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江苏苏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考聘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讲席教授模拟卷(含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4543112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6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11月江苏苏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考聘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讲席教授模拟卷(含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021年11月江苏苏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考聘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讲席教授模拟卷(含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2021年11月江苏苏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考聘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讲席教授模拟卷(含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2021年11月江苏苏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考聘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讲席教授模拟卷(含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2021年11月江苏苏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考聘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讲席教授模拟卷(含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11月江苏苏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考聘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讲席教授模拟卷(含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11月江苏苏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考聘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讲席教授模拟卷(含答案带详解)(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11月江苏苏州大学面向全球招考聘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讲席教授模拟卷(150题)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60题)1.下列财产中不得抵押的财产是_。A: 国有土地所有权B: 个人享有的房屋产权C: 企业所有的汽车D: 企业所有的生产设备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担保法第37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不得抵押。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共同原因是_A: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 争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C: 中国严禁鸦片走私D: 与中国谈判“修约”失败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

2、B。解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需开拓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其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A项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C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原因,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3.下列有关法的普遍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A: 法的普遍性是指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B: 法的普遍约束力是以外在强制力为特征的约束,而其他社会规范以内在强制为主要特征C: 法的普遍性在空间上是以国家主权管辖范围为界,因此,它不是绝对的和无限的D: 法具有普遍性,因此,一切具体法律的效力都是完全相同的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D【解析】法的普遍性是指法作为一般的行为规范在

3、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和特性。但法的效力有局限性,一国具体的法律,其效力也不同。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并非只有天才,才能发明创造,等于_。A: 天才是发明创造的必要条件B: 天才是发明创造的充分条件C: 不是天才也能发明创造D: 不是天才就不能发明创造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题干中“并非只有天才,才能发明创造”意思等同于“天才并不是发明创造的必要条件”,选项ABD均认为天才是发明创造的必要条件,选项C和题干意思相同,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王某潜人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2万元)扔到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

4、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10分钟后,王某来到院墙外,发现货物已无踪影。对于王某、刘某行为定性,下列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_A: 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盗窃罪(既遂)B: 王某和刘某成立盗窃罪共犯(既遂)C: 王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刘某成立侵占罪D: 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侵占罪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盗窃罪既遂的通说认为,财物离开占有人的实际控制即构成盗窃罪既遂,本案中,王某已经将价值2万元的货物窃得,并扔出墙外,此时,该财产巳经离开了占有人的实际控制范围,因此,王某构成盗窃罪的既遂。刑

5、法第270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侵占罪。刘某将无人看管的仓库货物据为己有,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王某和刘某没有犯罪合意,不成立共同犯罪。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互联网是一个几乎没有门檻的公共平台,除了“大虾”混迹其间,还有被称为网络“菜鸟”的海量新网民,当他们抱着好奇心理泛舟这块陌生而_的领域,尽情地享受新鲜刺激时,并不知道网络是一个_的巨大江湖。A: 奇妙 鱼龙混杂B: 神奇 鱼龙混杂C: 奇妙 鱼目混珠D: 神奇 鱼目混珠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先看第二空,“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

6、形容人。这里说的是网民,据此可首先排除C、D。“神奇”与“奇妙”相比,“神奇”的程度更重,更能突出新网民对网络的新奇感受。所以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市公安局的处理决定集中体现的法律理念是:_A: 国家机关应当给与所有的公民以平等保护B: 任何人包括执法人员在内,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C: 执法者犯法应“罪加一等”D: 处罚决定应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结和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平等权是一种最基本的人权。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

7、化等一切领域内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处罚,即反对特权。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A: 壮族B: 蒙古族C: 朝鲜族D: 回族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壮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边陲,人口1600万以上,是中国第二大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本题所属考点

8、-题库原题9.日本有句谚语:“要是闻着发臭,那就盖上盖子。”丰田汽车公司似乎就在以这种方式处理其急速发展的汽车安全危机。对于刹车以及油门问题,丰田起初是否认,然后想大事化小,后来又百般推脱。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危机发生的头两周成了失踪人员,公司对重大汽车安全问题的反应似乎不再那么积极,有负全球消费者的信任。据此,以下对危机管理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A: 在危机管理的全过程中,企业要努力减少对企业诚信形象的损失,争取公众的谅解和任B: 危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危机发生后的处理和补偿环节上C: 危机发生后,当事人应在第一时间查出原因,找准危机的根源,迅速、快捷地消除公众疑虑D: 沟通是危机管理

9、的重要内容,与消费者等利益相关群体的沟通是危机处理不可或缺的环节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解析】B解析企业的诚信形象,是企业的生命线。危机的发生必然会给企业诚信形象带来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矫正形象、塑造形象是企业危机管理的基本思路。在危机管理的全过程中,企业要努力减少对企业诚信形象带来的损失,争取公众的谅解和信任。所以A项正确。危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而非危机发生后的处理。所以B项错误。危机的解决,速度是关键。危机降临时,当事人应当冷静下来,采取有效的措施,隔离危机,要在第一时间查出原因,找准危机的根源,以便迅速、快捷地消除公众的疑虑。所以C项正确。沟通是危机管

10、理的中心内容。与企业员工、媒体、相关企业组织、股东、消费者、产品销售商、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工作。所以D项正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应予以_。A: 宣布无效B: 撤销C: 废止D: 变更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行政行为既已达到目标,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因此要予以废止。故选C。本题所属考点-行政法1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_。A: 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C: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

11、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C【解析】这句话体现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故选项A、B、D说法均错误。本题所属考点-马哲12.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_A: 某工厂工人在食堂就餐时发生大规模食物中毒B: 某化工厂化学原料发生泄漏,造成周围居民大面积中毒C: 某制鞋厂长期使用甲苯等工业原料,致使多名员工患上肌肉萎缩症D: 在广东等地出现的禽流感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解析】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

12、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C项中的多名员工患上肌肉萎缩症的事件,属于长期使用甲苯等工业原料所致,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不具有突发性,故应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_。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十一届三中全会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 D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了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发的通过以

13、立法的形式固定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新中国成立五年来的新胜利;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中国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故正确答案为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邻居在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_A: 故意杀人B: 意外事件C: 过失致人死亡D: 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孙

14、某明知与自己失散后小孩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放任危险结果的发生。由题目中孙某既不寻找也不告知小孩家人可知,小孩遭遇危险与否均不违背孙某的意愿。孙某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选项A正确。选项B、D明显错误。选项C与孙某的主观要件不符,孙某对于危害结果抱放任而不是反对的态度。选项C不正确。15.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_A: 警世通言B: 喻世明言C: 醒世恒言D: 西厢记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本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16.以下使用作品的行为,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且不必支付报酬的有_。A: 论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并注明B: 为希望工程捐款举行义演C: 歌厅使用唱片D: 将他人的讲义复制后卖给学生学习使用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