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776323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坐敬亭山》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独坐敬亭山》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独坐敬亭山》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独坐敬亭山》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坐敬亭山》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坐敬亭山教案一、温故知新,初识李白师:知道李白吗?(生答“知道”)那你知道李白有几个名字?【板书:李白李太白,李青莲】师:学过一些李白的诗句吧?谁来背一背?(一生背静夜思)师:明月是永恒的,面对一轮明月,李白的心头刹那间涌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永恒和刹那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老师想问问你,你在背静夜思时,感受到那是个怎样的李白?(那是个思念家乡的李白。)【板书:乡愁满怀】师:大家还想到了李白的哪一首诗呀?(生背望庐山瀑布)读望庐山瀑布,我们又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呢?(这是一个潇洒的李白。他有官不做,游遍群山大川。)【板书:寄情山水】师:还能背吗?(生背赠汪伦)你又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李白?【板书:有情

2、有义】同学们,从刚才的三首古诗中,我们感受了一个非常丰富、非常丰满的李白。咱们今天这堂课再来学一首李白的诗。二、朗读切入,感受孤独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的题目呢?(生读)知道敬亭山在哪儿吗?(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师:咱们知道“注解”上就这么说的,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州市郊,大诗人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宣州,多次登临过敬亭山。在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等这些大诗人也都先后去过,并且在那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所以呀,敬亭山后来被称为“江南诗山”。好,谁再来读题目?注意敬亭山前面还有“独坐”两个字。(生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呀?(因为李白很寂寞,很孤独。)师:说得多好呀!他已经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诗歌带给他

3、的那份寂寞的感觉。谁还想和他一样再来读读这首诗的题目,感觉一下。(生读)师:多好啊!“敬亭山”三个字的音一拉长,咱们的眼前仿佛慢慢浮现出一座敬亭山,一起读题。(生齐读)读好了题,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自个儿先按自己的节奏在下面读两遍。(生自由读)师:谁想读?(一生读)读得多好呀!字正腔圆。还有谁读?同学们可要听仔细了,他们两个人谁读得最好?生:她把声音拉得有点长,仿佛李白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敬亭山很久很久。师:她读得情意绵长,是吗?声音要降下来一点。一起读。(生读)三、深入研究,理解孤独师:读了好几遍了,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呀?生:为什么“相看两不厌”,看了两遍都不厌?师: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古

4、人说,读书要会提问,越会提问说明你越会读书,有问题大胆地问。生提问师:其实你们提的问题可以归结成一个问题,那就是,李白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由这个“独”字,能够很自然地想到哪些“独”的词语?(孤独。独自。单独)师:孤独、单独、独自这所有的“独”分明都在讲一个意思,那就是只有一个人。这四句诗里边,哪几个词语也在分明告诉我们李白只有一个人?拿起笔,认真地一句一句地去读,画下来。(生读,并勾画)生:“众鸟高飞尽”中的“飞尽”告诉我们李白孤独一人。师:你师怎么理解这一句的?生:就是鸟一只都没留下,全都飞走了。【板书:飞尽】生:我感觉“孤云独去闲”里面的“独去”也告诉我们李白孤独一人。师:“孤云”是什么意

5、思?(生答“一朵云”)师:那么就是一朵云也飘走了,也不见了。正如这位男同学所说的,“独去”。【板书:独去】师:满山不见一只鸟,不闻一声鸟鸣,辽阔的长空一片云彩都没有,那该是一座怎样的山呀?(生答“死气沉沉”)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沉寂的感觉读前两句。(生读)多么沉寂呀!一起来读。(生齐读)师:接着看下面两句,还能从哪里感觉到李白是独自一个人?生:第四句中的“只有”。【板:只有】师:诗句意思是什么?(“只有敬亭山”的意思就是说只有李白一个人在看敬亭山了。)师:诗中说只有谁啦?(“敬亭山”)师:李白的眼里还有鸟吗?(“没有”)师:还有云吗?(“没有”)师:我的眼里只有你,你的眼里只有我。李白的眼里,

6、只有(齐)敬亭山。师:多好呀!他从第四句中找到“只有”,还有要补充的吗?生:我从“相看两不厌”里面的“相看”,感受到了李白的孤独。师:请你也说一说第三句师怎么理解的。(“相看”就是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李白。两个人看来看去,看也看不厌。【板书:相看】师:你理解得多好啊!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李白。)师:就像此时,我看着你,你也看着我,看来看去也(看不厌。)师:“厌”什么意思?生:满足。师:李白在敬亭山上静静地坐着,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怎么看也看不厌,就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谁来读三四句?(生读)师: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李白,人山相望,人山融合在一起。来,再读。(生读)师:

