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69769792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教案教学内容课本64、65页例1、例2,课堂活动,练习十七。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喜悦。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具、学具准备相关图片、课件、方格纸、火柴等。前置预习要求1、观察例1图片,想一想各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2、动手操作:用火柴棍摆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摆好后仔细观察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3、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图形:(1) 把正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2、大?放大后的边长是多少?11(2) 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想一想长和宽都缩小后,长是()格,宽是()格。22(3)把L形的各边放大4倍,说说它的各边原来有()格,放大 4倍后是()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课件展示:学校教学楼图片或者学生照片,然后将几组图片放大和缩小。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图片放大了和缩小了)3、举例:你能举出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吗?4、揭示课题。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如修建房屋和桥梁、修建公路和铁路等都需要先把物体绘在图纸上;同学们写生,也要按一定的比例把事物进行缩小(课件演示);科学

3、家在观察很小的微生物时也要用放大镜,然后按一定的比例把他们放大再记录下来(课件演示),看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 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索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板书 课题)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 1 图片。 同桌互议:两张图片有什么相同或不同?(这是两张大小和画面都完全相同的图片。 教师点拨:(板书: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用课件演示进行验证。( 2)同学们去过 XX 动物园吗?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动物园吧! 课件演示: XX 动物园,最后定格在大象图片,变成两张大小不同但画面相同的图片。 教师:观察这两张图片,你又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议一

4、议。(两张都是同一头大象的图片。图片的大小不同。从左往右观察,图片在变小;从右往左观察,图片 在变大)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两张图片景物相同但是大小不同。(3)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观察到第一组图片是两张大小和画面都完全相同的图片;第二组 是两张都是同一只大象的图片,但两张图片的大小不同,一张是另一张缩小的图片。非常棒!(4)教师板书:形状相同,大小不同2、动手操作。(1)摆正方形:我们用火柴棍来摆一摆正方形,要求每个同学摆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摆好后 仔细观察,同桌互议,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 (得出结论:摆出的两个正方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课件出示引入房屋图和六边形

5、图:这里还有一位建筑家,将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房屋建 筑上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观察这两组图形的形状怎样?从左到右图形是怎样变化的?反之,从右 到左又是怎样变化的?)观察后学生小组交流。(3) 教师总结提炼,揭示概念: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板书)3、联系生活,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前几组图形:找找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为什么?(2)举例:生活中图形。(3)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 13 题。4、教学例 2。(1)投影仪出示例 2:理解题意,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 2)学生动笔尝试画一画图 1,教师巡视。( 3)学生板演,集体评议:说说你是怎样画的?(4)学生独立完成例

6、2 的图 2、图 3,相互评价。(5) 评讲反馈: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2 倍。5、小组讨论,明确画法。(1)小组讨论在方格纸里画图的步骤。 (点拨: 按要求在方格纸里画图, 我们应该按怎样的步骤画呢? 四人小组议一议。 )( 2)反馈讨论情况,明确画法。 弄清楚是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确定图形每条边应画多长。 确定图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6、规范操作,强化画法,课件演示:按以上步骤示范画出相似图形。 (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相似图形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再按要求将原图形各边放大或缩小规定的 倍数。)7、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第 1、2 题。8、教学小结:今天

7、你有什么收获?三、学生质疑,教师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四、板书设计: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形状相同,大小相同 完全相同图形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放大或缩小图形 每条边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五、课外拓展:用计算机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再将它放大或缩小。比例尺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70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 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2、 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8、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中国地图、螺丝帽的放大图、尺子、格子图等。前置预习要求1、 认真观察P91面例1,试一试用自己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并说说你的1格表示多少米。2、 认真观察P91面例2,想一想1:4600000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 1 ”表示(),“4600000”表示()。3、 想一想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就是()与()的比。即:()+ ()=比例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再依次点击,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平 面图和国旗平面图。 激趣设疑: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

