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急性中毒和抢救方法管理制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3168955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急性中毒和抢救方法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预防急性中毒和抢救方法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预防急性中毒和抢救方法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急性中毒和抢救方法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急性中毒和抢救方法管理制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急性中毒和抢救方法管理制度 1基础标准各单位必需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方法,消除尘毒危害,不停改进劳动条件,保护职员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预防尘毒的基础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预防粉尘、毒气、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要求的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防护方法,降低人员和尘毒物料的接触;定时监测和体检。要依据预防为主,全方面计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标准,认真编制防尘防毒计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方法计划和长远计划,经过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毒危害。对长久达不到国家要求卫生标准,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要制订计划,进行攻关,限期整改。经过整改,仍达不到标

2、准的,应停止生产。企业内的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需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运。认真落实落实中国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内对尘毒危害的治理应制订短期和长久计划,依据企业实际情况,每十二个月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进职员的劳动条件。2预防急性中毒的方法工业性毒物进入人体的路径有三种:即人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系统。通常情况下以呼吸道进入为主,其次是皮肤进入,消化系统进入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为预防发生急性中毒,职员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需穿戴好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具。依据我企业的生产实际,在生产过程中凡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全部要主动采取方法进行防护,切实保障广

3、大职员的身体健康,其关键是抓好设备密闭和隔离操作二个关键方面。不停革新工艺,采取当代管理技术,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前进。加强巡回检验,对设备、管线的跑、冒、滴、漏现象做到立即发觉,立即治理。加强有毒有害岗,并努力争取做到回收利用,以改进职员的工作环境。定时给职员查体和定时测定作业环境的毒物浓度。3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抢救如不慎发生人身中毒事故,抢救工作要分秒必争,绝不能拖延耽搁。事故发觉单位,要立刻向企业领导和值班人员汇报,并立刻通知医务室和车队,方便立即抢救。要把中毒人员快速抢救到安全通风地带,在抢救时。一定要注意抢救人员自己的安全,如有必须,要穿戴好防护用具。要立即查明原因,切断毒物,预

4、防继续外泄。消除掉残留毒物,立即恢复生产。中毒患者如衣服被有毒物质污染,要立刻脱掉并将其身上的毒物擦洗洁净,在这同时要注意保暖,以防患者受冷。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青紫的缺氧者,要快速给输氧。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适合用于呼吸已停止,但心脏仍跳动或刚停止跳动而有体温的患者。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应于中毒、窒息引发的呼吸停止,不受毒物或外伤的限制。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口张开,消除掉口腔内堵塞物,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将患者头部尽可能后仰,头部不宜垫得过高,救护人员站在患者头部的右侧,用手掰开患者的嘴,深呼吸后紧贴患者的嘴吹气(可隔一层纱布),要使患者的胸部膨起,整个过程大约吹气二秒,停三秒,每分钟以1416次为宜,救护人员吹气后要放松患者的嘴使其自动呼气。人工呼吸要坚持进行,不可中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