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坡锚杆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9728240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坡锚杆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护坡锚杆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护坡锚杆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护坡锚杆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护坡锚杆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坡锚杆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坡锚杆施工组织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信息化施工12 工程概况13 工程地质条件53.1地形地貌53.2地层岩性53.3地质构造与地震53.4水文地质条件63.5现有施工场地条件64 编制依据75 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75.1项目经理部的组织体系75.2本次施工拟组织人员计划86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97 施工方案97.1施工顺序97.2削坡清方工程107.3预应力锚索工程107.4锚杆工程137.5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工程147.6截排水工程177.7浆砌片石工程197.8植草工程207.9关键技术208 施工应急预案218.1建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218.2建立应急预案处理程序218.3 应急事件处理措施219 工程进度计划

2、及措施239.1 工程进度计划239.2 工程进度保证措施2310 工程质量目标、质量控制及保障措施2410.1工程质量目标2410.2质量保证体系2510.3质量保证措施2511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2911.1土方回填反压工程2911.2 结构工程3011.3 砌石工程3112 工程安全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及措施3212.1 工程安全目标3212.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3312.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3312.4设备与人员安全3612.5用电安全3712.6雨季施工安全生产措施3713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3813.1保护环境措施3813.2文明施工措施3914 主要施工机械装备及试验仪器一览

3、表391 信息化施工本工程施工采用信息化施工法。从本工程施工开始到结束,始终贯彻资料收集反馈给监理、业主及设计方修改优化设计方案这一原则。首先,一旦发现控制性软弱结构面,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优化设计;其次,工程施工中,若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如遇软弱层),及时反馈给业主及监理方,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修改设计;再次,在钻孔过程中可挑选重点部位及控制性地层,进行少量取芯钻探,注意岩芯的采取,提高岩芯采取率,达到准确地划分地层、确定不稳定岩土体厚度和判断断裂破碎带、滑移面、软弱结构面的位置和厚度的要求,从而验证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最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密切和监理及

4、业主方的联系,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实时进行施工调整,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兼顾施工工期的优化。2 工程概况边坡防护工程包括:土石方工程(刷坡清方)、预应力锚索、锚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仰斜排水孔、截排水沟、浆砌片石护面、植草护坡。工程施工的总体部署:第一部分属顺层边坡,第二部分属填方边坡,顺层边坡与填方边坡同时进行施工。首先进行刷坡清方工作,其次进行顺层边坡的预应力锚索施工及填方边坡的锚筋桩施工,然后进行锚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施工,最后进行仰斜排水孔、截排水沟、浆砌石护面、植草施工。具体安排见图1.1: 图1.1 施工总体部署安排图主要工作量见表2.1。表2.1主要工作量表序号项目或费用名称单位工

5、程量备注(一)锚索工程16束预应力锚索69461.1预应力锚索(6束)m7312外露1.5m1.2150mm钻孔m7190沉渣段1.0m1.3M30水泥浆m31401.4波纹管m42652注浆锚固段10m24束预应力锚索25442.1预应力锚索(4束)m2688外露1.5m2.2150mm钻孔m2640沉渣段1.0m3.3M30水泥浆m3512.4波纹管m9328注浆锚固段10m(二)锚杆工程6605128mm锚杆m70052130mm钻孔m7167沉渣段0.5m3M30水泥浆m3139(三)锚索框架梁1C30混凝土m312072HPB300t243HRB400t127(四)锚杆框架梁1C30

6、混凝土m35492HPB300t143HRB400t118(五)骨架护坡浆砌片石m3287(六)踏步砌石M10浆砌片石m3750(七)排水工程1C20混凝土截排水沟m31100 2仰斜排水孔m25302.1110mm钻孔m25302.276mmPVC管m2654(八)挖方工程1削方清坡m325000 第一部分二、三级边坡向坡体内开挖5m(土方量以最终工程量据实结算)2回填夯实m32000 方量以最终工程量结算3 工程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3.2地层岩性挖方边坡区域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黄土覆盖层,泥岩、砂岩互层;填方区域为填土。下伏泥岩与砂岩互层,层面清晰,发育有褶曲,岩层倾向与坡体倾向几乎一致。

