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改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7382437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改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 编制大纲(修改稿)1、福州市3个:闽清县、平潭县、马尾区;2、泉州市1个:泉港区;3、漳州市4个:华安县、平和县、诏安县、龙文 区;4、宁德市1个:周宁县;5、莆田市1个:秀屿区;6、三明市4个:清流县、大田县、宁化县、建宁县;7、南平市3个:延平区、政和县、松溪县。闽水农水200942号福建省水利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的通知各设区市水利局:现将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OO九年十一月十六日主题词:水利 印发 规划 大纲 通知 抄送:省水电设计研究院.省水利中心.省水科院福建省水利厅办公室20

2、09年11月18日印发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为了提高我省水利建设水平及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 后劲.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分期分 批建设初级水利化县。依据福建省初级水利化县建设实施意 见,结合近年来我省农村水利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编制大纲立第一章规划的目标与原则一.规划目标初级水利化县视划应以省政府批准的福建省初级水利化 县建设实施意见为依据,按照三年建设全面达到标准的要求, 进行全面规划a初级水利化县建成时.要实现五项基本目标(一)提高抗灾能力,建立能抗御自然灾害的稳固的水利(二)保障农村

3、饮水安全,实现配水管网供水到户(三)实现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建立一个能自我维持的运行管理机制(四)实现依法治水,建立正常 的水利秩序。(五)坚持科技兴水,为水利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规划原则初级水利化县规划,首先要搞好现有工程的维修加固配套,确保工程安全;其次要搞好现有灌区工程挖潜配套及节水改造,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扩大灌溉面积;三是突生重点,建设高标 准现代水利园区等重点水利工程;四是 组织实施水利水毁工程修复,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大力开展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一户一表一龙头;六是适当发展 山地 水利工程,提高山地作物灌溉水平 ;七是建立健全基层水利

4、服 务管理体系,走上依法治水、科技兴水的轨道。第二章基本情况一、自然地理、行政区域1、自然地理概述。2、全县土地面积,其中耕地面积(分水田、农地),经 济作物面积,山地面积。3、行政区域情况,乡、村区划数、人口数,其中农业人 口数及农村劳动力人数。、经济状况1、现有农业种植结构组成情况,“十一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目标情况。2、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其中农业产值、工业产值。3、粮食总产量,粮食亩产量,经济作物总产量,农产品 商品率或粮食自给率。4、县财政年收入,年支由,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 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等情况。三、灌区分布水利化规划,应附全县范围分区灌区分布图及各灌区现有 小(二)型以上工程布

5、置图。四、气象、水文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多年平均无霜 天数。2、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内分配,年际变化。3、径流,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丰水年年径流量,平、枯 水年年径流量,径流年内分配。五、水资源全县丰枯年水资源总量,利用程度。六、水旱灾害解放后较大水旱灾害发生次数、范围和损失情况。七、现有水利设施1、全县现有水利设施情况,分蓄水、引水、提水、节水、乡村饮水安全、山地水利、堤防等。2、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保灌面积、节水灌溉面积、防洪 面积、排涝面积、供水人数、农业供水量等。3、全县现有灌溉、排涝工程等水利设施情况。4、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及分布,工业缺水量等。5、全县现有小(二)

6、型以上水库大坝、加固及安全情况。6、现有节水灌溉面积:千亩以上灌区设计灌溉面积、现有有效灌溉面积、干支渠长度、渠道防渗长度、田间配套形式(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微灌),按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规定,计算现有节水灌溉面积,要求按灌区名单列表。千亩以 下灌区按蓄水、引水、节水处数汇总列表。7、全县近三年水利水毁工程和修复情况,以及需要配套、改建、扩建、加固工程情况。8、存在的主要问题。八、工程管理情况1、现有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制情况,全县水利系统职 工总人数,其中技术干部人数(含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数、 初步技术职称人数)。2、全县小(一)型以上工程管理职工总数,其中技术干 部人数。3、乡镇水利管理

7、情况,机构类型,人员数量,其中技术干部人数4、农民水利技术员情况,包括需要人数,已聘人数,以 及农民水利技术员的审核、选聘、培训等工作。5、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情况,已建立协会个数,协会管 理工程设施数量、灌溉面积情况。6、全县国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运行经费及工程维护经费来源与支由情况,其中收支平衡个数,亏损个数;全县小(一)型以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年总收入,总支由情况,其中达到自 给有余个数,亏损个数7、水价改革与征收情况,现有的水费制定与征收情况, 现有的水费标准与成本水价的差距,水费征收率。以及水价改 革的方向和途径。第三章工程规划一、灌溉工程规划1、灌区划分及水资源状况应按自然地理结合水利

