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的点滴体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0828927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复习的点滴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复习的点滴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复习的点滴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复习的点滴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生物复习的点滴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复习的点滴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复习的点滴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生物复习的点滴体会作为高三生物教师,我们同在座的各位一样,日复一日的在紧张、忙碌而又充实中度过,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我们都想方设法的做到了。下面我代表新密一高高三生物组的全体老师,对于过去的教学和学习作以汇报。一 思想决定行为我们信奉:“态度决定成败,耕耘预示着收获”.。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就像兴奋剂一样时刻激发着我们全体生物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不甘落后的顽强个性使我们像上了弦的陀螺一样不停的转动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松弛。我们知道选择了高三生物就意味着比一般人付出的更多,压力更大,班上的倒计时牌不但是激励着学生,更是时刻

2、在提醒着教师,促使我们更加努力。我们坚守着:“在学习中进步,在总结中提高”, 我们坚持集体备课和“周计划教学法”。每周一准时的把一周的详细课时安排公布于办公室的黑板上,让课代表公布于教室,没有特殊情况雷打不动,这样每节课师生都心里有数。集体备课分固定时间和随机进行,要求我们同进度、同教案、同教法、同课件、同习题等“五统一”,大家各抒己见,尽心尽力。并且互相听课,相互指正,共同提高。每一节课在我们生物组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体现,每个课时的最后一节课在我们看来都是最完美的,因为它承载着我们全体教师的反复建议和完善。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每一次考试过后我们都认真的比较和总结,逐个层次地分类比较,不

3、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是我们进步的基础又是进步的动力。二 方法决定收获我们大胆实施“质疑探究式教学模式”,用模式的六步曲(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2)生生互动 探究问题(3)师生互动 解决问题 (4)师生总结 揭示规律(5)迁移延伸 提高能力(6)总结反思 共同发展,来规范我们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教学,反复推敲我们的教学设计,研究教学方法,不同的课型教学环节有不同的侧重,付诸于课堂教学后并不断的纠正、完善、总结和提高。如:新授课注重设计新颖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利用学生求异求新的好奇心,充分利用生生互动,探究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复习课注重师生总结,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和规律,

4、并利用旧知识进行延伸迁移,提高能力。讲评课同样要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利用成绩好的学生来带动周围的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并及时更新、纠正、完善自己的认识,及时总结反思,达到师生共同提高。我们采取“三轮复习法”。一轮复习重在抓基础,抓全面。结合以前的考纲所列的知识点,狠抓课本知识,基础知识。基础习题限时40分钟训练,全收全改,错题重练,要求满分过关。二轮专题复习引领学生形成知识块 ,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学会构建概念图,通过近年各地高考的相对应的习题加强训练。这一阶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习题讲评要提倡学生间的合作与互动,能让学生讲评的让学生讲评,并引导学生讲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考

5、点,要求讲知识 、讲思路、讲方法、讲结论并尽量能做到迁移延伸。同时加强代谢、遗传、调节、生物工程、实验专题的复习与强化。三轮复习主要是进行模拟训练与讲评,通过训练中反映出来的具体问题,进行查缺补漏,回归课本,主要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同时,还要认识到高考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的比拼,也是考试技巧的较量。因此,还要加强训练,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与技巧:限时训练: 即在40分钟时间内完成5+2模式的题量,提高学生的做题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审题训练 : 培养考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与审题能力。审题要细、要慢,要逐一提炼题目所给的有效信息,挖掘出隐含条件。要求教师对相同、相似、相近的题型进行分类

6、整合、专项训练、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读信息、挖掘信息、破题立意。强化解题方法与技巧 : 解题过程要稳、要准。“稳”首先是心态稳,紧而不乱,注意做题顺序,先易后难,逐题推进,容易题不懈怠,较难题要冷静;“准”是使用生物学术语要规范,答题要完整,数据要准确,推理要严密,答案组织要有层次有条理。三 考纲引领方向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复习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要认真研读考纲和近几年的各地高考题,避免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最后一段时间的复习一定要处理好考纲和课本、习题训练和课本知识复习、高考试题和考点、讲评和自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研究以前的高考试题和参考答案,训练和规范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同时还要兼顾和

