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支右绌的清末财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800062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支右绌的清末财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左支右绌的清末财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左支右绌的清末财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左支右绌的清末财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左支右绌的清末财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左支右绌的清末财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支右绌的清末财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左支右绌的清末财政武昌起义之时,清廷财政状况究竟如何?陆军大臣荫昌的一份手谕给予了披露。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立即派荫昌率兵南下。打仗无疑是一项烧钱的事业。因此,出发前荫昌先去拜会度支大臣载泽。八月二十六日(1911 年 10 月 17 日 ) ,荫昌在给下属的关于拟借外债充军费饬军需司手谕中说:“臣昨晤度支大臣载,叙及财用艰窘情形,知部库仅存现银数百万。现在出征军费,需用方钜,正拟向外国银行借款,尚不知能否办到。此次军务恐非旦夕所能威事,即用款亦恐非千余万不可。”(清陆军部档案,转引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一辑P18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6 月第 1 版 )从

2、这份手谕中我们得知,清廷国库大约还有几百万两存银。对比雍正、乾隆时期大清国库存银四五千万两,此时的大清国可以说是够穷的了。根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宣统二年,度支部奏试办宣统三年预算,全年收入约白银2.97 亿两,支出约为白银3.4 亿两,财政赤字4400多万两。根据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度支部最后上奏的宣统四年全国预算表册,全国财政赤字4300 多万两。武昌起义之后,各地以增兵防剿为理由,纷纷向中央要钱,但度支部给予的答复,不是“库款奇绌,万难筹拨”,就是“应俟息借洋款交到后,再由 ( 臣 ) 部酌量匀拨”。如九月初九日,江西巡抚冯汝骙请拨百万新币,朝廷答复说“库款奇绌, 势难再拨,著由该省设法筹

3、措”( 大清宣统政纪之六二五二);九月初十日,面对朱家宝请拨 50万两的请求,度支部回答说:“应俟息借洋款交到后,再由(臣)部酌量匀拨,以资接济。”(大清宣统政纪之六二六八到六九)但向外国银行借款的设想最终落空因为武昌起义之后,经美国动议,英法日德等西方各国曾有保持中立之说,也就是既不支持清廷,也不支持民军。袁世凯提出卖瓷器救急如此一来,清廷财政“库空如洗、军饷无着”。无奈之下,十一月十一日,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署度支大臣绍英奏请将盛京大内、热河行宫旧存瓷器发出变价,以救目前之急:“臣等日夜焦虑、计无所出,伏念盛京大内及热河行宫旧存上等瓷器多件,均属希世奇珍、全球罕见。昔自列圣留贻,本应敬谨保

4、藏、未敢轻议,奈已至存亡呼吸之际,不能不求权宜应变之方,万不得已,拟请俯念特艰,将此项瓷器赏准发出、变价充饷,或可化无用为有用,稍救目前之急。”( 上谕档 )变卖大内藏品,甚至是变卖瓷器,这并非首次。嘉庆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总管内务府( 广储司 )就曾上奏:“招商售变圆琢瓷器十五万件,头号高丽纸二十万张,均按上次售变过价值。照例招商认买,先将价银交纳广储司银库后再赴各库领取物件。”( 奏为备赏并变价瓷器数目事,宫中朱批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5-0546-047) 那次变卖的,除瓷器之外,还有高丽纸。咸丰朝,为了筹集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咸丰帝还曾选宫中金器,熔铸后变卖。以往的史书,

5、大多只记载袁世凯请求变卖大内瓷器一事,但是否变卖等后续进展,则鲜有记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相关档案,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赵尔巽估算大内藏品价值袁世凯的这项请求刚得到了隆裕皇太后的批准,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方面第二天就获悉相关信息:盛京制台德,密,顷同谒袁,惟以款竭为辞,宗旨莫测,奉热宫存各件,已有旨准售,第在京不易办, 能由奉设法否?唐辞代表,国会无效。文 ( 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上午八点二十五分自北京,下午十点三十分给赵)( 赵尔巽全宗案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592,胶卷编号110,电报第 5 件 )按照袁世凯的计划,获准后通知东三省总督、热河都统并派妥员前往盛京和热河承德避暑山

6、庄,清点大内瓷器,再运至运京拍卖。十一月十七日,赵尔巽提出运送到京困难不少,希望在沈阳进行登记和拍卖等工作:“收东三省总督致内阁电 ( 十一月十七日) 昨奉大咨,奏准以奉天御用瓷器变价充饷,具见皇上激励军心不私一物之至意。惟派员估价运京售卖种种不便,拟请改为由奉天集外商趸售。现已饬员勘估,奉库所存大件无多,亦恐难得多价。此外,别项宝物亦祈奏准变价,或大款方能有济,乞钧示。巽稼,并乞示朱司使。”(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遵办以奉天御用瓷器变假充饷事宜事,军机处电报档汇编,档案编号:2-02-13-003-0683 ,缩微号:008-0191)从电报最后的“并乞示朱司使”可知,此时袁世凯已派员 ( 即朱

