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74期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082992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74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74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74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74期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74期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74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第174期(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政治考前拔高综合测试题(含答案带详解)1. 单选题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问题1选项A.精神性B.能动性C.物质性D.实践性【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解析】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故本题选C。2. 单选题人的本质是( )。问题1选项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一种亲属关系C.一种宗教关系D.一种师徒关系【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人的本质【解析】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故本题选

2、A。【点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含深刻的内涵: 现实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以社会性同动物区分开来。 规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关系总和。 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3. 判断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和理论品质,也是“三个代

3、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品质,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故本题说法正确。4. 多选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的特征有( )。问题1选项A.直接现实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阶段性【答案】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基本特征【解析】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D项阶段性不属于实践的基本特征。故本题选ABC。【点拨】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

4、直接现实性。(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主观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5. 判断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6. 判断题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重大成果(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绪论【解析】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内容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又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是马克思

5、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重大成果。故本题说法正确。7. 单选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问题1选项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立党为公C.坚持从实际出发D.坚持为人民服务【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解析】江泽民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其中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故本题选A。8. 案例题一则寓言,说的是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融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在水中。可是棉

6、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往下沉,直到淹死。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1)运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驴子为何死于非命。(2)运用真理与谬误关系原理,说明驴子的错误。(3)运用日常生活中一例,说明人类也会犯同样的错误。【答案】答:(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a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b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 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认识与真理-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9. 单选题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问题1选项A.在实践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B.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为

7、理性认识C.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D.由判断到推理【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转化条件【解析】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即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把理论变为现实。A项在实践基础上形成感性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形成过程;B项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D项由判断和推理属于理性认识的形式,因此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点拨】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1)从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2)从认识到实践: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0. 论述题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请你谈谈如何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

8、【答案】答:(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科学发展观将对国家经济发展、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11.

9、 多选题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有( )。问题1选项A.只有正确的思想才有能动作用B.只有错误的思想才有能动作用C.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具有创造性D.任何意识都有能动作用【答案】C;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的作用【解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其中“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具有创造性”以及“任何意识都有能动作用”的说法属于意识的作用内容。故本题选CD。【点拨】AB说法错误,不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有能动作用,只是正确的意识有积极作用,错误的意识有阻碍作用。12. 单选题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10、而已,这句话表明( )。问题1选项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3. 多选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问题1选项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发展经济【答案】A;B;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三个代表思想的精髓。本题选ABC。14. 单选题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

11、的( )。问题1选项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社会的本质及其基本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15. 多选题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 )。问题1选项A.固有的联系B.突发的联系C.本质的联系D.必然的联系【答案】A;C;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故本题选ACD。16. 单选题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 )。问题1选项A.发展高新产业B.保护环境C.经济全球化D.和平与发展【答案】D【解析

12、】【考点】本题考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解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故本题选D。17. 判断题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认识与真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故本题说法错误。18. 单选题人的认识过程是( )。问题1选项A.主观反映过程B.主观感觉过程C.反映和创造相统一的过程D.单纯推理过程【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实践、认识与真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解析】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

13、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这是反映和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故本题选C。19. 单选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问题1选项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C.保护生态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析】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南方谈话的精神,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故本题选A。20. 单选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问题1选项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实在性D.可感知性【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及其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实践性、运动性、可感知性均不属于物质的特性。故本题选C。【点拨】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提法:“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