8、工程,将全县耕地和其它用水合理 的分为若干个灌区,分析各灌区地表水、地下水的资源量和可利 用量,以及基准年各项水利工程设施的供水能力状况。2、分灌区水量平衡计算(1)灌溉用水。各农作物设计年灌溉需水量可参照灌溉试验和县水利规划资料,综合净灌溉定额要依据作物种类组合, 复种指数而定。灌溉保证率一般采用 90% ,在缺水灌区可采用 85% ,微喷采用85-90% 。(2)工业及生活用水。要按县近期发展规划和人口增长率计算用水量。供水保证率采用97% o(3)水量平衡。首先要充分考虑灌区挖潜配套及节水改 造等可增加水量,以及提高灌区水利用率后,减少的灌溉用水 量。富余水量要考虑扩大灌区灌溉面积,灌区

9、设计年总来水量 不能满足总用水的需求时,考虑新建水源工程或调整灌区以求 得平衡。在水量平衡中要适当考虑生态用水的需要。3、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节水灌溉建设目标。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结合全县节水灌 溉工程规划,以及水利化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标准,分灌区提 由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农艺节水措施的发展及 推广目标,使全县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60%以上(山区县降低5个百分点)。建设高标准现代化水利园区。 要根据各地实际选择 23 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灌区建设现代化水利园区,采用先进的节水 灌溉技术,如喷、微灌、灌溉自动化等,同时,将田、园、林、 路综合考虑。4、新(扩)建工程规划可参考本县水利规划,

10、分区汇总新(扩)建蓄水、引水坝(堰、 闸)、小型灌溉泵站、灌溉机井和山地水利工程数量及规模。按照分区水量平衡和新建水源工程情况,分别提由灌排渠系配套建设内容,使 全县(市、区)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 地面积90%以上,其中保证灌溉面积达到 80%以上(山区县各 降低5个百分点)。5、工程除险加固规划对现有灌溉、供水的险库、险闸、险堤等工程进行分类描述,论述需进行除险加固的工程及加固措施,使全县小(二) 型以上水库达到部颁标准。二、防洪排涝规划1、防洪重点是万亩以上灌区。防洪标准按部颁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256-98 )执行,万亩以上灌区为10年一遇。2、排涝标准: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3-

11、5年,设计暴雨历时及排除时间:旱作区一般采用1-3天暴雨从作物受淹起 1-3天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一般采用1-3天暴雨3-5天排至耐 淹水深。排涝规划应先考虑开挖涝渠,修建排涝闸以自然排为 主,机电排为辅,并可结合小流域综合治理。3、在防洪排涝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现有水库调峰作用。4、山区由于河道坡陡,水急、历时短,防洪规划时也可 以先进行防冲治理。三、农村饮水安全规划1、饮水安全规划目标。 按照新一轮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建设标准和要求,即:“保障水源、改善水质、保证水量、提高标准”的总体要求,实施整乡、整村推进,配水管网供水到户, 达到“一户一表一龙头”的目标。大力开展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12、,积极推行集中式供水,解决全县 (市、区)乡村饮水不 安全人口达到90%以上。2、分区布局。综合考虑行政区划、饮水安全问题类型及 分布、经济条件、水资源条件、地形条件等进行合理分区。重 点说明各分区的饮水安全主要问题、规划解决人数,工程建设 条件、工程类型及建设方案,各类供水工程的数量、解决人口 数等。四、小型农田水利水毁修复规划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努力做 到当年水毁当年修复。努力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四章 完善服务管理体系规划1、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2、进一步深化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落实水管单位的运行经费及工

13、程的维护经费。3、进一步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 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 使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及工程完好率得 到保障。#4、重视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积极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 设和管理,提高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5、围绕水利工程安全及为防汛指挥服务,完善各类管理 技术装备,推广先进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6、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建立健全水 利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分期分批培训职工及农民水利技术员, 提高队伍素质,促进科教兴水。7、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

14、管理单位人力、物 力和设备优势,开展综合经营,扩大服务范围,发展水利经济, 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实现水利资产保值增值。第五章水法制建设规划1、加强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节水监督管理 机构,实行用水定额管理。2、按国家有关政策合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执行价 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本级水利建设基金足额 划拨到位,依法征收水资源费、河道采砂管理费、占用农业灌 溉和灌排工程设施补偿费等。规费征收及水价改革达到标准。3、提由加快 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目标。 第六章实施计划及保障措施1、列由配套改造和新建等主要工程项目和达标时间,分 年度实施方案,主要工程开、竣工日期

15、。2、列由分年度完成工程量,需要材料、资金等计划。3、组织领导。应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组 成的建设初级水利化县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实施。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4、政策由台。主要是专项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政策及有利 于初级水利化建设文件。5、资金筹措。本着地方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 落实县财政安排初级水利化专项经费和乡镇、村、群众自筹经 费。第七章工程估算与效益分析一、投资估算根据福建省水利厅闽水2005财计73号文关于颁发福 建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编制投资估算。非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列入估算。二、效益分析1、阐述规划建设任务完成后,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新增节 水灌溉面积、恢复改善灌溉面积,以及防洪排涝、供水等取得 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与环境效益。2、按照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项目经济评价,计算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各项指标。第八章有关图表一、附图1、灌溉工程现状及规划分布示意图2、防洪排涝工程现状及规划分布示意图3、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规划分布示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