字媒体向外延拓展、多学科多专业相互融合的发展局面。(二)校企合作带动产学研发展学院除与产业背景深厚的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外,还发挥教师专业优势,与合作

5、企业开展了更多方面的合作。比如与浪潮集团签订了数据共享合作协议,利用企业免费提供的大数据平台,孵化大数据创新应用,实现了校企双方合作发展。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参与了山东新视觉数码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飞翔影院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该项目的开展同时也推动了飞翔影院整体控制系统和影院特效影片的制作,对飞翔影院系统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同北京知行慧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了2016年教育部主办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基于应用型金融信息人才培养的女大学生综合实践平台校企共建机制研究”和“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两个校企合作课题,2017年度获批教育部

6、主办企业支持的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6项,省级教改课题1项,“程序设计基础”被选为省级在线课程。二、就业质量对比分析在日益严峻的就业竞争中,女大学生特别是计算机行业的女性就业压力更加明显,基于信息技术学院连续三年计算机类女生的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普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女生就业相关度和就业率明显低于有校企合作背景的外包班学生。这类似于英国部分大学采用的“2+1+1”的模式,在学校学习2年,以“职业人”的身份去合作的企业顶岗1年,再回到学校学习1年至毕业。这一专门的合作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巧和较为重要的管理知识,这种机制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反馈动力。以下数据对

7、比,是女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一)就业率的提升校企双方积极在合作就业上开展合作。2015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外包)89名毕业生、20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金融信息)36名毕业生和2016届艺术设计专业(数字媒体)37名毕业生,20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金融信息)37名毕业生,2017届视觉传达专业(数字媒体)40名毕业生,除参加研究生入学、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自行就业的学生以外,已全部在合作企业及合作企业推荐单位就业,就业率逐年提高。其中,2015届共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26%,留企业及企业推荐就业率为80.90%;2016届,这两个指标

8、分别为94.52%和91.06%;2017届毕业生,这两个指标分别为96.10%和93.89%。(二)就业质量反馈2017年11月,我们对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回访信息进行汇总,包含普通专业班级和校企合作班级,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71份,有效问卷260份,回访覆盖率超过毕业生就业人数的60%,回收有效问卷超过发出问卷的85%。截取全部女大学生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问卷进行汇总分析,数据显示,校企合作班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契合度、就业岗位适应度、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毕业生对学校培养模式满意度均高于普通专业班级,平均高出约12个百分点,平均薪资水平差距在1100元左右(见

9、表1)。表1 调查统计表抽取100份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从中截取用人单位对女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校企合作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等方面都好于普通类毕业生,整体好评率高出近20个百分点。数据比对结果是:进行了深度产学研结合的专业或者班级的女大学生,在专业技术、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明显优于普通类专业。这个结果是对探索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证明,也为高校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学生个人发展和知识发展的需要,对接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修订或编制以能力为基础的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提供了参考意见(见表2)。表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

10、价表统计数据显示,在企业的参与和配合下,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预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三、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质量的路径分析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将持续增大,人才市场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会慢慢显现。在微观层面,校企协同努力、实践育人的培养模式还没有形成,校企合作“剃头挑子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尚未改观,总体来看全面的校企产教合作处于浅层次、松散型、自发式、低水平状态。如何进一步提升合作质量,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如何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在校企合作教育中,明确高校、企业和学生各自的角色和定位,正确处理好合作教育中的配合模式,寻找到三者有效的契合点,进一步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各自的

11、目标,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一)要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各负其责、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关键是要让企业变成重要的办学主体,这是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既涉及到宏观的教育布局和结构,又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系到教育组织形态和服务供给多元化,是完善新形势下办学体制和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同时,将落脚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服务供给,切实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现实问题上,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就业创业,引领和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高校要坚持社会需求导向,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目标,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学生个人发展和知识发展的需要,对接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

12、,修订或编制以能力为基础的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通过师资互换轮岗,鼓励企业中有实战经验的项目负责人到高校担任实验课程教学任务,同时选派教师到企业参加项目研发,通过师资的良性互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要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计划”,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每个专业都要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各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应用型转向的指导,积极组织开展各层次教师培训与研讨活动;抓人才培养要重细节、重过程,要根据大学生个性化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另外,从业能力培养应作为一项重要的素养来筹谋,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和

13、综合素质的内涵入手,探索构建“校内职业体验”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并通过统筹规划、校企合作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等策略来保障运行3。(三)产学研合作、实验室建设需进一步增强今后要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和广度,提高参与企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成果,努力提高学院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指导、服务的能力。这一方面要求企业更多地为校内专业教师提供顶岗实习、课题交流、专题培训等机会,另一方面也要求学校鼓励校内专业教师利用自身专业特长为企业作好技术指导和服务,真正实现双方在师资、实践资源等方面的整合和高效利用。学校要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实验室/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实训条件要能够满足各专业办学的基本需要

14、。学校要强化校企深度合作,每一个专业都要有2个以上紧密合作办学的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教育协议,明确双方责权利关系,为学生岗位实习实践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探索以学生实践体验为核心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切实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全面推进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物质、生产、技术和智力资源,建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科研基地,将办学从校园延伸到社会。(四)促进多种培养模式的合作不同企业,对人才有不同需求,同一家企业对不同专业的人才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促进多模式共同发展对于校企、大学生

15、都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学校要实行“引企入教”改革,完善学生到企业实习就业制度,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参与办学,支持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相融合,由人才“供给需求”单向链条,转向互动的“供给需求供给”双向链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产品,产品的创新靠人才,一位拥有产品研发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一定能受到企业的欢迎。培养方案的修订或编制要基于市场调查的结果,要有相关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专业人员或专家参与,要重视借鉴国外女子高校的教育经验,突出实践课程与教学,重视培育育人特色。为此,校企合作的模式可参考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校对多种模式提供支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综合各种外部资源,借助政府、企业

16、的力量,完善多种教学模式,达到企业私人定制人才的效果;第二,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的教学应重新规划设计,切实转变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培养会做事、能做事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这能够使不同教学模式有不同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学校、企业三方量身打造人才培养模式4。总之,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为进一步的产学研结合打下了基础。政府、高校、企业三方需进一步落实产学研结合,通过开展政策扶持、个性化指导,努力形成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提升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的核心竞争力而努力奋斗5。Reference: 1 易新河,文益民,陈智勇.我国校企合作研究二十年综述J.高教论坛,2014,(2):36-41. 2 胡慧远.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