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mmm学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7424607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烛之武退秦师mmm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烛之武退秦师mmm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烛之武退秦师mmm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mmm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mmm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课标要求】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语句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准确掌握“军”、“以”等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能够借助工具书准确翻译文句。 3、反复诵读,合作探究,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4、激情投入,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用说明】 1、先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不同的文言现象,再研读完成导学

2、案。2、必须完成二遍以上的文本阅读。第一遍阅读:勾画标注,扫除读音、断句障碍;第二遍阅读:搬入注释,梳通文意,梳理并解释重点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式等)。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今日赠言】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学习过程】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尝试翻译课文,整体理解文意。请用黑笔勾画课下注释,将不理解的文言词语用红笔圈出来。2、借助古汉语词典解决文中不理解的文言现象。写下自己不能解决的文言现象和其他困惑。预习案再读文本深入预习一、知人论世 1、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

3、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2、解题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

4、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

5、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二、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秦军氾南(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 夜缒而出 ( ) 共其乏困( ) 许君焦、瑕 ( ) 若不阙秦 ( )秦伯说 ( )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 微夫人之力( )2、认真阅读课下注释,将重要注释写到课文中。3、结合课下注释初步梳理课文,疏通文意,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第一、二段:以 贰 军 之 是 焉 (2) 第三、四段: 缒 以烦执事 鄙 远 焉 陪 之 厚 之 薄 以为 东道主 行李 之

6、共 乏困 朝 济 夕 焉 何厌之有 东 封 肆 阙 焉 盟 微 夫人 因 敝 与 知 其 4、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的情节。开端(第1段): 发展(第2段): 高潮(第3段): 结局(第4段): 三、我的疑惑探究案研读文本深入挖掘一、请结合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深入思考: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你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对你有何启示? 【随堂练笔成长心灵】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为烛之武写一个获奖名片和颁奖词。 获奖名片: 颁奖词: 【趣味语文国学经典】 秦晋之好,意为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

7、”、“秦晋之盟”、“秦晋之约”。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是两个相邻的大国。秦穆公为了实现霸业,主动与晋国结好。晋献公于公元前654年将其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秦晋之好”的开端。后来,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他国避难。晋献公死后,夷吾许以割让河东五城作为条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顺利继承了王位,称为晋惠公。但他不仅不履行与秦国的献城承诺,而且三番五次挑衅秦国边境。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派人向秦国求救,秦国不计前嫌提供援助。可是事后晋惠公并未感恩图报,反而在两年后趁秦国发生旱灾之际,发动大军进攻秦国。秦穆公派军与晋战于韩原,晋军大败

8、,晋惠公被俘。晋国被迫割让河东五城归秦,同时,晋惠公以太子圉入秦为人质才得以脱身回国。太子圉到秦国后,秦穆公为了笼络他,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了他,由此两国亲上加亲,秦国归还了晋国河东五城。秦晋两国以黄河为界重修旧好。按理两国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可是当太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晋惠公病重时,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于是就扔下妻子怀赢,一个人偷偷跑回晋国。第二年,晋惠公死后,太子圉就成为晋国君主,这就是晋怀公。从此晋国跟秦国不相往来。秦穆公闻知此事后大怒,立即决定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还要把女儿怀赢改嫁给他。当时,公子重耳尚在国外避难。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东渡黄河,占领狐。秦国和重耳的代表在郇会盟和谈。晋国同意立重耳为国君,遂入都城绛,公子重耳就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秦晋两国遂和好如如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