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坑支护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553581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基坑支护(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1.1. 水文地质1.1.1.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场地地下水上部属第四系潜水,稳定水位标高为97.0m,水位年变化幅度2.5m左右。第二层为粉土;第三层为粉质粘土;第四层为粉土,土质非常湿。1.2. 方案设计1.2.1. 设计原则1.2.1.1. 安全第一,确保地下室施工全过程的边坡稳定,确保周边建筑物、道路、 围墙及管线的安全。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按1.0考虑。1.2.1.2. 在确保安全完成基础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1.2.1.3. 有效缩短边坡支护和土方开挖的工期,尽可能缩短0.000m以下基础施工时间。1.2.1.4. 合理有效

2、利用现场条件,组织有序高效的文明标准化施工。1.2.2. 设计依据1.2.2.1. 基坑周边环境、基坑开挖深度、坡顶荷载按10KN/m2考虑1.2.2.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2.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2.2.4. 土层土钉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2:901.2.2.5. 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96:971.2.2.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1.2.2.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1.2.2.8. 理正建筑深基坑支护与降水软件1.2.3. 设计方案本工程边坡支护采用锚杆、土钉墙支护。土钉的水平间距1.5m,竖向间距1.4m(土钉长

3、度见设计图)土钉材料为16、级钢;土钉孔径0.10m,倾角5度,注浆体强度M10;加强钢筋采用10,菱形布置;钢筋网采用6.5,间距双向250;水泥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采用5-10mm,砂采用干净中砂;喷射面板砼厚度60mm,强度等级C20,喷射砼配合比:水泥碎石干净砂=122;护顶砼外延1.0m宽,砼厚度60mm,强度同面板砼。1.3. 施工工艺1.3.1. 土钉墙施工工艺土钉墙支护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修坡凿孔安装土钉注浆挂钢筋网焊接加强筋焊结锚头喷射砼养护监测。1.3.2. 土钉墙施工工艺1.3.2.1. 基坑开挖和放线修坡:为保证土钉墙施工过程中边坡的稳定,基坑土方开挖要自

4、上而下分层进行,每层挖深2.0m左右,严禁一挖到底,每层开挖纵向长度10m左右,随开挖随支护,跟进作业。工作面开挖出来后, 要放线修整边坡,使之平整和顺直。1.3.2.2. 凿孔:采用洛阳铲,按设计的孔位布置, 进行测量画线标出准确的孔位,按设计要求的孔长、孔的俯角和孔径进行凿孔,严格控制质量,逐孔按土钉墙支护指标进行验收记录。1.3.2.3. 土钉安装:按照设计的各排土钉的长度、直径,加工成合格的土钉。 为使土钉体处于孔的中心位置,每隔2.0m焊结一个居中支架,将土钉安放在孔内,要顺其自然,不可用重物击打。1.3.2.4. 注浆:注浆材料选用普通硅酸盐32.5水泥, 水灰比0.45-0.5,

5、 可加适量早强剂和膨胀剂, 水泥浆搅拌时间不能少于2min,外加剂要求在搅拌时间过半后加入。注浆采用由里向外注入,需将注浆管插入孔内距孔底约0.5m处,必须在孔口绑扎封孔袋,防止浆液流出,注浆压力不低于0.3MPa,以确保土钉与孔壁之间均注满砂浆,必要时进行二次加压注浆。1.3.2.5. 挂钢筋网:在边坡坡面上,按设计方案要求铺上钢筋网, 网筋之间用扎丝扎牢,网片之间搭接要牢固,在地表距边坡1.0m处打一排深约1m的短钢筋,各钢筋之间用10钢筋焊接起来,便于挂网,基坑上边缘修成比较平缓的弧面,便于雨水流过。1.3.2.6. 焊结加强筋:在土钉端部之间用10钢筋焊结成菱形状加强筋, 压住钢筋网,

6、使土钉、钢筋网和加强筋形成一个整体。1.3.2.7. 焊接锚头:锚头焊接1根3000mm长16钢筋,使网筋与土钉紧密连结。1.3.2.8. 喷射砼面层:采用普通硅酸盐32.5水泥,干净中砂、碎石为原料, 碎石选用5-10mm,配合比为1:2:2,水灰比0.40-0.45,可加适量速凝剂。施工中要掌握好喷头角度,降低加弹量,保证砼层技术要求。如工作面稳定性较差或遇雨天时可进行初喷。喷射砼面厚6cm。1.3.2.9. 养护:要求在喷过的砼终凝两小时后,洒水养护3-7天,防止出现裂缝。1.3.2.10. 监测:在施工期间要经常目测边坡的稳定性,必要时可设置测点,定期观测。1.4. 施工组织1.4.1

7、. 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分工及权限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是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人员应履行各自职责。加强组织管理,根据工程需要实行例会制。项目部主要人员有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项目部主要人员职责:1.4.1.1. 项目经理:对工程全面管理组织施工,直接抓安全文明生产。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工作,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计划、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负责。1.4.1.2. 项目副经理:主抓生产、材料供应、后勤保障。1.4.1.3. 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施工中的全部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分管技术组、质检组、预算组和资料组。1.4.2. 项目部下设班组及职责工程技

