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I01杏里桥设计说明典尚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18970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II01杏里桥设计说明典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SII01杏里桥设计说明典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SII01杏里桥设计说明典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SII01杏里桥设计说明典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SII01杏里桥设计说明典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II01杏里桥设计说明典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II01杏里桥设计说明典尚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锡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杏里桥 总 说 明 第 3 页 共 6 页一、设计依据1 关于对锡溧漕河杏里桥改建工程桥型变化的批复(交航工2005250号)。2 锡溧漕河(锡宜段)航道部分航段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3.锡溧漕河航道整治工程桥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江苏伟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二二年九月)。4.武宜运河杏里桥重建工程引桥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二五年四月)二、工程概况2.1 桥型变化 杏里桥位于宜兴市十里牌杏里路,横跨武宜运河,目前桥位处河宽约35m,该桥桥面宽约8m,桥面坡度较大,目前水、陆尚可通行,属于公路桥梁。原施工

2、图设计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2005年8月2日的施工图审查中,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斜拉桥桥型既不经济,也不美观,且桥位处化工污染较重,斜拉桥的耐久性没有充分保证,建议采用下承式系杆拱桥型。2005年9月30日,厅航道局正式下文,将主桥桥型改为下承式系杆拱桥。由于桥型变化,桥梁高度减小,本次设计桥梁纵坡降为3,桥梁长度减少了39.28m。2.2工程范围本次设计主桥采用下承式混凝土系杆拱桥。桥梁起点桩号为NK0+336.45,讫点桩号为NK0+663.63,全长为327.18m,跨径布置为(620)m +82.28 m +(620)m。2.3 地质条件经钻探揭露,在勘探深度范围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可

3、分为16层:1层杂填土:灰色,松散,成分为混凝土及碎石块。层厚0.34.50m,层顶标高5.208.00m;2层亚粘土:灰黄色,软塑,中偏高压缩性,含铁锰质斑点。层厚1.102.05m,层顶标高5.106.00m;3层粘土:灰黄色,硬塑,中等压缩性,含铁锰质锈斑及结核。层厚1.556.60m,层顶标高3.405.80m;4层亚粘土:灰色,软塑,夹压砂土薄层。层厚1.806.00m,层顶标高-1.700m;5层亚砂土:局部为粉砂,灰色,软塑,夹薄层亚粘土及腐殖质薄层。层厚7.0510.90m,层顶标高-3.60-0.40m;6层粘土:黄灰色杂蓝灰色,硬塑,中等压缩性,含铁锰质斑点,仅DZK267

4、缺失。层厚1.303.70m,层顶标高-11.70-10.60;7层亚粘土:灰黄色,软塑,夹粉砂薄层,中等压缩性,含铁锰质斑点。层厚2.108.90m,层顶标高-14.50-12.10m;8层亚砂土:局部为粉砂,灰色,软塑夹薄层亚粘土及腐殖质薄层,局部呈互层状。层厚4.0012.80m,层顶标高-21.50-17.70m;9-1层粘土:灰色,软塑,中等压缩性。层厚1.906.50m,层顶标高-27.00-24.40m;9-2层粘土:局部为亚粘土,灰色,灰黄色,硬塑,中等压缩性。层厚5.6010.50m,层顶标高-31.30-24.30m;10-1层粉砂: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层厚2.5m,层

5、顶标高-30.80m;10-2层含砾粗砂:黄褐色混砖红色,饱和,密实,泥质含量较高。层厚2.5m,层顶标高-35.40m;11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泥质结构,密实,风化呈砂土状,手捻易碎,岩芯采取率达100%。层厚1.506.70m,层顶标高-37.90-32.10m;12层弱风化泥质粉砂岩:砖红色,泥质结构,岩芯呈柱状、长柱状,手掰易断,岩芯采取率达100%,RQD达95%。层厚5.509.40m,层顶标高-39.40-35.40m;2.4 地形地貌及地下水桥位区地貌上属太湖冲积平原之冲湖积高亢平原区,地势低平,湖、塘发育,河网纵横交错,桥位区地面标高6.006.70m。地下水为松散岩

6、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含水层由5层粉砂、8层粉砂夹亚粘土、10层粉砂和泥质粉砂岩组成,岩性颗粒较细、且夹有薄层亚粘土,富水性较差,根据无锡幅、苏州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0000)(1981.2)资料,单井涌水量均小于100吨/日;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和透水性均较差,水量小。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埋深1.502.00m,标高3.704.50m,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系及农田灌溉水补给,排泄以蒸发和侧向迳流为主。2.5 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桥位区勘探深度内地层分布较稳定。1层杂填土,松散状,工程地质条件差;2层灰黄色软塑状粘土、4层灰色软塑亚粘土、5层灰色松散中密状粉砂、7层灰色亚粘土夹粉砂、8

