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汉代大一统思想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236882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汉代大一统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3课汉代大一统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课汉代大一统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3课汉代大一统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3课汉代大一统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汉代大一统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汉代大一统思想(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一、西汉初黄老之学(汉初指导思想)1、内容:黄老之说指 学说中的两派,即 和 的学说,包括 (养生)和 两个方面。 2、主张:强调“ ”,既尊重 ,反对 ,又主张发挥人的 ,倡导“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是一种“ ”的哲学观。3、实质: 4、盛行的时间:从 到 即位约70年的时间;5、地位:是汉初政治上的 ,在社会思想界居于 地位。6、汉初成为指导思想的原因: 7、影响: 8、.地位衰落:黄老之学由盛转衰,到汉武帝时被 所取代二、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成为正统)1、原因:经济恢复,国力强盛,需要 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发展大一统事业黄老思想不能适应 需要新儒

2、学的思想适应了 的需要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来源:先秦儒学并不是新儒学的唯一来源,新儒学是汉朝董仲舒以 (宣扬大一统思想)为基础,融合 家、黄老之学、 思想而形成的新有思想体系。(2)主要内容: (3)特点: 3实质 4、影响:积极:(1)儒学在政治上占据 地位,有利于 (2)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 和朝廷选官的 ,从而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地位。(3)推动 的发展消极: 【走进高考】例.(2004 上海 4)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引自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触犯了汉武帝忌

3、讳 迎合了汉武帝意愿1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1. 西汉初年,大臣陆贾在评论秦的统治时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淫愈炽,兵马益而敌愈多。”这段话最根本的含义是A.严刑酷法不能保证统治的安定 B.减少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C.秦朝养兵太多反而招致灭亡 D.秦朝法网严密却不能阻止民间的反抗2黄老思想作为一种统治思想,其突出的特点

4、是强调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以柔道治天下D.礼法并用治理天下3.儒家学说到了汉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天人感应” D实行仁政4.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5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6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

5、治上的统一服务;7.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反映的是 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儒家思想是惟一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思想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建政治开始与儒学密切结合 B.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C.促进了民族思想文化的自由发展 D.儒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9黄老思想成为西汉初年指导思想的客观原因是A西汉初年经济残破B黄老思想适应了休养生息的需要C黄老思想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D黄老思想是种消极无为的思想10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6、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 12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有利于加强君权包含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使儒学带有神学迷信色彩 完全继承了先秦“民贵君轻”的思想A. B. C. D.13.西汉时,“大一统”概念的核心含义是A.到汉武帝时期实现国家疆域的大统一 B.董仲舒对儒家学说加以发展而形成的C.适应当时统治者需要的一种思想主张 D.皇权神授代表上天统治天下所有臣民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深远影响是:A.促进西汉实现 “大一统” B.开创思想专制的先河C.推动古代教育发展 D.儒学取得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15.(09

7、年海南卷)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

8、据材料1、2,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8分)(3)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6分) (第3课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C 3.C 4.C 5.D 6.D 7.D 8.C 9.A 10.D 11.B 12.C 13.D 14.D 15.A二、非选择题16.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适应了专制主义中

9、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正面影响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17. (1)孔子强调人的德、仁;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智、智慧、知识。(2)理解:维新运动作为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康有为希望通过创立孔教,把儒家思想由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改造为资产阶级变法的思想基础。(或:改造儒家思想为资产阶级变法服务。)(3)孔子死后,经过秦始皇打击和汉武帝“独尊”,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2分)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4)积极影响: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