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猫》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4746214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猫》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猫》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猫》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猫》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下《猫》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猫》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猫》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猫 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2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3 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4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给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所发生的

2、故事。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二、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主要著作有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二)、预习检测污涩(s)怂(sng)蜷(qun)伏惩戒(chngji)怅然(chng)诅骂(z)(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合作找出作者

3、养的三只猫的来历、外貌、动作、性情、家中的地位、结局和家人情感变化的词语或句子。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 从隔壁要来的 舅舅送的张婶拾来的滚来滚去,扑过来抢,乱跑,由树上跃到墙上,蜷伏,终日懒惰地伏着又扑过去抢又跑到街上;爬树,抓蝴蝶,抓老鼠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活泼更活泼,更有趣不活泼,忧郁,懒惰相伴的小侣(宠物)亲爱的同伴(宠物) 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大喜欢,没有兴趣死亡丢失屈亡(2)、根据上表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并板书)明确: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据此,文章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

4、第一只猫病死酸辛第二部分(314段):第二只猫丢失怅然,愤恨诅骂第三部分(1534段)第三只猫屈死良心受伤,更加难过(3)、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是详写?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第三次,“芙蓉鸟事件”三、合作探究之案情重现重点品读1534段,完成下列问题:学生跳读这部分后同学之间讨论,合作交流后每组选代表发言,自主完成学习任务1、案发现场情况: 鸟儿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笼板上都是血。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2、犯罪嫌疑人:那只丑猫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1)、案发前的表现: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

5、对鸟笼凝望着。(2)、案发后的表现: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4、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还以为惩戒得不够。 5、事实真相:黑猫作案6、案件定性:冤案7、案件反思: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 A、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 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B、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C、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

6、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D、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E、自此,我家永不养猫。难过自责内疚四、主题探究(1)、为什么会造成冤案由于“我”的过失“我”的过失是什么(原文)?作者写第三只猫受冤而死这件事要表达什么主题呢?(或:此事给我们的启示)提示:联系写作背景想想、议议、说说“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动物”“我”没有对鸟亡事件作冷静的分析,没有认真调查研究便草率地作出了判断。(2)、(背景帮助):本文写于1925年11月,是郑振铎早期文学创作作品。五四前后西方国家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在当时知识青年中日益渗透,郑振铎就是当时勇于接受新思想、

7、新观念,并身体力行的青年,在他20年代初写的作品,就已经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3)、启示: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就得出主观臆断是错误的,应当依据事实,不要妄下断语。不要伤害无辜。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作者写猫,也写了一种世态,有的人损人利己,有的人不仗义,事不关己,冷眼旁观。五、拓展延伸,现实链接时隔88年,此文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观看一组图片)得到,学了本文,我们懂得了:1、善待生命,同情弱小,关爱动物。2、明白做人的道理:面对缺乏正义的事,不应不闻不

8、问,要勇于站出制止,学会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让我们都心怀愧疚,心怀自责,反思自己吧!六、总结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篇文章表面是写猫,却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关爱我们的动物,更关爱我们生活中的“可怜猫”-那些弱小的人,让真情真爱流溢人间。七、作业:发挥你的想象能力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么做?请写成200字的片段作文。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课前提问、整体感知、问题探究、感悟主题、课外延伸。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逐步加深,最终达到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还做得不够好,有些地方表现得比较生硬。今后还在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上多下点儿工夫。另外,在教学语言方面,主要是在提问题的提法上,要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让学生易于理解,提出问题后,不要生怕学生理解不了多加解释,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要充分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