7、层灰色粉砂夹亚粘土、10层中密状粉砂,承载力0=100130kPa,工程地质条件较差;3层灰黄色硬塑状粘土厚度1.556.60m,承载力0=220260kPa,分布较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较好;6层黄灰色杂蓝灰色硬塑状粘土,承载力0=260kPa,厚度仅1.303.70m,且DZK267缺失,又因7层灰色软塑亚粘土夹粉砂作为其下卧层,影响其工程地质条件。9层硬塑粘土、软塑硬塑亚粘土,顶板标高-31.30-24.30m,顶板埋深31.3036.50m,揭露累计厚度5.6010.50m,承载力240300kPa,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可作为桩基持力层。基岩为白垩系浦口组泥质粉砂岩,根据风化程度分成11层强

8、风化泥质粉砂岩和12层弱风化泥质粉砂岩,顶板标高-36.40-32.10m,顶板埋深39.8042.50m,未揭穿,承载力300500kPa,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是理想的桩基持力层,该层岩性浸水后易软化,强度明显降低,桩基施工时应考虑这一不利因素。三、技术标准3.1 道路等级:三级公路。3.2 设计荷载标准:公路II级。3.3 设计车速:40km/h。3.4 桥宽:0.50m(防撞护栏)+11m(车行道)+0.50m(防撞护栏)=12m;主桥设双向1.5%横坡。3.5 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3.6 河道等级:三级航道,通航净宽70m,净高7m。3.7 设计高程:吴淞高程

9、系统。四、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1. 国颁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2. 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1996年)3. 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 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5. 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6. 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J 064-98)7. 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8. 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9. 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10. 部颁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11. 部颁公路

10、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12. 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3. 部颁公路砖石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14. 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5. 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16. 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17. 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18. 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19. 部颁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96)20. 钢筋等强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Q/JY 08-1997)五

11、、主要材料及标准5.1 混凝土:主桥系杆、拱片、横梁: C50混凝土;主桥拱肋风撑、行车道板、整体化混凝土: C40混凝土;引桥箱梁、引桥桥面调平层、支座垫层: C40混凝土;盖梁、墩身、系梁、承台、台帽、台身、桥头搭板、护栏: C30混凝土;钻孔桩基础: C25水下混凝土;桥面铺装: 沥青混凝土;混凝土技术标准必须符合JTG D62-2004和JTJ041-2000有关规定。5.2 R235、HRB355普通钢筋,技术标准必须符合GB13013-91和GB1499-98的有关规定。5.3 钢板、型钢采用Q345C和Q235B,技术标准必须符合(GB/T1591-94)和(GB/T700-88

12、)的有关规定;吊杆采用29912无缝钢管,材质为Q345C,技术标准必须符合(GB/T8162-99)的有关规定;焊接材料应符合(GB10045-88)或(GB5117-95)的要求,并与采用的钢材材质和强度相适应。5.4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j15.20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fpk1860MPa),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国标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95)。配套锚具必须采用技术标准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93)规定的I类夹片式群锚锚具。5.5 钢筋焊网:带肋焊接钢筋网片的技术标准应符合YB/T-076-1995-CHINA。5.6 支座: 全桥竖向支座

13、采用GPZ(II)型盆式橡胶支座。5.7 伸缩缝:桥梁伸缩缝采用D80型、D160型毛勒伸缩缝。六、设计要点6.1 桥型桥梁上部的跨径布置为(620)m +82.28 m +(620)m,其中主跨为下承式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两侧引桥均为620m一联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位于双向3.0纵坡、半径3100m的凸型竖曲线上。西侧引桥位于两段A=100的缓和曲线段和R300m的平曲线上,最大超高为3;主桥和东侧引桥位于直线段上,但东侧桥台进入A=100的缓和曲线。车行道横坡一般路段为双向1.5。6.2 下部结构(1)过渡墩墩身为1.82.2m带倒角矩形截面,基础采用1.4m钻孔灌注桩群桩,选择第1

14、2层为桩尖持力层。引桥桥墩采用桩柱式结构,墩身直径为1.2m,钻孔灌注桩直径为1.4m。桥台采用薄壁式桥台,基础采用1.2m钻孔灌注桩。所有桩基均按摩擦桩设计。(2)桥墩和桥台均按桥梁中心线径向布置。6.3 上部结构(1)主桥主桥上部采用82.28m单跨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为刚性系杆刚性拱,计算跨径L80.3m,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跨比为1/5,矢高为16.06m。拱肋采用等截面“I”字型截面,拱肋高1.4m,宽1.2m;系杆采用等截面箱梁,系杆高1.8m,宽1.2m;每片拱片设间距为5.0m的吊杆15根,吊杆采用直径D299mm的无缝钢管(内穿7j15.2mm钢绞线);风撑设置四道,采用等截面“I”字截面,高0.7m,宽0.6m;端横梁高度为1.65m1.74m;中横梁高度为1.3m1.39m,梁顶设有0.25m后浇混凝土,桥面双向1.5%横坡通过横梁高度的变化调整。拱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一系杆内布设12束钢绞线,为10j15.2mm或者11j15.2mm钢绞线,钢束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0.72fpk。每一吊杆内布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