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890751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的探讨01目录摘要4前言5一、盈余管理的定义5(一)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51、盈余管理不会增减实际盈余5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5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6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65、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6(二)盈余管理存在的动因 61、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完成其受托经济责任62、出于签订债务契约的考虑 63、避免巨额的政治成本7(三)盈余管理的必然性7(四)盈余管理的可行性7二、盈余管理的方法 8(一)变更会计政策 8(二)改变应计项目金额和虚构交易可虚增资产8(三)改变交易时间8(四)创造特殊交

2、易81、关联方交易82、资产重组9(五)资产评估 9三、盈余管理的影响9(一)盈余管理的正面效应91、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减少契约成本92、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传递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93、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104、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政治成本105、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法避税的政策10(二)盈余管理的负面效应101、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资源的优化配置102、损害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103、违背会计职业道德10四、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11(一)建立道德评价标准, 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11(二)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 清除诱发

3、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11(三)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缩减盈余管理的空间11(四)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 形成抑制盈余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12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14摘要盈余管理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 成熟的标志,反之会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甚至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要杜绝 会计造假,就必须减少抑制盈余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会计诚信。本文主要是从规范会 计角度就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条件以及治理策略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盈余管理 的负面影响及治理对策。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动因;盈余管理治理-LX.1前言在会计学术界,盈余管理一般被

4、理解为旨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 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常见的盈余管理主要有收益平滑、基于契约目的盈余管理、 计量方法选择等。由于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从而为企业管理层留下了人为的操作空间。 而且,由于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作为契约集合的企业,当会计信息与具有的契约联系 时,会计信息就具有利益转移的功能。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市场的日臻完 善,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已引起学术界重视,成为现代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 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其实质是有目的地干预或影响财

5、务报告,进而影响相关 利益者的利益和决策。盈余管理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它又同一般意义的利润操纵有所区别。利润操纵是 通过明显的违规违法手段,人为地造成利润虚增或虚减,而盈余管理则是利用会计准则和 会计制度的可选择性,有意识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的行为。(一)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对盈余管理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盈余管理研究的内容和框架,盈余管理的基本 特性包括:1、盈余管理不会增减实际盈余。从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 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会计方

6、法 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 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尽管人们并不知 道企业究竟有多大的经济收益,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更何况在 盈余管理研究中,人们已开始寻找某些指标如现金流量等并试图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反 映经济收益。应当注意到,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 关心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盈余管理所瞄准的方向正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 信号作用。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在盈余管理的每 一幕“

7、戏剧”中唱主角的无非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无论是会计方法的选择、 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 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当然会计人员也加入其中,但应看作是配角。在这里,可以 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盈余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此外,时间特别是 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 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 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需要加以说明的是, 盈余

8、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人们所说的盈余管理,最终也就是在会计数据上 做文章。5、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所谓明确是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 私人利益,这点是可以充分加以肯定的。盈余管理是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相矛盾的。(二)盈余管理存在的动因无论是从盈余管理概念的涵盖面上分析,还是从与盈余造假区别方面的分析,都是为 了更加明确什么是盈余管理,从使我们看到企业对盈余的一些处理时能够辨别出它是否属 于盈余管理范围。明确定义还是为使企业固定统一的标准对盈余管理和盈余造假的界限进 行判断,从而有效提高管理和规范影响账面盈余的会计选择和实际经营活动的水平,保证 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企

9、业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债务契约关系和政治成本关系都与企业是 否盈余为论调,导致企业管理者偏离事实过分追求盈余。1 、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完成其受托经济责任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股东与管理层的分离导致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越来 越分离,企业的股东已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他们会在经理人市场上寻求聘任使自 己满意的管理人员,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交由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而他们自己对企业的财 务资源使用情况、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完全通过管理当局编报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信息来了 解,以此来确认他们的年度经营业绩,并确认或者解除他们的受托经济责任。这样,企业 的股东与企业的经营者之间完全形成了一种受托经营的契约关系