7、司使 ) 负责盛京大内瓷器的拍卖工作。赵尔巽在电报还说,盛京所存大件瓷器并不多,即使全部拍卖了,也筹不到多少钱,进而提出将其他宝物也拍卖的建议。十一月二十一日,赵尔巽进一步报告了盛京大内所存宝物的数量和价值数量超过万件,价值三千万左右:“宝物一部,今尚秘不发表。据闻此项宝物为数颇多,至少亦有万件之谱。中有清朝创业以来之什器御物;又有即清国亦不易寻之书籍等,为数亦颇不少,如爱新觉罗氏佩剑,乾隆皇上所遗之石砚等,尤为贵重,合计价值若值三千万元左右。”( 赵尔巽全宗案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592,胶卷编号110,电报第1 件 )这封电报译出时间为“宣统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从信末尾“深望交

8、涉司少注意焉”可推知,这是赵尔巽发给负责与外国商人洽谈相关事宜的“交涉司”的,这与十一月十七日赵发给清廷相关电报中提到的”朱司使“刚好吻合。这封电报也表明,赵尔巽积极进行拍卖准备,已经开始清点和估值。赵尔巽拒绝法国商人获悉清廷要变卖大内藏品后,外国商人十分感兴趣。宣统三年十二月初,法国商人更是亲自调查藏品数量并给出了40 万两白银的收购价格。“敬启者,日前法人资本家李那儿由本领事带同,恭谒宫殿、瞻仰各种磁器,约有十万零三千件,仓猝之间,未能逐细验看。兹接李君函称,该磁器尽数购买,共给价银四十万两,请转达赵总督。如蒙许可,俟将磁器交到,即在天津付价等语。据此转布,即希示复。”“敬启者,日前法人资

9、本家魏武达随本领事恭赴宫殿,懦观诸色磁器。顷接魏君函称,拟将该磁器全数购买,祈转请赵总督将磁器逐件开列详单,以便酌核给价等语。据此请贵总督赏速开单送下转交,此肃,敬请勋安。法领事贝铎十二月初七日。”( 赵尔巽档案全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592,胶卷编号110,电报第7 件 )由上得知,至少有李那儿、魏武达两个法国商人对这批瓷器十分感兴趣,还通过法国领事贝铎作说项。但前文已述及,赵尔巽等对这批瓷器等藏品的估价是3000 万两,而法国商人只肯给40 万两。这种过于露骨的趁火打劫行径,让赵尔巽无法接受,于是他复电拒绝:“敬祈者,尔巽,来函诸承费神,敬谕,惟李君所开磁器价值相差太巨,未能允售

10、,敬请转致。兹奉上详册一本,敬请查收。”( 赵尔巽档案全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592,胶卷编号110,电报第7 件 )袁世凯叫停瓷器买卖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逊位,袁世凯成为这个国家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原来主张变卖瓷器的袁世凯立即转而反对售卖这批瓷器。“赵勋,风闻奉天所藏行宫器物有由私人订卖与外人之说,此事关系甚巨,究竟有无其事,请饬查明速复,凯,廿九日”( 下午一点十五分)“北京袁勋,此何等事,安有私人敢主?外人从何至受?至私人是谁,祈密示便查,巽丰。十二月廿九日。”( 下午七点十一分)( 赵尔巽档案全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592,胶卷编号1

11、10,电报第3 件 )由上面的电报我们得知,风闻盛京要由私人出售大内藏品给外国人的袁世凯,在二十九日下午一点十五分给赵尔巽发电报,追问事情的进展,并要求赵尔巽迅速答复。当晚,七点十一分,赵尔巽给予了回复。而在得到赵尔巽并无此事的答复后,袁世凯在第二天表示不再追究:“盛京赵勋,丰电悉,前有所闻,特以奉询。既无此事,不必再究,凯。卅”( 旁边标注:宣统四年正月初一日下午十一点五十分,北京来电)( 赵尔巽档案全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592,胶卷编号110,电报第3 件 ) 。由于正值除夕,袁世凯三十日的电报推至正月初一才发给了赵尔巽。袁世凯的追查意味着叫停了关于大内瓷器的买卖。而不晓内情的

12、美国人,还继续打着购买的念头。 1912 年三月初二日,从日本调驻意大利的美国大使通过美国驻奉天( 即沈阳 ) 总领事给赵尔巽写信,表达了想买瓷器的愿望。“敬启者,顷接前驻日本钦使、调驻义国美钦使欧布贲君来函,念悉东三省拟将皇宫宝器变价,请代达:售物若有磁器,希让出上好者二三件,恳乞代为酌购云云。兹特函贵督分心格外转饬检留示复为荷,此颂勋祺。名正肃三月初二日。”( 赵尔巽档案全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592,胶卷编号110,电报第6 件 )袁世凯已经不准售卖这批瓷器成了赵尔巽拒绝美国驻奉天总领事的绝佳理由:“敬复者,顷接复函,以接前驻日本钦使、调驻义国美钦使欧布贲函称,拟将皇宫宝器中酌

13、为上好磁器二三件代为购买等因,敬悉。查售卖此项宝器现已罢议,有方业命特为函复。即请贵总领事代为转达为荷,此颂台祺。”( 赵尔巽档案全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案卷号592,胶卷编号110,电报第6 件 )承德避暑山庄是否也进行了清点工作,目前没有查到相关档案。但这批赵尔巽全宗案卷至少说明一点:简单而武断地将袁世凯定为大内瓷器盗卖者,并不准确。身为大清内阁总理时,袁世凯“崽卖爷田心不痛”,提出售卖大内瓷器;摇身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却主动叫停售卖大内瓷器。其实,不论是昔日的晚清还是斯时的民国,财政依旧还是那个紧张的财政,人依旧还是那个人,身份的改变却带来截然不同的政策。个中的反差,令人深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