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知识归纳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0805803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水》知识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秋水》知识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秋水》知识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秋水》知识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水》知识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水》知识归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水知识归纳一、文学、文化常识1.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后世并称老庄2.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中反映道家学派思想的代表著作,由内篇,外篇和杂篇组成。唐代以后又称南华经,庄子中有许多著名的寓言故事,如螳臂当车、东施效颦、匠石运斤、庖丁解牛等等。二、词语解释(1)实词1两涘(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岸)之间2不见水端(尽头)3河伯始(才)旋(掉转)其面目4始(开始)吾弗(不)信5今(现在)我睹(看到)子(您)之难穷也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7笃(限制)于时(季节)也

2、8束(束缚)于教也9观于大海,乃(才)知尔丑(鄙陋)10尔将可与(参与)语大理矣11不知何时止(停息)而不盈12不知何时已(停止)而不虚(空,流尽)13水旱不知(觉,影响)14此其过(超过)江河之流15不可为量数(计算)16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认为.多,夸耀)者17犹(好像)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18方(正)存(存念)乎见少19不似豪末(末梢)之在于马体乎?20不似尔向(先前)之自多于水乎?21望洋(的样子)向若而叹曰22泾(直流的水)流之大(2)古今异义1百川灌河(特指黄河)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专通某种学问)3计中国之在海内(中原地区)(3)通假字1 不辩牛马 (“辩”同 “辨”,辨识。)2拘于

3、虚也(“虚”通墟,所居之所)3人卒九州 (”卒”同”萃”,聚集。)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豪”同”毫”,动物身上的细毛。)(4)虚词1于是焉(语气词,相当于“乎”,无义)2河伯欣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自喜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动词,认为)4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介词,凭)5伯夷辞之以为名(连词,来)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助词,的)7野语有之曰(代词,这样的话)8我之谓也(助词,宾语前置标志)9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助词,取独)10顺流而东行(连词,表修饰)11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连词,表并列)1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连词,然而)13于是焉(介词,在)14至于北海(介词,到)15吾长见笑

4、于大方之家(介词,表被动)16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介词,介入对象,不译)17莫大于海(介词,比)18今尔出于崖涘(介词,从)19方存乎见少(相当于“于”,介词,在)20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语助词,表反诘)三、词类活用1秋水时至(名词做状语,按时节) 2顺流而东行(名词做状语,向东) 3今我睹子之穷也 (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4东面而视(东,名词做状语,向东)(面,名词作动词,面对) 5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少、轻,意动用法,认为少,认为轻;闻,动词用作名词,见闻)6不可为量数(名词做状语,用量器。)7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形容词做动词,以为多。)8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作名,美景)9尽

5、此矣(形作动,终结)10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形容词做动词,满溢)四、 特殊句式与固定句式1、介词结构后置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如今你从河岸边走出来,看到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鄙陋。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天下的水,没有哪个比还海更大的了。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这是因为)我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了形体并且从阴阳那里秉承到元气。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2、宾语前置以为莫己若者认为天下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正存念会被人看少,又凭什么自满呢?3、定语后置闻道百 听到了上百条(许多)的道理4、省略句百川灌河

6、(省略介词“于”)众多河流的水注入黄河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省略主语“海水”)尾闾泄漏海水,永无停止的时候,但海水却不会流尽。人卒九州(省略介词“于”)人们遍布在九州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 ( 省略介词的宾语)伯夷辞让天下以此来取得名声,孔子谈论天下以此获得博学的美名(注:如果“以”解释为连词就不算省略句)5、被动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将永远被有极高修养的人所讥笑方存乎见少正存念会被人看少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井里的青蛙不可以和他们谈论海,是因为他们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对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虫不可以和他谈论冰雪的

7、事,是由于他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缚。固定句式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如果不是就”) 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而且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少,伯夷的节义轻(不值得看重)的话译: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

8、(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

9、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