10、。作为接受这种受托经济 责任的企业管理当局,他们对企业股东所负的最大责任就是要能够使企业股东的资产保值 增值,达到股东的预定要求,否则他们将会遭到解聘的威胁。但是,他们不可能把股东的 目标视为唯一的目标,也就是说他在努力实现股东目标的同时,也会追求自身的效用最大 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2、出于签订债务契约的考虑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基本要素,是企业创建和生存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 企业从创建到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都需要资金。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除了自有资金外还得 外借资金以壮大企业的发展规模,因为这可以减少资金的使用成本。然而,正是由于债务 资金的这种好处,企业管理当局会冒着高风险来借入债务

11、资金,而由此又会导致债权人担 心自己的债权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不会轻易地把资金外借的。因此债权人为了保 护自己的债权安全,尽量减少自己的风险损失,他们在借出资金时一般会要求企业给出一 定的安全担保。比如说,以一定的资产作抵押才能够借到款项,或者是流动比率、速动比 率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可以进行现金利润的分配。然而这一切的规定都会通过债权人与企业 签订债务保护契约的形式加以维护。在这种保护条款中,最重要的保护指标就是企业的盈 余指标了,当企业的盈余指标达到一定的标准值时,企业才可以自由地进行有关生产、分 配等活动;否则其相关的活动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甚至不能如愿地调度资金。3、避免巨额的政治成

12、本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是难以避免的,而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 去,除了必须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外,还得发展规模生产,这对一个企业来说更是一种重 要的生产方式。但是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在市场上所占 的份额以不足以对市场的竞争产生威胁为界限,一旦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达到完全控制特 定的市场份额时,它将会给同类企业带来一种生存的威胁,不但会招致它们的共同抵制, 还会引起政府的注意,由此还会受到其过度的管制。这样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不能随心所愿 了,甚至其资金调度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便产生了政治成本。(三)盈余管理的必然性长期以来,中外企业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的确有

13、其客观必然性。首先,是企业理财目 标的需要,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公认的财务管理目标。但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它不仅 要有较高的利润水平,而且要求利润呈现稳定或增长的态势。可见,对利润实施适度的控 制是有利于实现理财目标的。其次,是实现经营者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在两权分离的企业, 经营者掌握着企业的实际管理权,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直接影响支其工作积极 性,而盈余的水平及其分布总是同经营者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所以,盈余管理也是经营者 的理性选择。再次,是企业融资的需要。企业无论是进行股权融资还是进行债权融资,都 必须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因此,对盈余实施一定的调控是实现顺利融资的必 要手段

14、。最后,是企业节约税收和费用的需要。虽然税务会计极大地限制了盈余管理与节 税的空间,但是企业在某些会计政策上仍然拥有自主选择权。企业可以利用这种选择权来 节税或者延期纳税。(四)盈余管理的可行性首先,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一方面,企业管理当局是会计信息 的垄断提供者,他们知晓企业会计信息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或者 不关心或者看不懂企业的会计信息。这样一来,企业管理当局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对 自身最为有利的会计政策。不仅方便,而且不易被发现。其次,权责发生制,稳健性原则 的广泛运用盈余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权责发生制下,需要采用预提、待摊、递延、分 配等方法来

15、进行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大量的估算和预计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稳健性原 则的适用,使企业提取秘密准备金变得容易,并可通过准备金的提取或转回来实现收益平 均化。再次,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会计方法的可选 择性和会计估计的主观性都为盈余管理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新的经济业务出现后,在没有 配套准则对其进行约束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更有理由做出对自身有利的会计处理。二、盈余管理的方法(一)变更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变更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盈余管理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 方法、长期投资核算方法、无形资产核算方法、递延资产核算方法、产品开发费用核算方 法、养老金核算方法的选用及变更都能对会计收益数额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会计政策的 变更为会计准则所允许,但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来操纵报告利润的行为受到公众甚至企业 经理最多的反感。许多声誉卓著的大公司已很少采用这类方法来进行利润管理。(二)改变应计项目金额和虚构交易可虚增资产对应计资产和应计负债的不合理确认和对费用的不合理递延是盈余管理的另一种常 用方法。如乱提乱摊费用、利用或有事项、一次冲销大量重组费用等来调节利润。对虚构交易将目前的已发生利益和损失计人虚拟资产,然后通过会计处理方式来调增 利润。如在年底虚构未发生销售、退货交易、利用资产评估虚增资料、资产减值准备等。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