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系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7451222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料供给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燃料供给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燃料供给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燃料供给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料供给系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燃料供给系统一、燃料供给系统有哪些部件构成?它的作用是什么?答: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由柴油供给装置(包括柴油箱、输 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泵即高压油泵、高压油管、喷油 器和回油导管等);空气供给装置(包括空气滤清器和进气歧管,二 冲程柴油机还有向汽缸压送空气并驱除废气的换气泵,增压四冲程柴 油机还有为使汽缸充入更多空气的增压器等);废气排除装置(包括 排气歧管和排气消声器等)组成。(电控燃油系统燃料供给系的部件包括:1、燃油泵:负责建立起油压、给整个燃油系统供油。2、燃油滤清器:负责过滤油泵供给系统的燃油。3、喷油嘴:负责给每个气缸供应燃油。4、燃油油轨:负责分配燃油到每个喷油嘴。

2、5、油压调节器:负责将进油管路内的压力保持到一定的范围内, 并且将多余的燃油流回油箱。)二、汽油机在不同的工况下对可燃混和气有何要求?其原因是什 么?1. 怠速和小负荷怠速时节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混合气燃烧后做的功,只用于克服 发动机内部阻力,使发动机保持最底转速稳定运转。由于,吸入汽缸 内的混合气数量少,且汽油雾化不良,缸内压力高于进气管压力,为 保证混合气能正常燃烧,就必须提高其浓度。在小负荷时,也要提供 浓混合气,但加浓程度随负荷增加而减小。2. 中等负荷此时,节气门开度已足够大,可提供较稀的混合气,以获得最佳 燃油经济性。发动机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处于中等负荷状态。3. 大负荷和全负荷大负荷

3、时,节气门开度已超过75%,此时应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加 大逐渐加浓混合气,满足发动机的功率要求。实际上,在节气门未全 开前如需更大的转矩,只要把节气门进一步开大就能实现,不需使用 功率空燃比来提高功率,应继续使用经济空燃比来达到省油的目的。 因此,在节气门全开之前,所有的部分负荷工况都应按经济混合气配 制。只有在全负荷时,节气门已全开,须提供功率混合气以获得主要 是为满足发动机动力输出和稳定性还有环保,节省燃料做考虑稳定性,比如启动,电脑根据ST信号,启动时进行加浓,增加了 同步喷射,混合气浓一些容易发动汽车。动力输出,比如急加油,为了满足低速大负荷和动力及时输出, 发动机ECU根据工况数据计算

4、后,对点火先推迟,同时增加异步喷射, 混合气短时加浓获得爆发力,车速和转速上来是再控制点火提前和修 正。环保,比如高速行驶回油门,ECU根据现行工况分析,对车辆进 行断油或者少喷油,减少油耗和环保。三、汽车为什么会发抖(只谈与发动机相关的原因即可)?1. 发动机积碳严重2. 点火系统问题3. 发动机部件老化(怠速车身抖动是很多车主常遇到的状况。如果车主在启动车辆 或将车辆停驶未关闭发动机情况下,如果发现车身抖动明显,那么可 能意味着车辆存在下面三种状况:发动机积碳严重造成汽车抖动最常 见的原因就是节气门过脏或喷油嘴积炭过多。当发动机内部的积碳过 多时,令启动喷油头喷出的汽油会被积碳大量吸收,导

5、致冷启动的混 合气过稀,使得启动困难,这种状况下,只有等到积碳吸收的汽油饱 和,才容易着车,着车后吸附在积碳上的汽油又会被发动机的真空吸 力吸入汽缸内燃烧,又使混合气变浓,发动机的可燃混合气时稀时浓, 造成令启动后怠速抖动。气温越低,冷启动所需要的油量越大,积碳 的存在就越会影响冷启动的顺利与否。解决办法:清洗油路,检查怠 速马达是否有积碳应该清洗。点火系统问题检查一下火花塞、高压导线和点火线圈的工作状况, 点火系统工作不良,火花塞跳火状况不好同样会导致这类故障现象。解决办法:检查火花塞是否积碳过多,更换火花塞。油压不稳如果已经清理过发动机积碳、洗过节气门、换过油垫以 及火花塞等,仍然发现怠速时车身抖动,建议您到4S店检查燃油供油 压力以及进气压力传感器等是否正常,如果油泵供油压力不正常或进 气压力传感器数值错误和工作不良都会引发车身抖动。解决办法:检 查油压,必要时更换部件。发动机部件老化汽车抖动还与引擎脚老化有关。引擎脚其实是发 动机的避震系统,引擎脚负责吸收发动机在运转时候的细微抖动,如 果引擎脚出现问题,这些震动就会传到方向盘、驾驶室内,造成怠速 时发生抖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