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核心素养练习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690758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核心素养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核心素养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核心素养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核心素养练习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核心素养练习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核心素养练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核心素养练习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核心素养练习卷、单选题(本大题共 12小题,共36分)1 .“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淘米B.切肉C.酿酒D.洗菜2 .下面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将活性炭放于硬水中降低水的硬度B.将适量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在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C.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不溶物D.将适量小苏打加入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钠溶液中除去硫酸3 .下列各符号中数字“ 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 : 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B. :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C.2Hg:二个汞原子D. :二个硝酸根离子4 .物质的

2、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成立的是A.石墨质软,作碳素墨水C.氮气化学性质活泼,作保护气B.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D.金刚石硬度大,作钻探机钻头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铺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属于非金属元素B.铺的原子序数是C.铺原子中的质子数是 63D.铺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C.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D.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点燃7 .纯净物R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下列关于R的说法正确的是A. R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 R中碳

3、、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 3B. 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 R属于氧化物8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里92221反应后质量X2621A. X的值是5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D.甲和丙是单质,丁是化合物9 .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给煤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B.用嘴吹燃着的蜡烛,蜡烛熄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D.酒精洒到实验台上着火,用湿布覆盖隔绝空气又降低了温度10 .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

4、是A.使用清洁能源B.使用无氟冰箱C.提倡使用私家车D.提倡垃圾分类11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B.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铜网C. -依次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D. 溶液-加入足量的锌粉,过滤12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能与溶液反应的是A. AlB. AgC. CuD. F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10分)13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 和水。14 .铜可

5、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10分)15 .钢的含碳量为为测定某钢样的含碳量是否合格,取该钢样粉末假设钢样中仅含Fe和 和足量稀硫酸按如图所示操作.根据所得数据计算: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稀硫酸 钢样反应前充分反应后通过计算判断该钢样是否合格.四、推断题(本大题共 1小题,共10分)16 .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的化学式为的一种用途是反应的化学

6、方程式为:、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34分)力二,(J A11请写出装置图C中标号?、责 THL J n_j二 TULCDE- a的仪器名称:;17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气体制取的问题:实验室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镒制取氧气,则应选择装置 进行组合 填字母代号;实验室检验气体是否为的方法是;已知甲烷为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某实验小组欲制取一瓶甲烷,则制取并收集甲烷的装置需选择 进行组合.18.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7、【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查阅资料】浓 ,请完成化学方程式。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被吸收【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可能有。【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请帮助小明完成表:实验A中硫酸 浓度实验现象A中生成气 体成分B中品红溶液D中品红溶液爆鸣实验实验一不褪色E中无气体只有实验二稍有褪色不褪色有爆鸣声实验三不褪色不褪色有轻微爆鸣声只有【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溶液浓度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有二氧化硫。【交流反思】实

8、验三中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增加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小明又将 A 装置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改进,答案和解析1 .【答案】 C【解析】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 淘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 切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符合题意;D. 洗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 C。2 .【答案】 A【解

9、析】 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是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即不能将硬水软化,故错误;B. 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即可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正确;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不溶物,再蒸发结晶即得到氯化钠晶体,故 正确;D. 碳酸氢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 水和二氧化碳, 所以可用适量小苏打加入混有少量 硫酸的硫酸钠溶液中除去硫酸,故正确。故选: A 。A. 根据活性碳的性质来分析;B. 根据碱的性质来分析;C.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D. 根据除杂的方法来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物质进行检验、除杂或分离时,要

10、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检验、除杂和分离试剂,物质的分离要彻底、检验时现象要明显。3.【答案】 A【解析】 解: A 、 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A 错误;B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 B 正确;C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C 正确;D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D 正确;第 6 页,共13 页故选 A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 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 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 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才能熟练准确的解

11、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4 .【答案】D【解析】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A. 石墨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碳素墨水,故错误;B.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做助燃剂,故错误;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保护气,故错误;D. 金刚石硬度大,可做钻探机的钻头,故正确。故选 D 。5 .【答案】C【解析】 解: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铕,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 根据元素周期表

12、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则铕原子的质子数为 63 ,故选项说法正确。D.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 ”,通常省略,而不是“g ”,故错误。故选: 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6.【答案】D【解析】 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因此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正确。B.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可以利用 CO 的还原性

13、来炼铁,故正确;C.二氧化碳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故正确;D. 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故错误。故选: D 。A.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 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分析;D. 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 途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7.【答案】A【解析】 解:由方程式可知,每个X 中含有 2 个碳原子和4 个氢原子,是乙烯,化学式是;A 、乙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B 、乙烯的相对

14、分子质量为28,该选项说法错误;C 、乙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 ,该选项说法错误;D 、乙烯中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可知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由此可推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据此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8.【答案】A【解析】 解: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丁的质量增加了 20g ,故丁是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 16g ;由质量守恒定律,甲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 ,故 X 的值是 ,故说法正确。B.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丁的质量增加了20g,故丁是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 的丙的质量为 16g; 由质量守恒定律, 甲应是反应物, 且生成的甲的质量为,因此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错误。C.乙的质量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