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1自然地理复习总结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275959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1自然地理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2-2013-1自然地理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2-2013-1自然地理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2-2013-1自然地理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2-2013-1自然地理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1自然地理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1自然地理复习总结(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1、地理学概述地理学, 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即只是研究地球表面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地球表面, 是指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的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在这个表层内存在着人类社会及其周围的各种事物,构成了具有独特地理结构和形式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2 、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宇宙和天体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天体,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可归纳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和星云等类。天文单位:用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X 104

2、公里)。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0X 108公里)。二、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中行星和卫星绕太阳的运动,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征:1. 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于圆形;2. 它们的轨道面都近似地在一个平面上, 对地球轨道面 (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3. 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环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所有行星的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和公转方向相同;4. 所有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只有天王星是唯一的例外;5. 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 其轨道面接近母星的赤道面;6. 绝大多数卫星、 包括土星环在内, 公转方向都和母星的公转方向相同。第二节 地球的形

3、状和大小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地球不是正球体, 而是一个两极比较扁平、 赤道部分相对突出的椭球体 。整个地球的形状,从通过两极,垂直于赤道平面的断面来看,呈现梨形。地球的形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同。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面的相对关系,即一定的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正午高度角有规律地从23 27 N和S之间向两极减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和体积,

4、 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旋转,称为地球自转。地球自转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两种。地球自转的重要的地理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 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2. 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3. 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4. 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 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5. 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例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大陆漂移、地震、潮

5、汐摩擦、洋流等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二、地球的公转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使太阳光线直射的范围在23。27 N和 S 之间作周期性变动,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第四节 地理坐标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的圈层分化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和地 核。三、地球的外部构造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一、海陆分布地球表面明显地分为海洋和陆地两大部分。 连续的广阔水体称 为世界洋,它是海洋的主体。被海洋所环绕,但突出于海洋面 上的部分则称为陆地。大陆是陆地的主体;岛屿是陆

6、地的组成 部分。地表的海陆分布不均匀:全球共有七个大陆,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虽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 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为分界,但实际上它 们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合称亚欧大陆。所以也可以说全球共有 六个大陆。亚洲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北美 与南美以巴拿马运河为界。澳大利亚和南极大陆各以自己的海 岸线为界。海陆分布的地理意义: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形式对南北两半球的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南半球由于水面广阔,气候比较温和,普遍具有海洋性特征。北半球温度变化的幅度比南半球高 8 c左右。二、海陆起伏曲线三、岛屿同样

7、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实际上,不仅海洋中有岛屿,河流、湖泊,甚至水库中都可以 形成岛屿。海洋中的岛屿,这种岛屿可以分为大陆岛和海洋岛两类。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地壳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元素、矿物和岩石一、化学成分与矿物(1)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地壳中自然存在的九十多种化学元素,它们的相对平均含量(即克拉克值)是极不均匀的。(二)矿物自然界的矿物是由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具有 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或单质。矿物是构成岩石或地壳的基本单元。(三)主要造岩矿物长石、云母、辉石(一)岩浆作用和岩浆岩的概念在地壳深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岩浆, 由

8、于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便会发生运动。 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中时, 称为岩浆侵入活动; 由此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当岩浆喷出地面时, 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 由此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岩或喷出岩。 岩浆的活动和冷凝的整个过程统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二)岩浆岩的矿物组成岩浆岩按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超基性岩2 )基性岩 3)中性岩 4)酸性岩(三)岩浆岩的产状根据岩体在地壳中形成的深度和方式,可分为喷出岩体和侵入岩体,后者又可再分为深成岩体和浅成岩体。按岩体的形状及其与上覆岩层的关系,可分为整合侵入体

9、和不整合侵入体。(四)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岩浆岩常见的结构有:1)玻璃质结构2)隐晶质结构3)显晶质结构4)斑状结岩浆岩常见的构造有:1)块状构造2)斑杂构造3)流纹构造4)气孔构造5)杏仁状构造四、沉积岩(一)沉积物和沉积岩的概念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固结而成的岩石。沉积物是包括沉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岩矿碎屑、 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的总称,是形成沉积岩的物质基础。(二)沉积岩的基本特征沉积岩的成分: 主要来源于先成岩石的碎屑、 溶解物及再生矿物。沉积岩的物质组成与岩浆岩最不相同之处是富含次生矿物和有机物质以及存在化石。沉积岩的产状以呈层状产出为其最突出的特点。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 其中最突

10、出的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层理是指岩石的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层理通常可分为: 1)水平层理2 )波状层理3)交错层理层面构造系指上、 下层面中留下的与岩石成因有联系的各种印模和痕迹。 如上层面中的波痕、 雨痕、 干裂; 下层面中的槽模、沟模等。沉积岩主要的结构类型有: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三)沉积岩的主要类型: 1、碎屑岩类2. 粘土岩类 3. 生物化学岩类四、变质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变质作用固态原岩( 岩浆岩、沉积岩或者先成变质岩 ) 因温度、 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

11、用。? 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即是变质岩。由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岩石分别称正变质岩和负变质岩。(二)变质作用的因素和类型1、 变质作用的因素导致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为温度、 压力和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岩石的变质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A、岩石重结晶或产生新的变质矿物;B、一些矿物在一定压力下呈定向排列,产生片理构造。因此,变质岩是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重结晶岩石。2、变质作用的类型第二节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 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称为构造运动, 或称动地壳运动。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形式(一)地壳运动的一般特点:( 1)

12、地壳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2)地壳运动具有方向性( 3)地壳运动具有非均速性( 4)地壳运动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二) 地壳运动基本形式无论古、 新构造运动或者是现代构造运动, 其表现的形式主要系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和近水平运动是主导,而垂直运动是派生的。(三) 构造运动的速度和幅度除去地震、断层等在短暂时间内可引起显著变形、位移外,一般来讲,构造运动是岩石圈的一种长期而缓慢的运动,(四)构造运动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周期性:平静时期和比较强烈时期交替出现。构造旋回:构造运动从缓和到强烈,叫做一次构造旋回,时间大约经历 2 亿年左右的 时间。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一)岩相

13、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总和特征。沉积岩相总体上可分为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二)厚度进行沉积岩相厚度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可获得地壳升降幅度的定量结论。(三)沉积建造沉积建造是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岩石或岩相的自然组合, 或者岩 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组合。(四) 、地层的接触关系1)整合:2)假整合(平行不整合):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4)侵入接触5) 侵入体的沉积接触(五) 、确定地壳运动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三、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一)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历垂直运动而未发生褶皱, 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二)倾斜构造倾斜

14、构造是指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岩层层面与水平面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三)褶皱构造岩层在侧方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叫褶皱。(四)断裂构造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 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一)火山的类型与分布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一种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称为火山喷发。1. 火山构造包括:火山通道、火山锥、火山口2. 火山喷发物气体喷发物固体喷发物液体喷发物3. 火山喷发类型裂隙式喷发中心式或管状喷发(二)地震地震按其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深约 70 km 以内) 、中源地震( 70-300 km )和深源地震(300-700km) 。一 地震的类型1. 构造地震2. 火山地震3. 冲击地震4. 水库地震二 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一、 大气的组成(一)干洁空气(二)水汽(三)固、液体杂质(悬浮颗粒)(一)干洁空气:1、 概念: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主要集中在从地面到 85 公里处。2、主要成分:(二)水汽1、来源:水汽主要来源于海洋、江河湖沼和土壤,以及潮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