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 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3169911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 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北师大版精品数学资料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第一课时 一共有多少【教学内容】 一共有多少(5以内的加法)【教学目的】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2. 认识“+”,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3. 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说一说,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难点: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正确列式计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的左手有2支铅笔(板书:2),右手有3支铅笔(板书:3)。想一想,如果合在一起,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可能会说:1、2、3、4、

2、5,一共有5支铅笔。3之后是4、5,一共有5支铅笔。同学们说得对,可以合起来一起从头开始数,也可以接着其中的一个数往后数,不管怎么数,都是一共有5支铅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共有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看谁最聪明。(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二、 探究新知1.看图画一画。熊猫可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最喜欢吃竹子了。图中的熊猫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插图)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3只吃竹子的熊猫,我们就可以先画3个圆,2只玩皮球的熊猫,就再画2个圆,合起来一共就是5个圆。 3+2=5 加号这个符号叫作加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这个算式应该这样读:3加2等于5。学生尝

3、试写算式,教师巡视指导。2. 摆一摆,算一算。(1)同学们打开教材,看第24页最下面的习题,先摆一摆,再算一算。学生可以直接看图写出得数。(也可以画出图形后再数一数)(2)指导学生看懂教材第25页“试一试”习题的图意,并说一说,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加法算式,交流结果。(如果学生出现把4辆汽车和1个交警加起来的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强调加法一定要把同类的东西加起来。)(3)谁能告诉大家你觉得“1+4=5”这个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可以表示1个手指加4个手指,合起来是5个手指。可以表示1个大人与4个孩子合起来,就是5个人。说说在这几幅图中,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

4、说一说”插图)(表示1朵花和4朵花合起来,是5朵花;表示1只大母鸡和4只小鸡合起来,一共有5只鸡;表示1个篮球和4个足球合起来,一共有5个球;表示先画了1个圆,又画了4个圆,一共有5个圆。)总之,加法算式就是表示把两部分数合起来成为一个数的计算过程。三、课堂小结 我们知道了解决“一共有多少”这类问题,就是把两部分数合起来成为一个数,要用加法算式计算。下课之后用你们充满智慧的双眼去观察,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看谁发现得最多。【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3+2=5 加号 读作:3加2等于5【教学反思】把学生已有的两个数合起来的经验与“一共”联系起来,为认识加法作铺垫。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出加法,促使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在生活情境的支持下,更能顺利地建立“3+2=5”的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理解加法的实际意义。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和解决身边的问题,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