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函数复习专题-适合初三学生(共14页)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8.50KB
约14页
文档ID:461676143
初中函数复习专题-适合初三学生(共14页)_第1页
1/14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初中函数复习一、基本概念1、常量和变量:在变化过程中,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2、函数:⑴定义:一般的,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⑵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法⑶自变量取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的值,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以取全体实数;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要使分母不为0;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要使被开方数是非负数;④对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二、初中所学的函数1、正比例函数:(1)、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的形式自变量与函数之间是倍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当作自变量,作为函数(2)、正比例函数的性质①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0,0),(1,k)的一条直线②当时,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趋势,也即是随的增大而增大过一、三象限③当时,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趋势,也即是随的增大而减小过二、四象限yxoyxo k>0 k<0 注意:因为正比例函数y=kx (k≠0)中的待定系数只有一个k,因此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只需x、y一组条件,列出一个方程,从而求出k值。

2、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定义:形如的形式;自变量与常量的乘积,再加上一个常量的形式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属于正比例 一次函数 不属于b<0b>0b=0yxo(3)、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b=0b<0b>0yxo ①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经过(0,b)(—k/b,0)的一条直线,也可由y=kx平移得到②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b>0时,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b<0时,图象过一、三、四象限③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b>0时,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b<0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注意:一次函数y=kx+b(k≠0)中的待定系数有两个k和b,因此要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需x、y的两组条件,列出一个方程组,从而求出k和b3、反比例函数(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y=(为常数,)的形式;x的取值范围是x≠0,y的取值范围是y≠0.(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①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是双曲线(两个分支)② 当k>0时,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当k<0时,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k<0 ④对 称 性: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线y=x或直线y= —x,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原点⑤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Q,过点P,Q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1,S2,则S1=S2 =|k|。

设R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过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A,则注意:因为反比例函数y= (k≠0)中的待定系数只有一个k,因此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只需x、y一组条件,列出一个方程,从而求出k值4、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a≠0)的函数称为二次函数,其定义域是R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①一般式:y=ax2+bx+c(a≠0);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②顶点式:();对称轴为x=h,顶点坐标为(h,k)③零点式(两根式):y=a(x-x1)(x-x2)(a≠0),其中,x1、x2是函数y=ax2+bx+c(a≠0)的零点(或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3)、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4)、二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①开口方向: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②顶点坐标:;③对称轴方程:;④当时,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有最小值;当时,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有最大值.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轴有交点,即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 (5)、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①保持抛物线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②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值正右移,负左移;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一定要记住!(6)、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 ①二次项系数;二次函数中,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 ⑴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上,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时,抛物线开口向下,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的值越大,开口越大.总结起来,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② 一次项系数; 在二次项系数确定的前提下,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的前提下,当时,,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左侧;当时,,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轴;当时,,即抛物线对称轴在轴的右侧.⑵ 在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当时,,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右侧;当时,,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轴;当时,,即抛物线对称轴在轴的左侧.总结起来,在确定的前提下,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③ 常数项 ⑴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轴上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⑶ 当时,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轴下方,即抛物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决定了抛物线与轴交点的位置. 总之,只要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④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4). 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7)、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当成结论重点记忆。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①. 关于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②. 关于轴对称 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③. 关于原点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④. 关于顶点对称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⑤. 关于点对称 关于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①.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当函数值时的特殊情况.图象与轴的交点个数:(1). 当时,图象与轴交于两点,其中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 (中考常考,重点记忆)(2). 当时,图象与轴只有一个交点; (3). 当时,图象与轴没有交点. 当时,图象落在轴的上方,无论为任何实数,都有; 当时,图象落在轴的下方,无论为任何实数,都有. ②. 抛物线的图象与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 ③.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中,,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三项式的值可正、可零、可负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抛物线与轴只有一个交点二次三项式的值为非负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抛物线与轴无交点二次三项式的值恒为正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本身就是所含字母的二次函数;下面以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练习一1、小华用500元去购买单价为3元的一种商品,剩余的钱y(元)与购买这种商品的件数x(件)之间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3、一根弹簧原长13厘米,它所挂的重物不能超过16千克,并且每挂重量1千克时,弹簧就伸长0.5厘米。

①写出挂重后弹簧的长y(厘米)与挂重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四边AB、BC、CD、DA上顺次截取AP=BQ=CR=DH,得到正方形PQRH,求正方形PQRH的面积S和AP的长度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5、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22,CD=10,AD=16①在斜腰BC上任取一点P,过P点作底边的垂线,与上下底分别交于E、F设PE长为x,PF长为y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如果SΔPCD=SΔPAB ,P点应取在什么地方?A B C DE F P 6、 已知y与3x成正比例,当x=8时,y=-12,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7、已知2y-3与3x+1成正比例,且x=2时,y=5,(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是什么函数;(2)若点(a ,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a .8、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1的交点M的横坐标为2,与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