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6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51612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长征习题含答案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习题一、根据注音书写词语1wi y_2png b_3.看拼音,写词语。wi y png b n wn w mng( )( )( ) ( )4.我会用一字组多词。腾( )( )( )( )颜( )( )( )( )闲( )( )( )( )5.我能快速识别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没有错字的,在括号里打“”,有错别字的在错别字下用“”画出,并改正)(1)欣赏 观赏 赏月 品赏( )(2)时候 气候 以候 候鸟( )(3)版图 黑版 出版 版本( )(4)积累 积聚 积极 积攒( )6.对号入座(同音字填空)。(1)xin 贡( ) 呈( ) ( )入 界( )(2)jng 究( ) ( )

2、赛 清( ) 洁( )(3)yu ( )秀 ( )久 ( )愁 清( )三、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 四、读七律 长征,回答文后问题1解释下列词语。等闲 逶迤 只等闲:磅礴 云崖 尽开颜:云崖暖: 铁索寒: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 _。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_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诗。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

3、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6、诗人在诗中以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 )和( )为代表,而“千山”则是以( )和( )为代表。4、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请用短语概括): 和 。“ ”字表达了红军 心情 ,“ ”字表现了红军的 。整句诗表现了红军 。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

4、,诗人采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用“ ”“ ”形容 ,这是实际的山; 用“ ”“ ”形容山的 ,这是红军眼里的山。整句诗表现了红军 。6、长征是中共红军的一大历史壮举,其间经过( )个省,翻越( )座大山,跨过( )条大河,行程约( )千里。你知道长征中有名的故事吗?写出三则故事名称: 、 、 七、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2.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 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4.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4分) 5、我会填写。(1)诗中,作者选取了_ 、 作为“千山”的代表,选取了_ _ 、 作为“万水”的代表。(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借“ ”“ ”来指蜿蜒连绵的五岭山脉和高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_和_一样渺小。由此我体会到了红军 _ 。6、细细品味,学会表达。(1)“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_的心情。(2)“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寒”字形象地再现了_ 。答案一、1逶迤 2磅礴二、lng ln mn mng jn hng hng三、略四、蜿蜒曲折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庞大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小小

6、的泥丸在流动。五、1等闲:寻常,平常。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2红军不怕远征难3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4抒情七律(近体诗、旧体诗)5C 6略六、1n ln hn du zh 2C 3D 4略8.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诗眼:“不怕”。9.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用字的赏析。如“腾”“走”这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红军的壮举,是红军精神的外显。又如:“暖”“寒”是一对反义词,这两个形容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情感穴位,“暖”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10.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

7、河。11.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七律长征 1. 诗中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2. 这首诗写了哪些物象?表达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3. 结尾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4.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五岭,乌蒙,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物象。表达了红军战胜自然险阻的豪迈精神3.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闯过长征中一道又一道难关后喜悦的心情,表现了红军将士乐观主义和革命必胜信心。4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豪壮志以及浓郁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6、诗人在诗中以

8、点带面,写出了红军长征经历的“万水千山”,“万水”是以 金沙江 和 大渡河 为代表,而“千山”则是以 五岭 和 乌蒙山 为代表。4、在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件大事(请用短语概括): 巧渡金沙江 和 飞夺泸定桥.。“暖”字表达了红军 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 心情 ,“寒”字表现了红军的 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整句诗表现了红军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 夸张 和比喻 的修辞手法,用”逶迤”“磅礴”形容 山势雄险 ,这是实际的山; 用“细浪”“泥丸”形容山的 渺小 ,这是红军眼里的山。整句诗表现了红军 革命

9、乐观主义精神 。 6、长征是中共红军的一大历史壮举,其间经过 十一 个省,翻越 十八 座大山,跨过 二十四 条大河,行程约 二万五 千里。你知道长征中有名的故事吗?写出三则故事名称: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倔强的小红军 七、(一)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4分)2.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5分)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4分)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略2、(1)品赏 品尝 (2)以候 以后 (3)黑版 黑板 (4)3、(1)贡献 呈现 陷入 界限 (2)究竟 竞赛 清静 洁净 (3)优秀 悠久 忧愁 清幽4、绵延不绝 气势磅礴 水流湍急5、(1)C (2)C (3)A6、(1)五岭、乌蒙 金沙江、大渡河 (2)夸张 细小波浪 滚动的泥团 藐视困难,面对困难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7、(1)巧渡金沙江后喜悦 (2)夺桥的惊险悲壮的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