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5386348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模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龙岗路小学 樊美卿 王秋雨一、单元教学目标(一)总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2. 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3. 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4. 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5. 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 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情感目标:1. 在图形的认识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 在实验活

2、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 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4.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技能目标:1. 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2. 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 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4. 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二) 子目标第一课时:图形分类教学目标: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第二课时:三角形分类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

3、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教学目标:1. 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2. 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第四课时: 探索与发现(二)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 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第五课时:四边形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 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六课时:图形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2.

4、 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第七课时:图形中的学问教学目标: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样成有序思考的习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分类二、 单元知识结构图钝角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特性三角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是否平行立体图形认识图形分类特性四边形梯形图形欣赏四边形内角和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图形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欣赏与设计图形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已

5、学过的相关内容一年级下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二年级下册认识角、直角、锐角与钝角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线与垂直认识平角与周角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四、教学重点剖析第一课时:图形分类1.教学重点: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整理所学的图形;按是否是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来分;再按是否是由线段围成的来分;最后按边的数量或角的数量来分。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已学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形四边形;及角、直角、锐角与钝角等,但未整理归类,通过这一节课,使同学们对不同类别的图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

6、础。4.突出重点的策略:让学生列举“学过哪些图形”(可能与教材的不一致); 开展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活动;对每一次的分类结果,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类别的特征。第二课时认识各种三角形教学重点:按角、边分别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铁证,并能识别各类三角形。包含要素分析:1、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是钝角三角。3、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要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与其他知识点联系: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多边形,是

7、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学习等腰三角形能更好地理解等腰梯形。突破重点的策略:1、 用三角板的直角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比较,度量,区分直角,锐角,钝角。2、 通过操作量角,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从而总结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特征。3、 让学生小组合作量学具三角形的边的长短,比较并发现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特征。4、 让学生在小组内操作,折叠已准备好的学具三角形,探究三角形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通过折叠比较,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1.教学重点: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明确“内角”的含义、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

8、、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此性质适用于所有所有三角形。为探索并发现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打下基础。4.突出重点的策略:创设问题情境。采用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创设一个拟人化的对话情境,“大”对”小”说:“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问到:“是这样吗?”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开展“画一画”、“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例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画一个三角形,明确“内角”的含义后,分别量出三个内

9、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填在表格内,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其内角和都在案180度左右,产生猜想。接着,一个同学把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另一个同学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发现都是一个平角。然后每个同学都试一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得到验证。第四课时:探索与发现(二)1.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 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理解“任意两边之和”及“第三边”的意思、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不能等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10、、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一步研究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适用于所有三角形。为以后学习其它图形的基本特性打下基础。4.突出重点的策略:课前先让学生准备4组(每组3根)长短不一的小棒,上课时提出问题:哪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着手实验,动手操作,进行探索。开展摆一摆的操作活动,课上组织学生摆一摆,让学生边操作边把有关数据记录在表内。当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 的数据,并在内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也在内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接着请学生比较、讨论能

11、围成与不能围成三角形小棒的数据的特征,从中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第五课时四边行分类包含的要素分析:1、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四条边。2、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写且相等,具有不稳定性,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突出重点的策略:1、 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准备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包括凹四边形)对四边形这类图形形成一定的表象。经过对比初步干支某些四边形的图形特征。2、 注意复习,包括以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知识,重视知识的联系。3、 注重直观演示和让学生动手操作。4、 注意知识的整和,把概念整理成表格或结果图,以便学生归纳,区别。5、 用量

12、一量、比一比、(尺子)推一推等方法使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6、 用拼一拼、在钉子板上围一围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更准确地对两者加以区别。;第六课时图案欣赏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包含的要素分析:欣赏图案,图形排列规律。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对称,平移,旋转相关的知识。突出重点的策略:1、 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美的图案,土围巾,桌布,花布等上面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2、 重视观察,组织学生观察每一幅图案并开展四人小组讨论活动,讨论这些图案是怎样得到的。3、 通过语言的描述,加深对图形排列的规律的认识。第七课

13、时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重点: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角的特征,四边形的特征。突出重点的策略:1、 让学生先自主地数好图形,允许学生有各种不同的数法,并说说自己这样数的道理。2、 抓住学生数同一图形却有不同的答案的矛盾,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检查。数图形的过程中是否有重复或遗漏?3、 组织学生讨论数图形时如何数才做到不重复不漏。让学生体会有序的数法。4、 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介绍“笑笑”与“淘气”的数法,体会有序的数法的多样性。归纳出有序地数的基本方法,运用方法解决数图形的问题。五、教学难点剖析:第一课时:图形分类:1. 教学难点: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14、以及图形之间2. 原因分析:要进行图形分类,必须有分类标准,这节课安排了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按三次不同的标准,而且每一类别的特征个人的标准可能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很好地体会图形,有一定的难度。3. 解决策略: 复习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并用教具演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体会面在体上;了解长方形等平面图形边和角的特征。体会分类的标准。第二课时认识各种三角形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能区别三类三角形。2、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难点具体表现为:1、三角形里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就可以直接判断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学生会受此影响

15、,误认为三角形里有一个锐角就是锐角三角形。2、学生较难发现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认为等边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解决策略:1、 让学生找一找三类三角形中每种三角形里分别有什么角,比较、归纳出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或直角或钝角。2、设计猜角活动。把各类三角形装在信封里,露出一个锐角让学生判断是哪一种三角形,通过判断让学生知道一个角是锐角不能确定是哪种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可以直接判断为直角或钝角三角形。3、让学生在等边三角形中找一找是否有相等的腰。学生找出三组相等的腰,验证出等边三角形符合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1.教学难点: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原因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