7、好一个“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呀李白,你一生游历了那么多名山大川,一座小小的敬亭山你也多次地去过,为什么现在要久久地坐着,为什么这么深情地看着敬亭山呢?生:因为他多次登临敬亭山,他把敬亭山当作自己的朋友。师:他是把敬亭山当作自己的朋友,向它来倾诉自己心中的(孤独。)师:说得好。你又从哪些诗句感受到了李白的孤独呢?【板书:孤独】生:从“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感受到的。师:对啊!诗句前两句就是这么说的。同学们一起读前两句。(生读)师:在李白的眼里,那只无情的鸟儿飞了,弃他而去;在李白的眼里那些高傲的白云生:越飘越远,弃他而去。师:多么孤独的李白呀!来,再读前两句。(生读)师:鸟儿飞了,

8、云儿去了,只有敬亭山。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课件】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在公元753年,那时距李白被罢官逐出京城长安已经整整10年的时间了,这10年期间,李白一直过着流离失所、颠簸不定的生活。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于是,某一天当他独自一人登上敬亭山时,心中就涌上了无尽的孤独和寂寞。谁再来读读前两句?(生读)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该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人看着山,山看着人,人陪伴着山,山陪伴着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四、读写结合,体验孤独师:李白就这么久久地坐着,静静地看着,他是不是想对敬亭山说些什么呀?敬亭山呀敬亭山,你这样久久地、静静地陪伴李白,是不是有些话想对

9、李白说呢?拿出你的笔,把自己心中想说的写下来。【出示:】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他说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生写感受,师巡视)师:咱们一起听听这两位同学是怎么写的。师:当鸟儿都飞走了,一朵白云也飘走了,只有李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对它说生:敬亭山啊,你知道我有多孤独吗?连云和鸟都遗弃我了,不愿意与我在一起了。师: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生:李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是不会遗弃你的!师:多么会安慰人的敬亭山啊!李白呀李白,连鸟儿都飞走了,你怎么还不走啊?不用问,不用答,一切都在“相看”师生齐: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师:当天空中最后一

10、朵云也悠闲地离去,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说生:朋友,现在只有我俩在一起,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师多么的孤独啊!师: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对他说生:李白,我真是为你感到孤独。现在你只有我一个朋友,你的孤独是不是有点减轻了,我会永远陪着你!师:敬亭山呀敬亭山,连云儿都飘走了,你怎么还在这儿陪着李白呀?不用问,不用说,一切都在(师生齐诵)“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五、纵向拓展,深化理解师:同样在公元753年,李白到了安徽贵池县境内的秋浦河边,他以秋浦歌为名,总共写了17首诗,今天,在大屏幕上出现的这首秋浦歌又带给大家是个怎样的李白呢?谁能来读一读?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

11、何处得秋霜。师:边读边想一下,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李白?(生读)(那是个正在发愁的李白。)师: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缘愁似个长”看出来的。)师:是啊!我的白发有多长?(“三千丈”)师:原来我的愁也有( “三千丈啊”)师:独坐敬亭山使我们感受到一个孤独的李白,秋浦歌中也能感受到他的(孤独、哀愁。)【板书:孤独、哀愁】师:孤独、哀愁的李白,同学们你想安慰他吗?你想怎样安慰他呀?(你应该乐观一些,李白。)师:别总是那么孤单,是吗?这位同学,你又想怎样安慰他呀?(你要变得坚强起来,会有好朋友的。师:还有他的那些亲戚朋友会想着他的,说得多好。同学们,还记得静夜思吗?(播放音乐,师生同诵“床前明月光”)师:李白呀,你时刻想着亲人,亲人此时也在想着你呀,你不孤独!还记得赠汪伦吗?(生背)师:李白呀你不孤独,你想着故人,故人此时也在想着你呀!还记得望庐山瀑布吗?(生背)师:李白你不孤独呀!你寄情山水,如果大瀑布有灵的话,此时它也在深情地看着你呀!李白呀李白,你不孤独,时隔千载的今天,我们仍在大声地诵读,我们仍然在传诵你那不朽的诗篇,孩子们全体起立。独坐敬亭山生: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