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317070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色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苯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D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 g H218O含有的中子数为5NA B1 mol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C1 mol 氯气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2NAD标准状况下,11.2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9氰氨基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 = CaCN2+CO+H2+CO2,下列说法

2、正确的是A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BCaCN2中含有非极性键C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每消耗10g CaCO3生成2.24L CO2 10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B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l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D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11X、Y、

3、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2YO4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 WC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D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12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有关上述反应物和产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述三种有机物中共有四种含氧官能团B贝诺酯分子中有9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C贝诺酯与足量NaOH(aq)共热,最

4、多消耗NaOH 4molD可用FeCl3(aq) 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13把200mL NH4HCO3和Na2CO3 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NaOH的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取另一份加入含bmol 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该混合溶液中c(Na+)为A(l0b - 5a))mol/L B(2b-a)mol/L C()mol/L D(5b-)mol/L26(14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二主要流程如下:沉淀反应器过滤洗涤沉淀干燥高温焙烧MgAl2O4氨水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制备MgAl2O4过程中,高温焙烧

5、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 。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在25下,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MgCl2和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Al(OH)3=310 -34。)无水AlCl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F中试剂的作用是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 。将Mg、Cu组成

6、的3.92g混合物投入过量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还原产物NO气体1.792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mol/L的NaOH溶液80mL时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g。27(15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清洁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某温度下反应中H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K(B)(填“”、“”或“”)。据反应与可推导出K1、K2与K3之

7、间的关系,则K3= (用K1、K2表示)。在3 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已知c(CO)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变为曲线和曲线。当曲线变为曲线时,改变的条件是 。当曲线变为曲线时,改变的条件是 。甲醇燃料电池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Al-AgO电池是应用广泛的鱼雷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一定条件下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可以合成乙酸。通常状况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2c(Ba2)= c(CH3COO),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为 。28(14分)硅孔雀石

8、是一种含铜的矿石,含铜形态为,同时含有等杂质。以硅孔雀石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工艺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完成步骤中稀硫酸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双氧水的作用_。步骤调节溶液pH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A. B.CuO C.A12O3 D.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由上表可知:当溶液pH=4时,可以完全除去的离子是_,不能完全除去的离子是_。滤液B通过蒸发浓缩(设体积浓缩为原来的一半)、冷却结晶可以得到晶体。某同学认为上述操作会拌有硫酸铝晶体的析出。请你结合相关数据对该同学的观点予以评价(已知常温下,饱和溶液中mol_。若要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需要的仪器是

9、酒精灯、托盘天平、三角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坩埚钳、研钵、药匙、_。实验过程中硫酸铜晶体加热失水后在空中冷却后称量,则测定结果_(填“偏高”、 “偏低”或“不变”)。 36(15分)【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铝生产产业链由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制取、铝的冶炼和铝材加工等环节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工业上采用电解氧化铝-冰晶石(Na3AlF6)熔融体的方法冶炼得到金属铝:2Al2O3 4Al+3O2加入冰晶石的作用:_。上述工艺所得铝材中往往含有少量Fe和Si等杂质,可用电解方法进一步提纯,该电解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下列可作阴极材料的是_。A.铝材 B.石墨 C.铅板 D.纯铝阳极氧化能使金

10、属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以稀硫酸为电解液,铝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在铝阳极氧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电压,理由是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阳极氧化是应用原电池原理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技术B. 铝的阳极氧化可增强铝表面的绝缘性能C. 铝的阳极氧化可提高金属铝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但耐磨性下降D. 铝的阳极氧化膜富有多孔性,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能吸附染料而呈各种颜色37(15分)【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X、Y、Z、M、N、Q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六种元素。其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M的内层电子数

11、是最外层电子数的9倍,N的原子序数比M小1, Q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请回答下列问题: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属于 区元素,它的外围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ab底物XZ2分子的立体结构是 ,YZ2分子中Y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写分子式),理由是 。含有元素N的盐的焰色反应为 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 。元素M与元素Q形成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设其晶胞边长为a pm,则a位置与b位置之间的距离为_pm(只要求列算式)。38.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A

12、(C7H5OCl)为原料合成氯吡格雷的路线如下:完成下列填空: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CD的反应类型是 。Y的结构简式为 ,在一定条件下Y与BrCl(一氯化溴,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按物质的量1: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可能有 种。C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该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该反应的化学程式为 。由E转化为氯吡格雷时,生成的另一种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写出A(芳香族化合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包括A本身) 。写出由乙烯、甲醇为有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3CH2OH CH2CH2 。六校联考化学参考答案:713 DACDDCA2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