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寨下初中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456547479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157 大小:25.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寨下初中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2019年寨下初中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2019年寨下初中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2019年寨下初中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2019年寨下初中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寨下初中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寨下初中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寨下初中高考生物简单题专项训练(含解析)注: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应对高考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强化训练。第 1 题:某同学利用洋葱根尖观察:实验一 D N A和 R N 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请回答:(1)紫 色 洋 葱 鳞 片 叶 外 表 皮 (填“适宜”或“不适宜”)作为上述实验的材料,原因是。(2)两个实验中均使用过但质量浓度不同的试剂是 o(3)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另有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实验人员操作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作甲根尖1 -3 m m 处-+乙根尖1 -3 m m 处+

2、-+丙根尖5-7 m m 处+a.如果该同学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忘记压片,结 果 和 表 中 实 验 人 员(填“甲”、“乙”、“丙”)的相似,显微镜视野中会看到 现象。b.(填“甲”、“乙”、“丙”)实验人员最有可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下图所示的视野,理由是【答案】(1).不适宜(2).上述两个实验都要进行颜色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本身有颜色,会干扰观察;实验二的目的是观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没有分裂能力(3).盐酸(4).甲(5).细胞重叠(6).丙(7).丙实验人员取材位置不对(根尖5 7 mm处为伸长区,伸长区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观察不到染

3、色体)试题分析:本题是实验材料洋葱在高中教材实验中的应用,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实验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综合进行判断。(1)题干中的两个实验都要进行颜色观察,而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本身有颜色,会干扰观察,且实验二的目的是观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没有分裂能力,所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适宜作为上述实验的材料。(2)观察细胞中D N A、R N 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都使用了盐酸,但是作用不同。(3)a.根据表格分析,解离目的用药液使细胞分散开,甲未解离,细胞相互重叠;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乙未漂洗,影响染色效果,染色体着色很浅不

4、清;丙同 学 5 7 m m 处为伸长区,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观察不到染色体。如果该同学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忘记压片,则细胞会相互重叠,与甲的结果相似。b.据图分析,视野中出现了伸长区的细胞,说明该同学的取材部位不正确,为丙同学的实验结果。第 2题:图 1 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 代表物质,a b c de f g h 表示生理过程,I III代 表 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 Q 吸收相对值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1)若是 H,是.(2)在图2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la b c de f g h 中的

5、b、e、g 和.图2中乙 丙时,限 制 光 合 作 用 的 主 要 因 素 是.(3)如果在图2的乙状态下突然升高C O 浓度,叶绿体内C的含量_ _ _ _ _.(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产生C O,的生理作用名称:.(5)、代 表 的 物 质 依 次 是.(6)在 B 生理作用过程的1III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 阶段,释放能量多的是 阶段.【答案】(1)A T P(2)h 光照强度(3)增加(4)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5)水、丙酮酸(6)II.IIIIII【考点】3 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

6、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 T P 和 H,同时释放氧气,A T P和 H 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分析图中A 结构是叶绿体,类囊体上的色素吸收光产生(H)和(A T P).(2)图2甲状态时,光照强度为0,说明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应该发生图1 中b、e、g、h 过 程.图 2中乙一丙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3)在图2的乙状态下突然升高C 0,浓度,C 0,固定过程加强,而此时光照强度偏弱,产生 H 和 A T P 相对较少,即C 3 的还

7、原没有增加,最终导致C 增加.(4)植物体细胞的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过程中可产生C 0;.(5)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即.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进行的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 H 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即.第 3题:将某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测量其C O 2 的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1所示.请回答问题:图 1图2(1)由图1可知,影响A、B两 点 光 合 速 率 的 主 要 因 素 是.与 A点相比,B点所处条件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_ _ _ _ _ _ _ _ _ _ _.(2)光照强度较弱的阴雨天时,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大棚植物的产量,从图1 分析,其原因是.(3)图 2是 C

8、点时植物体内有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能 产 生 ATP的过程有(填图中标号).图中会消耗H2 O 的 过 程 除 外 还 有 (填图中标号).【答 案】(1)光照强度、温度 多(2)适当降低温度利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提高净光合速率 第4题:如图一是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 E F细胞)的示意图,图二是在用M E F细胞制成的饲养层上培养胚胎干细胞(E S细胞)的示意图.(1)图一所示,制备细胞悬液时,常用酶来消化剪碎的组织块.配制培养液时,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等一些天然成分.当M E F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就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2)E S细胞是由 中分离出来