8、术组、工程生产组、工程质检组、预算组、材料组、安全组、后勤服务组。1.4.2.1. 工程生产组:下设土钉墙施工组等。负责土钉墙的施工。1.4.2.2. 技术组:负责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技术交底;负责施工测量、放线;现场施工技术问题的处理;负责发放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有关技术文件;负责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和各项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1.4.2.3. 质检组:设多个质检员,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自检评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1.4.2.4. 材料组:设材料员、试验员及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分批组织材料供应;负责材料的发放和物资保管

9、,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化验、抽检,提供有关材料的技术文件。设备配件的供应和设备的维修。1.4.2.5. 安全组:设安全员及保卫人员。负责整个工地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好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帮助班组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1.4.2.6. 总务后勤组:设工地会计、行政管理员、炊事员。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工作。1.4.2.7. 预算组:负责工程预决算和材料计划的提供。1.4.3. 劳动力计划施工班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劳务队组成,劳动力合理调整,确保各阶段施工人员及时到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效率,便于管理,作业班组人员应保持相对

10、稳定,并隶属于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统筹调度。为了保证施工工期,作业层施工人员分成两班,昼夜交替连续施工。作业层施工人员组成情况见附表1。施工人员组成情况表(附表1)序号工序工种数量备注1边坡修整 力工52成孔专业43安装土钉锚杆钢筋工44安装钢筋网片专业55注浆专业56喷射混凝土 电焊工37辅助施工辅助施工21.4.4. 施工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1空压机VY9/81台2喷浆机PZ5B1台3注浆机UBJ1.8GI2.2/2.8KW1台4砂浆搅拌机3KW1台5钢筋切割机J3G400 2.2KW1台6电焊机Q/AABP00192 14KW2台7钢筋调直机3KW1台8凿岩机KZY301台9经纬

11、仪J21台10水准仪S31台1.5. 质量控制措施1.5.1. 组织措施1.5.1.1. 建立以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现场项目领导班子,项目经理现场全面管理。1.5.1.2. 建立技术负责人、项目专职质量检查人员现场质量管理系统。并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开展系统地组织、督促和检查落实工作。做到现场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人管成线、群管成网”、办事有程序、检查有标准的质量管理系统。1.5.1.3. 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现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对原材料的复验、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等各方面的信息要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贮存。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经过的各个环节、各管理岗位、先后工

12、作步骤等,经过分析研究,分类归纳,加以改进,将处理方法制定成规章制度。1.5.1.4. 强化全体管理、施工、服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1.5.1.5. 全体人员进场后,施工技术交底,使大家明确施工工艺、 技术要领、质量目标和完成任务及提高质量的工艺方法,做到以优质的岗位工作质量确保整体工程质量。1.5.1.6. 严把材料质量关,钢筋、水泥主要材料必须有原材合格证方可进场, 碎石、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对所有材料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1.5.1.7. 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完毕后,均应及时进行质量自检和互检, 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上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工序施工。实行工程技

13、术人员跟班作业,确保质量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1.5.1.8. 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及时有效处理, 确保施工顺利进行。1.5.2.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1.5.2.1. 技术交底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向组(班)长及职能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新技术推广项目予以落实。为保证技术交底的贯彻落实,技术人员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工前技术培训,从材料使用、加工、各工序的质量标准、注意事项都要进行详尽讲解,使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对设计要求、规范标准、操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作业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1.5.2.2. 材料试验检验制度

14、:应按照国家、部颁标准、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试验和检验,并将试验结果存入工程档案。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进场的限期清理出场。砼试块应按现行规范要求制作、养护和试验。1.5.2.3. 技术复核制度:是以重要环节进行复查、校核,以避免重大差错的一项制度。复核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1.5.2.4. 质量检查验收制度:为保证工程质量,建立“三检”与“专检”相结合的全面质量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道工序都要办理签证和验收制度。并列入工程档案。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序要认真进行处理,未经检查合格者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技术档案制度:从施工准备开始到交工为止,应加强技术资料的取证、记录

15、、检查和整理工作,各项技术资料要如实反映情况,经有关人员审定后严加管理不得丢失损坏,保证在交工前存有完整的技术资料。1.5.2.5. 执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和质量奖罚制度。1.5.3. 技术措施1.5.3.1. 修坡:挂线、验尺、不亏不盈,坡面角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准有伞沿,坡面平整无鼓包。1.5.3.2. 凿孔:孔的水平垂直间距,允许误差50mm,孔径允许误差5mm, 孔深允许误差50mm。1.5.3.3. 挂钢筋网:网格允许误差20mm,经、 纬筋搭接点用扎丝扎牢,接头长度300mm。1.5.3.4. 土钉制作:按设计选准材径、长度下料,土钉长度允许误差100mm, 居中架间距2.0m一个,焊牢。1.5.3.5. 土钉安装:检查材径,长度和居中架要符合本孔要求,对号放座。清除孔内浮土,保证畅通,土钉能无阻碍插入孔底再拔露出孔口100mm ,禁止用锤击打土钉强制插入。1.5.3.6. 加强筋: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