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本授课材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085693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诚信为本授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诚信为本授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诚信为本授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诚信为本授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诚信为本授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诚信为本授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诚信为本授课材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诚信,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敬业,个人的重要品格修养。诚信为本各位领导同事、公司朋友们:人们下午好,不久乐通过今天的道德讲堂跟人们一起探讨树立诚信理念,弘扬诚信美德这个永恒课题。诚者,为人之基;信者,立命之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老式美德和基本价值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友善相处、和谐幸福的基本,也是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良性运营的重要保证。它对于规范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提高个人品质和社会文明限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老式美德 “诚信”两个字蕴藏厚重的文化积累,在数千年的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历代典籍流传着许许多多有关诚信的格言和遵守诚信的动人故事

2、,陶冶着民族的精神。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而有信”,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始终鼓励鞭策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言必行,行必果。1、有关诚信的概念在中华文化中,“诚”的本义是真实、真切,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时则有诚实、诚挚等含义。“信”的本义是求真、守诚,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时则有追求真理、信守承诺等含义。历史地看,“诚”与“信”一方面并不是一种合一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信”是一种比“诚”浮现得更早的概念。尽管如此,从逻辑上看,“诚”却是“信”的前提和基本,也就是说,无“诚”即无“信”。在中国文化中,“诚”属于本性论的范畴,中庸说:“诚者

3、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即是说,“诚”是天本来即有的本性,对天的这种本性的主体实践即为人之诚的本性,人之诚来源于天之诚并由天之诚所决定。后来,作为本体论的诚转化为主体性的诚,诚就自然具有了伦理道德的意义,诸如朱熹所言:“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即是说“什么叫诚呢?不自己欺骗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的意思。”,正是“诚”从本体论向主体性的道德论的转化,才使“信”这一作为纯正伦理道德的范畴得以奠定在“诚”的基本上,并与“诚”合二为一。于是,诚与信的下述关系便是:(1)“诚”是“信”之本,“信”是“诚”之用;(2)“诚是个自然之实,信是个所为之实”;(3)“诚”则“信”,“信”不一定“诚”。2、

4、有关诚信的论述中国古代是高度注重诚信价值的信用之邦,在中华固有文化中,易、道、儒、墨、法等诸家均有有关诚信的文化论述,固然,有些论述语言和文化内涵与今天有差别,但可以说都是今天诚信理念的文化本源。如易学文化对诚信的论述,专门有一种卦象叫中孚,谓“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信发于中,谓之中孚”。中孚,意为诚信。 如道家有关诚信的文化论述,道德经中有“言善信”即与人发言开阖有度善于诚实守信。“信局限性焉,有不信焉”,人若对道德信念奉行局限性,也就不能与天道较好孚信交通。庄子中有“德厚信矼(kong四声,诚实)”,“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至信辟金”。 如儒家有关诚信的论述。孔子说

5、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一种人要是没有信誉的话,真不懂得她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度过毕生。这就仿佛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同样,它靠什么走起来呢?孟子也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极端真诚而不能使别人感动,这是未曾有过的;不真诚,是不能感动别人的。如墨家有关诚信的文化论述,墨家墨子兼爱下说:“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说话要有诚信,说了就办,办事必坚决,使言行就象古代通关的符节同样符合才行,这样说的话才会让人信服。墨子贵义说:“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

6、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可觉得了一言之诺而不惜性命。法家向政治的刚性迈入,后来常说法家严酷少恩。然而法家也有有关诚信的文化论述,这表白古代诸子百家对诚信的贯穿与贯彻是非常彻底的。如道法家管子枢言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觉得诚信是凝聚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精神基本。这是道德范畴的诚信。法家在先秦为履行变法自然也是先以立信而始。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人们也据说过。可见,中华老式文化历来把诚信看作一种基本的道德观念,觉得诚信是做人和治国的主线。几千年来居于国家精神统治地位的儒家对诚、信的论述尤为深刻、系统,将“民无信不立”作为“仁”学的五端(仁、义、礼、智、信)之一,规定全社会成员加以奉

7、守;不仅把“信守诺言”作为君子的良好操守,更把“取信于民”作为国家统治的民本根基。、诚信是规范社会行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准则国之诚信,在固邦,在安民;人之诚信,在立世,在明道。诚信在人际关系、社会秩序、治国理政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凭据。即所谓“非诚不立,非信不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另一方面,只有内“诚”外“信”,才干受到人们的尊敬、支持和信任,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史记记载,秦末有个叫季布的官员,历来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她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

