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02668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制定口腔科医院感染相关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包括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诊疗室,镶复室,拍片中的感染预防管理,清洗消毒间管理及医疗废物处置,器械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等, 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检查科内各项感染预防措施落实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有持续改进. 口腔诊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医院感染知识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基本技能.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每治疗一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 依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病人诊疗用的器械,物品按照危险程度分别达到消毒或灭菌,未经消毒灭菌的物品不得用于病

2、人.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如一次性口腔盘,吸唾器等). 诊疗中应四手操作,预防交叉感染.单人操作时,应注意:1.治疗中用过的物品应放在盘中,不应随意放置.2.手部有污染或戴手套时应避免接触治疗台物品.3.口腔常用的治疗药品分类放置,保持清洁,防止操作中的污染.一,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原则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胆道镜等必须灭菌.2.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3.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硬镜,如喉镜 ,直肠镜等,应高水平消毒.4.内镜数量与接诊病人数相适应或灭菌方法

3、可满足诊疗需要.二,清洗消毒设施和物品准备1.清洗消毒设施:专用流动水清洗池,冲洗池,高压水枪,超声清洗机,干燥设备,消毒设施或消毒液等.2.物品:清洗刷,纱布,棉签,多酶洗液,水溶性润滑剂等.三,人员防护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穿工作服,防水服或防水围裙,袖套,工作帽,防护面罩或眼镜,手套等.四,清洗消毒流程(一) 预处理1.硬镜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的血液,粘液等残留污物,拆分各部件,易损部件,镜头,锐器应妥善保护;2.将硬镜置于防渗漏的密闭容器内,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或送内镜清洗消毒室处理.3.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破伤风,朊毒体以及原因不明病原体感染等使用后的硬镜应双层密闭包装,标明特殊

4、感染,由消毒供应中心或内镜清洗消毒室单独回收特殊处理.(二) 冲洗1.在冲洗池内用流动水和纱布彻底清洗镜身及镜头,注意避免划伤镜面.2.用清洁软毛刷彻底刷洗器械咬合面,轴节,穿刺鞘等有腔器械内壁.3.管腔,管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并擦干各部件;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4.清洗纱布应当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5.每日清洗工作结束时,必须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清洗池进行刷洗和消毒.6.传染或感染病人使用的内镜在污染池内清洗,清洗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三) 酶洗1.多酶洗液配置比例和浸泡时间根据产品说明书.2.将擦干的内镜及附件置于酶洗槽中浸泡;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冲洗注水管,吸引及气

5、腹管道.3.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使用后的内镜,酶洗液一用一更换,容器一用一消毒.(四) 超声清洗1.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分钟,去除器械缝隙和管道内的污物.2.也可在超声清洗机内加酶洗液,酶洗超声同时进行.3.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使用的内镜,超声清洗用水(酶洗液)一用一更换并消毒超声机内槽.(五) 漂洗:更换手套,按照冲洗的方法用纯净水或软化水或蒸馏水漂洗各部件.(六) 消毒:1.耐高温部件可采用热力消毒,温度应90,时间1min.2.不耐高温部件可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3.特殊感染器械消毒参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七) 润滑:用水溶性润滑剂

6、保养可润滑部件,宜使用喷雾法,减少润滑剂污染.(八) 干燥1.用干燥箱以适宜温度烘干所有器械.2.无干燥设备及不耐热器械,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擦干.3.管腔类器械使用*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九) 包装1.采用布类包装方法,应用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2.使用纸塑袋包装,可用一层,密封宽度应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cm.3.使用无纺布包装材料,应用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十) 灭菌或消毒根据硬镜的性能要求以及各医院的条件选择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快速内镜灭菌机灭菌等.1.灭菌剂浸泡法:可使用2%碱性戊二醛或卫生部批准的其它灭菌

7、剂,灭菌时间按厂家说明操作.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硬镜必须10小时,消毒硬镜应3045min;浸泡时应充分打开轴节,将管腔内充满灭菌剂;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使用中的戊二醛应每二周更换,并对盛装容器彻底清洗,灭菌;每次使用前应监测戊二醛浓度.2.快速内镜灭菌机:应按照厂家的说明进行操作.此方法适用于连台手术,灭菌后即刻上台使用.(十一)储存:1.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有效期:布类包装7天;纸塑包装6个月.非专用包装无纺布材料包装的器械,有效期6个月.2.裸露灭菌的内镜4h内使用,不能储存.3.备用的内镜置于清洁器械柜中.五,附件的清洁和灭菌(一)

8、摄像头及连线的清洗,灭菌1.取下与摄像机电子连接部分,将防水盖覆盖电子部分;2.流动水下擦洗表面,不防水处(摄像头,C型接口等)用湿纱布反复擦拭至清洁.3.摄像头电子部分如遇水或潮湿时应立即吹干或用棉棒擦干,切勿将电子部分的插件弄弯或打折.4.灭菌方法:摄像头及连线,电凝线等可用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灭菌.(二) 导光束的清洗,消毒与存放:1.清洗方法同摄像头;禁止超声波清洗;2. 导光束清洗时必须将其盘好放于柔软容器内;勿折,勿压,勿打结,远离利器;3.灭菌方法: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或按厂家说明书进行灭菌.(三) 气腹管,宫腔镜注水管:按照清洗酶洗冲洗干燥的流程进行清洗后,采用高压,环