7、3.3地质构造与地震03场区位于陕甘宁台拗北部东缘,东侧邻接晋西挠褶带北端,北侧邻接晋北偏关恒山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带与晋西挠褶带的反接复合部位,西侧邻接陕北台凹。该区整体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外围断褶带与盆地内部西倾大单斜构造的过渡地带上,主要发育两组构造,即走向北东方向、以墙头高石崖区域挠褶带为代表的褶皱构造和走向北西方向、以清水川地堑为代表的脆性断裂(带)构造。其沉积建造和改造的基本特征既反映了该区地质构造的相对稳定性,也显示了构造变动的多期性。距离本区最近的断裂为清水川断裂,为本区最大的断裂构造,其中段发育在清水乡及以东的清水川一带,西段偏离清水川向北西向延伸,东段过黄河延入河曲旧县一带南侧消失

8、。参阅府谷清水川低热值燃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生活区一期工程详勘报告,清水川断裂带对场地稳定无影响。场区内无岩浆岩活动痕迹,构造较复杂,褶皱、断层较发育,特征如下:褶皱:区域性墙头高石崖挠褶带从场区通过,挠褶带呈近南北方向展布,场区大部分位于挠褶带上平缓层,地层呈单斜,倾向西南,倾角1119。断层:位于场区西侧沟谷一线,呈南北向展布,断层面呈波状,断裂性质以张性为主。场区位于低山丘陵黄土梁、峁区,部分场地已整平,地层岩性在平面上分布不均匀,属半填半挖地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场区基岩出露地段,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其余覆盖层大于3.0m地段,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根据中国地震动峰

9、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 图A1)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 图B1),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第三组;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类别为类)及0.45s(场地类别为类)。3.4水文地质条件参阅府谷清水川低热值燃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生活区一期工程详勘报告,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型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根据赋存条件和含水介质,将场区内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风化基岩裂隙水;场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因各含水层分布范围、埋藏赋存条件、水化学作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第四系黄土层潜水多分布在梁峁处

10、,大气降水是唯一的补给来源,由于受地形地貌控制,当即补给,当即排泄,径流途径短,交替循环迅速。基岩风化裂隙水除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之外,在沟谷地带还接受地表水及不同类型地下水的补给,流向受地形影响,一般由高向低径流,以泉的形式向西侧低洼处排泄及向下渗入下伏岩层。3.5现有施工场地条件3.5.1 交通条件工程所在区域距府谷县城以北约26km,位于府准公路旁,交通较为便利,需结合工程布置,临时修建少量必要的施工便道。3.5.2 水电供应治理工程施工区有水电保障。3.5.3 建筑材料该工程所需建筑材料需统筹考虑、全盘规划,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为确保防治工程安全可靠,工程施工所需各类建筑材料质量必须满

11、足设计要求,均应附材料证明、出厂材质证书及复检合格资料。3.5.4 施工场地场平工作已完成,场地较为开阔、平整。总体而言,施工场地条件较好。3.5.5 环境气候工程施工所在地府谷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极地大陆冷气团控制时间长,加之地势偏高,河流湖泊少,植被差,其气候特点表现为冬季寒冷,时间长;夏季炎热,干燥多风,时间短;春季干旱少雨雪,温差大。由于深居内陆,区域降水受东南沿海季风影响较弱,故年降水量少,但暴雨强度很大,集中于79月份。4 编制依据本次施工技术方案严格按照以下文件及国家、行业的有关规范及法规编制,编制主要依据如下: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

1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3、钢筋焊接及验收工程(JGJ18-2012)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6、府谷清水川低热值燃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厂前区东侧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招标文件7、府谷清水川低热值燃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厂前区东侧高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图设计5 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5.1项目经理部的组织体系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为履行施工合同设置的施工现场管理机构,负责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施工生产经营的管理。本工程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部、技术部、综合办公室和

13、后勤保障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测量、质量、进度、成本及安全等。其组织机构见框图5.1。项目经理工程部技术部办公室安全部技术负责人后勤调配服务组土石方施工组测量施工组钻孔施工组钢筋制作施工组混凝土施工组脚手架施工组浆砌片石施工组框图5.1项目经理部组织体系5.2本次施工拟组织人员计划为了保证本次施工的工程质量及安全,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根据本次工程的工程量及施工工艺要求,我公司将精心组织和安排精干的、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参加本次施工,计划见表5.1。表5.1 本工程项目劳动力计划表工 种2014年(人)平 均高 峰队(组)长56设备维修技工44钻进成孔4064钢筋制安612混凝土1220浆砌石砌筑1012搭设脚手架1010土石方施工2026测量放线33其他2020管理人员68合 计138183说明:因各种工序存在先后及交叉,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随时调整人员安排,以保证施工高效顺利进行。6 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根据本工程施工内容,施工总平面布置包括:设备停放检修场,钢筋堆放及制作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