8、由来。)后来,她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成果她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并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她,使她免遭祸殃,最后被汉高祖刘邦封官留用。相反,一种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她的信任。因此,一旦她处在困境,便没有人再乐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郁离子中记载了一种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她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匆匆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她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她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种打渔的,毕生都挣不了几种钱,忽然得十两金子还

9、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她骗过的渔夫说:“她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于是商人淹死了。 其二,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社会秩序赖以维持的主线要素。历代先哲无不以诚信待人、言而有信作为立身之本,倡导遵守诚信,建立起互相信赖、互相友爱的和谐关系,以“君子一言”为根据,以“一诺千金”为美德。(这点在前面的两个故事中均有体现,我就不再举例子阐明)其三,诚信是治国理政、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执政者而言,“祸莫不小于无信”。商鞅变法,徙木立信,就是向天下昭示,诚信是政治的基本准则。王安石对此评论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左

10、传中说:“信,国之宝也。”就是看到了诚信作为立国之本的真谛。这个道理,两千六百年前的晋文公重耳就深深懂得。 重耳做公子时曾流亡楚国,为感谢楚成王对她的款待,便留下信言说,倘若将来她能回国而遭遇晋楚两国交战,一定让晋军退避九十里,以谢今日收留之情。这就是“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由来。后来,战况果如重耳所言,晋楚两军对决,晋军退避九十里后才战,最后赢得城濮之战的胜利。而在晋军后退的时候,军吏曾表达过强烈反对,觉得国君规避臣下十分耻辱,楚军又已是疲倦不堪,正好攻而破之。但重耳的舅舅子产,替代重耳发言说,如果没有楚国的前恩就没有晋国的今天,不能背弃恩惠而食言。此战之后,也成就了晋文公重耳一代春秋霸主的地

11、位。成就她的,不仅是实力的响亮,更是人格的响亮;成就晋国的,不仅是国力的强大,更是国格的强大。这就是孔子家语里说的:“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国家一言之信,赛过万马千军。而同样的身份,不禁让我们想起封神榜里面的一种典型桥段: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干点燃。成果诸侯们见到烽火,带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拜别。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

12、肯再上第二次当了。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这两个历史故事,一种一诺千金,一种帝王无信,成果前者国强势壮,后者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种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 诚信是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石作为中国优秀老式文化的诚信道德,诚信的火炬始终被人们高高举起,代代相传,延绵至今。在吸取中华优秀老式文化丰富营养的基本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属于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属于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

13、友善”属于个人层面。国家的层面建立在社会层面的基本上,社会层面是建立在公民个人的基本上,而公民个人波及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四个词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诚信这两个字。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获得了新的时代性内涵。 1、诚信的时代内涵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诚信,即诚实守信,讲信用,守诺言,办实事。我们可以将诚信的内涵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诚实、真实、真诚,是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内诚于心”。具体可以体现为不欺诈蒙骗、不弄虚作假、不伪装矫饰。第二层是守信、践诺、履约,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她人或社会整体交往时所体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取向,即“外信

14、于人”。具体体现为不失信、不违诺、不爽约。第三层是相信、信任、信奉,或者不怀疑、不猜忌、不阳奉阴违。正是由于有了“内诚于心”和“外信于人”结合,而后才会有整个社会中个人对个人、组织对组织、个人对组织或组织对个人的相信与信任。2、 诚信的时代背景 目前,国内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注重诚信的思想文化价值,十八大以来,环绕加强诚信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进一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表扬诚信、惩戒失信”;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

15、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如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后来,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着力推动诚信建设规范化长效化。目前,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发言时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抱负,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老式。”深刻论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

16、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英明领导之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逐渐提高,部分民众奔上了小康,社会朝着更和谐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经济建设获得重大成就的同步,也浮现了某些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不和谐音符,从假烟假酒假文凭,到假账假证假报告;从一般百姓的歹意消费透支,到政府官员的虚假政绩工程,从从关系百姓民生的毒米、毒酒、毒奶粉、假羊肉、地沟油,到影响产业财经的基金黑幕、股市造假、证券骗局,我们还可以听到假球、黑哨、兴奋剂,听到论文抄袭、学术失范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诚信的缺失犹如瘟疫蔓延,泱泱中国似乎成了一种布满虚假、欺诈、伪造的染缸! 3、诚信的现实意义诚信是一种文明社会的鲜明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与法制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加强诚信建设,对于哺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