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3439341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建筑绿色建筑专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编号FX- RL03-2012版本第一版名称学校设计任务书绿色建筑专篇生效期2012年12月01日 方兴地产学校建筑设计任务书绿色建筑专篇(以绿建三星为标准模板)目录一、评估基础3二、技术体系选择31.节地与室外环境32.节能与能源利用6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0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35.室内环境质量156.运营管理18学校建筑设计任务书绿色建筑专篇(以绿建三星为标准模板)(注:本专篇为学校类建筑设计任务书的一部分,在项目有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的时候与任务书配合使用。)项目名称:xxxxx学校项目 星级评定:设计标识 审核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则(公共建筑)要求:以下内

2、容转设计单位各专业落实 一、评估基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对绿色建筑等级项数(公共住建筑)要求见下表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等 级一般项数(共36项)优选项数(共12项)节地与室外环境(共6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10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5项)室内环境质量(共6项)运营管理(共3项)34333146434255854528本项目达标情况5754527本项目不适用0100001不达标1211114二、技术体系选择注意:标准条文编号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中对应编号。1. 节地与室外环境指标名称类

3、别标准条文建议本项目采用技术措施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5.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本项目地块内现为空地,地块性质为公建用地,用地性质不发生改变, 5.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本项目地块内现为空地,不存在原有污染5.1.3不对周边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日照分析、幕墙设计、景观照明设计,提供幕墙产品性能报告。5.1.4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建设项目场地周围不应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包括油烟未达标排放的厨房、车库、超标排放的燃煤锅炉房

4、、垃圾站、垃圾处理场及其他工业项目等。5.1.5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一般项5.1.6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环评报告,噪声监测。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5.1.7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需满足:周边距各季节10 %大风及平均风速条件下,周边人行区域的风速均小于5 m/s,且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5.1.8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屋顶绿化设计。屋顶绿化必须考虑后期的维护保养的

5、问题,如定期浇水、修剪、除虫和施肥等。考虑到城市缺水,还可以将屋顶绿化浇水系统与建筑物的中水系统或者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相连,用中水或者收集的雨水作为绿化浇灌用水,可以起到节约优质饮用水的作用。5.1.9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物种选择乡土植物,采用包括乔、灌木的复层绿化。在乔灌木种植图、苗木表、设计说明中落实5.1.10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提供公交地图及关于住区公共交通站点的说明5.1.11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可用作机房、设备间、库房、网络中心、变配电间、换热站、食堂、体育活动厅等辅助功能房间。 优选

6、项5.1.12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按实际项目场地情况。5.1.13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按实际项目场地情况。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既是节地、节材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防止大拆乱建的控制条件。“尚可使用的旧建筑”系指建筑质量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旧建筑;“纳人规划项目”,系指对旧建筑的利用,可根据规划要求保留或改变其原有使用性质,并纳入规划建设项目。5.1.14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核准绿地率,自然裸露地、公共绿地、绿化地面和面积大于等于40%镂空铺地(如植草砖)。增加设计植草砖和绿化,提供场地铺装图并含透水地面计算表格

7、。2. 节能与能源利用指标名称类别标准条文建议本项目采用技术措施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5.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节能计算分析。建议:采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保温或其他保温措施。使用low-e中空玻璃外窗等多种节能措施。使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在限制的基础上提高50%。地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要求高于国标时,以地方标准为依据。5.2.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第5.4.5、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条规定。设备选型,需确定空调系统形式。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第5

8、.4.3条对锅炉额定热效率的规定以及第5.4.5、5.4.8及5.4.9条对冷热源机组能效比的规定。冷热源机组的能效比符合国家能效标准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l9577和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l9576的规定。5.2.3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对于采用太阳能供热的建筑,夜间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补充,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这种做法有利于减小昼夜峰谷,平衡能源利用,因此是一种宏观节能。此情况作为特例,不在5.2.3条的限制范围内。5.2.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9、 50034规定的现行值。照明功率密度和照度控制,与装修结合起来考虑。设计需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要求。5.2.5 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增加分项计量装置,使得建筑内各耗能环节如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办公设备和热水能耗等都实现分项计量。一般项5.2.6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朝向设计,采取通风措施,日照和自然通风模拟分析。5.2.7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最薄弱的部位,其长期使用能耗占整个建筑物长期使用能

10、耗的50%,提高门窗保温性能是降低建筑物长期使用能耗的重要途径。高透型Low-E玻璃,遮阳系数Sc0.5,对透过的太阳衰减较少,对以采暖为主的北方地区极为适用。冬季太阳能波段的辐射可透过这种Low-E玻璃进入室内,经室内物体吸收后变为不能透过的远红外热辐射,从而节省暖气的费用。遮阳型Low-E玻璃对室内视线有一定的遮阳性,可阻止太阳热辐射进入室内,限制夏季室外的二次热辐射进入室内,南方、北方都适用,适用于各类建筑物。5.2.8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5.2.9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5.2.10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

11、处理,降低新风负荷。采用热回收装置。根据5.2.10,要求设计时可优先考虑回收排风中的能量,比较排风热回收的能量投入产出收益,尤其是当新风与排风采用独立的管道输送时,有利于设置集中的热回收装置。在过渡季,空调系统采用全新风或增大新风比运行,但要实现全新风运行,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新风取风口和新风管所需的截面积,妥善安排好排风出路,并应确保室内合理的正压值。系统设计应能保证在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建筑使用时,能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恰当的能源供给,同时不降低能源转换效率。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以节约能源为出发点,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化空调区域,分别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同时,冷热源、输配系统在部分

12、负荷下的调控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5.2.11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5.2.12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采取有效措施节约通风空调系统能耗。5.2.13采用节能设备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第5.3.26、5.3.27条的规定。本条要求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第5.3.26条的规定。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第5.3.27条的规定,同时要求采用节能型电梯。5.2.14选用余热或废热利

13、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5.2.15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优选项5.2.16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和机电系统设计,并完善施工图及相关设计文档,提供节能计算分析报告5.2.17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5.2.18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采用太阳能热水。中小学建筑对热水的需求量较小。在体育馆等设淋浴设施,热水可以通过太阳能热水提供。绿

14、标要求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由于中小学建筑对热水的需求量较小,因此建议根据在春秋季过渡季节满足全部热水需求设置太阳能集热系统。5.2.19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优化照明设计,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小照明功率密度(LPD)。建议采用自动控制照明方式,门厅和走廊采用定时降低照度的自动调光装置。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指标名称类别标准条文建议本项目采用技术措施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项5.3.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完善给排水设计说明,包括:当地水资源情况、用水水量和水质的估算与评价原则、用水分配计划、水质、水量保证方案、用水定额的确定、用水量估算及水量平衡、节水器具、非传统水源利用等。5.3.2 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1、给水系统:选用变频供水系统,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区分合理,低区充分利用市政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