9、氧乙烷或低温等离子灭菌.参考文献:1.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2.陕西省卫生厅.陕西省医疗机构硬式内镜消毒质量基本标准.20073.胡必杰,郭燕红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5.西安市硬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流程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SOP)一,清洗消毒原则1.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纤维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必须高水平消毒.2.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活检钳,切开刀等)必须灭菌.3.内镜及附件用后应立即清洗,消毒或灭菌.4.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5.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

10、或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二,清洗消毒设施和物品准备1.清洗消毒设施:配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槽,消毒槽,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等;卫生部批准的内镜清洗消毒机.2.物品:多酶洗液,50ml注射器,计时器,小刷子,内镜清洗刷,纱布,2%碱性戊二醛及戊二醛浓度试纸,75%乙醇或卫生部批准的其他消毒剂等.三,人员防护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防水服或防水围裙,防水袖套,手套,防护面罩或防护镜,口罩等.四,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流程(一) 预处理1.内镜使用后立即用纱布擦拭内镜插入部表面污物;拔下送水,送气按钮,安装清洗专用按钮,反复送气送水至少10秒钟;2.取下内镜并装好防水帽,将内

11、镜置于运送车或容器内送至清洗室.(二) 测漏(有条件时)1.使用测漏器,连接保养装置,测试送气是否正常;2.再次检查防水帽是否盖紧,连接通气口阀,给内镜充气,观察弯曲部是否膨胀;3.把内镜完全浸泡在水槽或容器中,观察30秒,如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说明内镜有漏水现象,停止使用.(三) 初洗(水洗)1.将内镜放入初洗水槽,在流动水下用纱布反复擦洗镜身及操作部,纱布一用一更换;2.取下活检口阀,吸引器按钮和送气送水按钮,用清洁毛刷刷洗各管道口,再分别刷洗活检孔道,吸引孔道,导光软管的吸引器管道,刷洗时必须两头见刷头,并清洗刷头上污垢;清洗刷一用一消毒;3.安装全管道灌流器,管道插塞,防水帽和吸引器,用

12、吸引器反复抽吸活检孔道;4.全管道灌流器接50ml注射器,吸清水注入送气,送水管道;5.用吸引器吸干活检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镜身;6.将取下的吸引器按钮,送水送气按钮和活检入口阀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7.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轴节处,清洗后擦干.(四) 酶洗1.多酶洗液的配制和浸泡时间按产品说明执行;2.将擦干的内镜置于酶洗槽内,用注射器抽吸多酶洗液100ml,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将酶洗液吸入活检孔道,浸泡25min,操作部用多酶洗液擦拭;酶洗液一镜一更换;3.擦干内镜附件,各类按钮,阀门用多酶洗液浸泡;内镜附件(活检钳,

13、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等)应在超声清洗机内清洗510min;(五) 清洗1.放掉酶洗液或取出内镜放入清洗槽内清洗;2.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冲洗内镜各管道,去除残留酶液及松脱的污物;同时冲洗内镜的外表面;3.用50ml注射器或高压*向各管道冲气,排出水份,用布类擦干内镜外表面.(六) 消毒或灭菌1.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内镜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内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用75%乙醇擦拭消毒;2.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时,浸泡时间为:胃,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10min;支气管镜消毒20min;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内镜浸泡 4

14、5min;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应浸泡消毒30min后储存;每日诊疗开始前,应对内镜进行班前消毒20min,冲洗,干燥后使用.3.采用其它消毒剂,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消毒器械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卫生许可批件等资质,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4.使用内镜消毒机前,必须按照手工清洗的要求进行清洗后,方可上机消毒,具体操作按说明书.5.内镜附件应一用一灭菌,首选高压灭菌法,也可用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或其他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的灭菌方法;如使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时必须10h.(七) 冲洗1.更换手套将内镜从消毒槽取出放入冲洗槽,用*或注射器向各管腔注气去除消毒液.2.在过滤的流动水下用纱

15、布清洗内镜外表面,反复抽吸清水冲洗各孔道.3.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及附件,使用前用灭菌水彻底冲洗.(八) 干燥1.擦干内镜外表面,吹干各孔道的水分;支气管镜需用75%酒精或洁净压缩空气进行干燥.2.每日诊疗结束后,应用75%酒精或洁净压缩空气对消毒后内镜各管道进行干燥.(九) 储存1.内镜储存于储镜柜或储镜房内.2.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3.专用内镜储镜柜应按说明书进行清洁和消毒;其他储镜柜或储镜房要求柜内或墙壁表面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擦拭消毒1次;镜房每日空气消毒,每周表面清洁擦拭1次.(十) 登记内镜清洗消毒登记内容包括:日期,病人姓名,内镜编号,清洗消毒起止时间,操作人签名等.五,清洗消毒设施及其他物品的消毒1.每日诊疗结束注水瓶及连接管用500mg/L含氯或含溴消毒剂浸泡30分钟,无菌水冲洗干净,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用无菌水,每天更换.2.吸引器瓶,吸引管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3.初洗槽,次洗槽,冲洗槽每日诊疗结束用500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