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修之光明农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985068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修之光明农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进修之光明农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进修之光明农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进修之光明农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进修之光明农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修之光明农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修之光明农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修之光明农乡 学习之光亮山乡陆良县广大农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纪实“听了技术员的课,种食用菌的一系列难题处理了!”“十七届五中全会说的啥我们也明白了”盛夏的一天,陆良县三岔河镇三岔子村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村里两星期一次的“三校”进村活动准期进行。激情似火的季节,穿行在陆良大地,时时能感受到像三岔子村党员干部这么勤学、善学、乐学的浓厚气氛。从县委常委集中学习到村镇党员自觉学习,从“三校”进村的固定课堂到田间地头的政策宣讲,多种学习讲坛、读书会、研讨会、技能比赛、理论测试层出不穷。学习,正成为推进陆良广大农村科学发展的内动力。制度上保障:“软任务”变“硬指标”“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素质能力

2、,是陆良发展的动力源泉。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全部要经过学习,提升科学发展能力,推进陆良广大农村早日实现全方面小康。”这是陆良县委召开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会上,县委书记朱党柱掷地有声的话语。在陆良县,理论学习被摆上了和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相同主要的位置,一起研究,一起布署,一起推进,一起落实。陆良县委以战略眼光把“学习型”作为实现全县率先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做出了在农村“推进创立学习型党组织”的主要决议,制订下发了中共陆良县委有关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县广泛开展每七天举行一次专题学习,每个月读一本好书,每三个月搞一次调研,每十二个月写一篇理论的“四个一”读书学习活动,

3、出台了“农村干部五年培训计划”,大兴学习之风。“让学习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就要用制度管学习。”陆良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岳石林说,“农村党员直接处理农村的大小事务,基层党组织抓学习应定在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法,不贪大求全,不好高鹜远,学了就要处理问题,就能落到实处。”针对实际,县里经过整合村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短信课堂和农村党员当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学习阵地和学习资源,不停挖掘学习载体、创新学习形式,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激发,学理论、学政策、学科学、学技术的“四学”体系逐步成熟,逐步健全了“三校”进村、“三会一课”、支部“学习日”、农村党员菜单式培训等学习制度16

4、个。加大学习经费投入,根据农村在册党员人数,从县级财政、县管党费中以每名党员30元的标准补助教育培训经费。经过县级划拨一点、乡镇筹措一点、村集体经济列支一点的措施,共同负担村民小组支部党建工作经费和工作酬劳,确保村民小组党支部工作正常运转。县里还加大学习帮扶制度建设。实施党员干部挂钩联络上党课制度,县级领导每十二个月到挂钩乡镇上一次党课,科级领导每十二个月到挂钩村组上一次党课。全县132个机关党组织和132个农村党组织结成帮学对子,机关帮助村组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班子素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人员率先示范,把学习作为自己业余生活的第一需要,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县的村“两委”班

5、子干部,取得大专文凭的占60%,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占72%。方法上“创新”:由“难学”变“易学”“我们采取致富讲座、新农村小说会等形式,寓教于乐地让乡亲们学到了实用知识。”陆良县龙海乡双箐口村党支部书记满国云说。双箐口村为促进农民增收,把当地“土教授”组织起来,把县、乡农业教授请进来,开设致富讲座,每七天一讲,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每逢“致富讲座”开讲,支部48名党员带头,吸引了大量群众参学,群众百分比占到学习人数的75%,形成了以支部为平台、党员为骨干、群众为主体的学习组织体系。陆良县经过搭建新平台,增添新内容,借用新媒体,主动创新学习方法方法。在全县动员百名教授和理论学习骨干,开设固定课堂、流

6、动课堂、基地课堂、远教课堂“四大课堂”,“送理论、送文化、送科技、送政策”进乡村到田间,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百花齐放,让学习变得愈加“触手可得”。开设“固定课堂”,增强理论素养。设置农村党员中心户,根据“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标准,从党性强、文化高、含有带动能力的骨干党员、村民组长、党小组组长中推选出学习标兵,组织其它党员进行学习培训、集中讨论和技术交流。深入规范“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党内活动制度,依靠“三校”进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当代远程教育网络、短信课堂等培训资源,邀请教授教授教导、领导干部上台讲课,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教育培训,提升她们的科学发展能力。

7、创办农民致富讲座,邀请党支部组员讲政策、“土教授”讲技术、致富能人讲经验,引导农村党员学政策、学技术,提升致富能力。前后举行专题班次培训48期,发放培训宣传资料10000余份,培训9000余人次,实现了每十二个月将农村党员干部轮训一遍的目标。开设“流动课堂”,提升技术水平。根据按需、方便、上门的标准,深入开展“四培双带”、党员形象示范户、党员群众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农业、林业、水务、畜牧、烟草等涉农部门的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培训,建立了县直涉农部门科技人员为后盾、镇直机关各站、办、所责任人为主体、村级“土秀才、土教授”为补充的农村党员培训师资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村党员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帮助处

8、理党员、群众在创业增收致富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全县共培养党员致富能手1839名,在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1005名,在党员致富能手中培养村组干部208名,把村组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512名,实现了“动一户带一片,富一片促一村”的联动效应。开设“基地课堂”,培养实践能力。本着“有品牌、有影响力、有市场竞争力、有区域优势、有地方特色、带动作用显著”的标准,以行业协会为龙头,培育选树了一大批农村党员科技致富示范基地,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和营销等行业,为农村党员创业致富打造了平台。现在,共培育选树“党”字号科技致富示范基地11个,举行现场技术示范培训40余场次,培训党员、群众4万多人次,使农村党员