9、变?我们可以把地图和国旗画在纸上,同样 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这是几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时,一位售楼先生给我推荐了两套 住房(课件出示) ,可是他只给看了一下图纸,我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我想请同学们帮帮我这 个忙,给我一个合理的建议,好吗?学生 1:建议购买第二套。学生 2:建议购买第一套。学生 3:我也同意购买第一套,第一套的住房前面标有比例尺,而且它的比例尺大。学生 4:不同意,第二套大,应该购买第二套。2、揭示课题: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了,目前还不能帮老师确定到底购买那一套住房。那么,住 房平面图与实际的房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10、比例尺)二、动手操作,感知比例尺1、“实际距离”的含义:同学们已经动手测量出我们教室地面长9 米,宽 6 米。(板书:教室长 9 米,宽 6 米就是实际的长度,即实际距离。 )2、“图上距离”的含义: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 边长为 1cm 方格纸上。(1 )电脑出示学习要求:确定图上的长和宽;个人独立作出平面图(方格边长是1厘米);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2)学生自主设计教室的示意图,师巡视并指导。( 3)小组交流后,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方案、思路:(引导学生认识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以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学生1:我是把实际

11、的长和宽都缩小100倍,图上的长就是9厘米,宽是6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教室的平面图。(那么图形的长与原来实际的长的比是:9厘米:9米=9 : 900= 1 : 100)(那么图形的宽与原来实际的宽的比是:6厘米:6米=6 : 600 = 1 : 100)(点拨:9厘米和9米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化简,必须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得到 1: 100。这里的 1: 100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 1 格表 示的 1 米,即 100厘米。)】【学生 2: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 200倍,图上的长就是 4、5厘米,宽是 3厘米,这样的长方形 图就是教室的平面图。 ”板书:长为 4、5厘米: 9米=

12、 4、5: 900=1: 200宽为: 3厘米: 6米= 3: 600= 1 : 200】( 4)明确:设计的示意图长、宽就是画在方格纸上的距离,即图上距离。(板书)3、认识比例尺。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 知识 比例尺。教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尺吗?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怎么求呢?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枚际距离=比例尺三、结合图例,理解比例尺1、教学例 2:看一看,议一议。课件出示例 2 主题图 1:这张三峡库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1)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2) 学生回答。

13、(3) 小练习:说一说比例尺1 : 25000000和200 : 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 2个比例尺又有什么区别? 明确:1 : 5000000是缩小比例尺,10 : 1是扩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前项是1,扩大比例尺后项是1,图距与实距的单位是相同的。( 4)介绍数字比例尺。教师: 1: 5000000, 10: 1, 1: 25000000和 200: 1 这些比例尺都是用数字表示的,我们把它叫做数 字比例尺。2、认识线段比例尺。课件出示例 2 主题图 2:这样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1 )同桌互议。( 2)学生回答。( 3)介绍线段比例尺及其表示的意思。教师:像这样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是线段

14、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实际的10m。如果我们量出了图上小红家到学校的长度是 11 厘米,怎样算出实际距离呢?怎么想的?3、线段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的相互转化。4、指导学生看书并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活动:第13题。五、学生质疑,教师总结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或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或不懂?2、教师总结:( 1 )比例尺是一个比,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倍数关系,其结果不应带计量单位;它更不是 一把尺子。(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否则比例尺无意义。(3)比例尺前项化简为 1,是将实际距离缩小;比例尺后项化简为 1,

15、是将实际距离扩大。3、 验证:能否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帮老师选择A套房子面积大还是 B套房子面积大?说说你的理由。物体位置的确定教案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知道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用方向与距离来准 确描述物体的位置。2、能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和给定的比例尺画出十字坐标图。3、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 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根据物体的方向、距离、给定的比例尺画十字坐标图。课前预习1、我们学过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2、观察例 1,想一想题中是怎样确定位置的?3、观察例 2,想一想你是怎样在图中画出小辉的位置的?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位置与方向。 教师:以前我们学习了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请回忆一下,你对这方面有哪些了解? 2、课件出示坐标图,辨别八个方位。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提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