7、物理、化学的关系,训练做题技巧,争取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高的分值。(一) 对准高考,分层指导,加强三基,规范训练。首先,要深入研究考纲,准确把握高考要求。不仅教师要研究,也要组织学生研究,要搞清楚“常考点”和“变化点”,研究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预测今年高考的命题形式和范围,制订下阶段备考对策,减少无效劳动,提高备考效率。其次,还要认真研究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研究高考试题应做好“五找”,即研究历年试题要找出共性,研究近期试题要寻找趋势,研究相同考点的试题要找出变化,研究不同模式的试题要找出差别,对照教材研究要寻找原型。1、 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针对高考网上阅卷的特点以及学科错别字的判分标准,认真研

8、究高考变化对考生的影响,制订科学的对策,对考生适时进行模拟训练,提高考生的应对能力。2、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主阵地。教师要在深入研究考纲、深入研究专题前提下,吃透学生情况,制订科学的复习备考计划。要从学生角度思考教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善于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目标明、容量大、教法新、效果好。3、 要注意查漏补缺。查漏补缺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好措施。除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查漏补缺之外,还要引导考生注意分析自身情况,进行查漏补缺。要注意让考生纠正错题,建立“错题本”,分析出错原因,制订补救措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学生纠错过程也是完善知识

9、体系的过程,学生通过纠正错误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 要注意回归课本课本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近几年高考回归课本的趋势很明显,主要考查课本中的主干知识。专题训练和模拟训练中,要注意回归课本,抓好双基,总结反馈,强化薄弱环节,做到师生手头不离考纲、不离课本,不以教辅代替课本,不以热点代替考点。(二)总结近年高考试题特点与范围,强化重点专题的复习训练1基础知识专题,命题的重要知识点不讲究知识点的覆盖率,而是强调对核心知识点的考查,并不回避以往考查的知识点。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等。(1)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植物体细

10、胞杂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2)生物的新陈代谢(三大物质代谢与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关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3)生命活动的调节(以抗击雪灾为背景考查血糖的调节、体温调节)(4)遗传与变异(遗传育种的实验、基因工程)(5)生物与环境(以绿色奥运为情景材料考查生态农业、关注太湖水质的问题为载体考查环境污染等)2实验专题,包括:1)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要求对实验原理、基本步骤、现象和结论的做出正确的分析、归纳和总结。侧重探究性实验的考查。2)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或修改。3)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考查和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4)对实验中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注意实

11、验结论用图形或图表表示即绘制图形、图表 3题型专题,包括:1)坐标曲线题的解题能力培养;2)图形图表题的解题能力培养;3)遗传系谱图鉴别及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4热点专题,包括:1)生态与环境(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等)2)生命科学前沿(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3)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转基因食品、癌症、艾滋病、禽流感等)考查知识的切入点主要联系人体健康、生产、生活等,并关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生物科学新进展即注重紧密联系实际。四 人格影响学生虽然我们坚持“五统一”,但是,课堂上仍然因教师的个性差异而各具特色,我们学会借鉴,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并深入

12、了解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做好生物学科的培优补差。还带领全组教师到我校的补习学校听赵彩霞老师的课,取长补短,提高我们业务素质,同时,还注意用自己的经验教训及认识影响和鼓舞学生。在学生面前我们激情饱满,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斗志,不同的阶段我们都会用我自己编写的对联来激励学生。如:高三暑假补课时:“埋下头,扑下身,把握每一分,勤学苦练,一测取胜报父母拳拳苦心;惜时间,提效率 珍惜每一秒,竭心尽力,高考夺魁,报老师殷殷期望”。一测前:“沉着冷静认真精读细品揭开题中迷;胆大心细规范巧推妙敲表达心中意”。一测后:“别一测 积经验教训胜不骄败不馁勇往直前,迎二测呕心血洒汗水志不改情不移破釜沉舟。”高考前:“慧眼识题快速高效,珍惜每一秒秒秒必争;需舍且舍量力而行把握每一分分分必果”等等。虽然我的文辞拙略,但是课堂上学生激情高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粗浅认识与大家分享,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各位老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