9、在实践中学习掌握了实用技术。开设“远教课堂”,增加创业本事。以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创立活动为契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充足发挥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优势,经过集中播放、需求点播、上网查询、信息公布等方法,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科教片、实用技术片和政策宣传片等,引导农村党员依靠优势主导产业创业致富。新技术新手段的采取,使学习活动成为陆良县广大党员干部的一个工作职责、一个工作追求、一个生活习惯,使“难学”变成了“易学”,“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上讲堂、听讲座,成了全县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据统计,该县仅农村远程教育一项,就集中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1万多人次,4000多名党员干部群

10、众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动力上“激活”:凝聚民心建家园陆良县活水乡龙家水塘村支书邵贵荣告诉笔者,自创立学习型党组织以后,新思想、新观念植入农民的头脑中,大家想改变村庄落后面貌的愿望很强烈,老百姓修路的热情被激发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去年初,村里道路硬化,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村里的党员自发组织起来,带动群众投工投劳800多人次,村中最终所硬化的路面达公道,比原计划多修了公里。“真是没想到,学习对党员干部乃至群众的带动是巨大的!”看着漂亮的水泥路面一直延伸,邵贵荣感慨地说。截至现在,全县各村涌现了8300多名学习型党员、2200多名入党主动分子,前后带动了万户2万名群众主动投工投劳18

11、0多万个,新植以泡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万亩,建设400千克以上高稳产基础农田万亩,建成村组水泥路444公里、人饮工程1085处、沼气池2918口、小水窖3018口。昔日“天干土飞扬,下雨变泥塘”的村子,纷纷旧貌换新颜。农村学习型党组织的创立,也让广大农村深入移风易俗,弘扬文明。各村纷纷成立老年协会、禁赌协会、反封建协会,制订了禁赌条约、尊老条约,开展了争创文明户、文明村民、好媳妇、好妯娌等一系列创立活动,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组织了广大青少年举行“万名少年唱红歌颂经典”活动,让红色歌谣唱遍每个家庭、每所学校。各村利用现有党员远程教育网络、村级文化活动中心、阅报栏、黑板报、广播等设施,进行文明新风宣传

12、教育活动。为丰富群众文娱生活,各村分别组建了舞蹈队、秧歌队、管乐队、监球队,常常开展老少皆宜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现在,各村深入形成了主动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态度,闲人少了,纠纷少了,极少出现非法宗教势力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在陆良县,乡镇党校分校、农民实用技术学校分校、公民文明学校“三校”进村这一农村大课堂,也激活了干部群众学习的内动力,让学习之花在广大农村结下硕果。该县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因地制宜把“三校”办进村,对16至60岁的村民,尤其以16至40岁的青壮年农民为关键进行教育培训。全县139个村委会 小区 挂牌成立了“三校”,建立了课堂、基地、生产一线三种培训场所,充足利用各村已经有

13、的党员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形成“三校一中心”、三位一体的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阵地,从而改进了教学条件,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学有其所。在培训中实施“菜单式”教学,合理设置部分培训科目,采取电化教育、外出参观、现场交流、一帮一、一带一的方法进行培训,突出涉农政策、惠农内容、利农目标,易于了解,便于记忆,深受群众欢迎。村“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村民组长会,凡会必学;村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致富大户和农村青年,凡学必到。现在,以“三校”进村为关键,陆良走出了一条谁学习谁受益,以发展促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自2021年,陆良

14、县委就提出了党校、农民实用技术学校“两校”进村的要求,2021年初,县委6号文件再次把“三校”进村作为基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条主要方法强势推进。现在,全县“三校”进村前后培训党员、干部、群众17万余人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机制上长期有效:学以致用助发展走进三岔河镇三岔子村,沃野阡陌间,一块块特色蔬菜伴随季节的改变而此“销”彼长,一座座白色的蘑菇种植大棚点缀其间。站在村民王华的菜园,嫩绿的荷兰豆高挂枝头,暗红的灯笼椒随风摇曳。王华一心想发展蔬菜,村党总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给她送来了实用技术书籍。“不但如此,村党总支还请农、林、牧教授来村里讲课10数次,并组织我们到外地参观考察学

15、习。”王华说,“有了村党总支的支持还怕啥!”她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全种上蔬菜。现在王华技术学到了家,种植上了规模,品种更上档次,每十二个月仅种植一项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谈到学习的体会,王华深有感慨,村党总支举行的“三校”进村,让她尝到了甜头。陆良县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许文刚介绍说,三岔子村作为省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试点,村党总支主动转化学习结果,以良好的学习成效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富民增收效果显著,发挥了样板作用和示范作用,在农村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含有指导意义。三岔子村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经典农业村,村党总支依靠加强学习,不停提升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发展能力、

16、致富能力,率领群众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村”之路,把昔日有名的穷村变成了远近著名的“蘑菇村”、“富裕村”、“文明村”、“信用村”。谈起三岔子的发展秘诀,村党总支书记张双学毫不隐晦地道出真言:“是知识改变了命运,是学习找到了出路”。乡亲们则感慨地说:“农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农村要发展,全靠共产党”。三岔子村自然条件好,水、肥、光、热俱全,含有发展蔬菜的良好条件。于是村党总支大胆提出:“支部抓产业、党员创事业、百姓富家业”的口号,下决心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开始,多数农户对农业科技知识和种养技术掌握不够,阻碍了产业调整的步伐。村党总支对症下药,把乡镇党校分校、农民实用技术学校分校、公民文明学校办进组、办到户。经过远程教育、外出参观、现场交流、一帮一、一带一等方法,使群众在业余“农校”留得住、听得懂、看得到。现在,全村290人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