9、的一类细胞,E S细 胞 在 功 能 上 具 有 发 育 的.(3)M E F细胞能够分泌某些蛋白质,该蛋白质是通过 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在培养液中单独培养E S细胞时,E S细胞容易发生分化,结合图二可推知M E F细胞的作用是.(4)在治疗性克隆过程中,细胞核取自患者细胞,这是为了避免向患者移入组织细胞后体内发生 反应.【答案】(1)胰蛋白 血 清(或血浆)接触抑制(2)早 期 胚 胎(或原始性腺)全能性(3)胞吐 抑 制E S细胞分化(4)免疫排斥【考点】R C: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S 8: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动物组织块一剪碎组织一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

10、成单个细胞一制成细胞悬液一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一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一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一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一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2、胚胎干细胞(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E S 或 E K 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2)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3)胚胎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可用于研究哺乳动物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是在体外条件下研究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11、,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黄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 S 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可以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疾,如帕金森综合症、少年糖尿病等;利用可以被诱导分化形成新的组织细胞的特性,移植E S 细胞可使坏死或退化的部位得以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E S 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定向培育出人造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解答】解:(1)图一所示,制备细胞悬液时,常用胰蛋白酶来消化剪碎的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配制培养液时,通常需要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血清或血浆等一些

12、天然成分.当M E F 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就停止分裂,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2)E S 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E S 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3)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化合物,M E F 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在培养液中单独培养E S 细胞时,E S 细胞容易发生分化,结合图二可推知M E F 细胞的作用是抑制E S细胞分化.(4)在治疗性克隆过程中,细胞核取自患者细胞,这是为了避免向患者移入组织细胞后体内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答案为:(1)胰蛋白 血 清(或血浆)接触抑制(2)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全能性(3)胞吐 抑制E S 细

13、胞分化(4)免疫排斥第5题:下列是遗传学方面的相关问题,请回答。(1)果蝇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用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 的DN 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不考虑交叉互换)这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咽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0(2)在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实验中,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用 双 缩 胭 试 剂 检 验 (能/不能)呈现紫色;但 是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内部的DN 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这体现了 DN A分子结构的 性。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S型细菌的荚膜基因对荚膜这一性状的控制方式是(3)视网膜色

14、素变性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科学家发现,某小鼠种群中也有这种单基因遗传病,为研究人类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提供了实验材料。为确定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的遗传方式,请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实验材料:选择亲本表现型为 的小鼠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杂交方法:。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也有发生在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若用荧光分子标记法检测,女性患者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有_ _ _ _个荧光点。【答案】(1).1/2 (2).能(3).稳定(4).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

15、而控制生物性状(5).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视网膜色素正常(6).正交反交(7).4试题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该题难度一般,每道题都对书本知识的考查和应用。(1)DN A的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用“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 A进行标记,后代中含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二分之一;(2)双缩腺试剂检测蛋白质的肽键,加热后,蛋白质变性失活,但含有肽键,因此用双缩胭试剂检验能呈现紫色,另一方面,体现了 DN A的稳定性,S型细菌的荚膜基因对荚膜这一性状的控制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性状;(3)据题意,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要确定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的遗传方式,先把的

16、亲体性状为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视网膜色素正常,选择的杂交方式为正交和反交进行;有丝分裂的中期,经过了复制的,因此女性患者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 有4个荧光点。考点:D N A分子复制的相关计算、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第6题:(6分)图a是某生物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b是图a的局部放大,图一表示细胞内的某种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a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A.黑 藻 的 叶 肉 细 胞B.硝 化 细 菌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D.蓝藻(2)图b中 具 有 膜 结 构 的 是 (填标号)(3)此 细 胞 中 可 能 含 有 色 素 的 结 构 是 (填名称)。Ba图b(4)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种 由1 0 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 T 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是J,发挥生理作用的场所可能是 o控制细胞色素C合成的信使R N A,从其合成场所到达细胞色素C合成场所的过程中,直接穿越的生物膜层数是 0【答 案】(1)A (2)(3)叶绿体和液泡第 7 题:(0 7重庆市直属重点中学联考)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