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复习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467179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淀粉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淀粉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淀粉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淀粉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淀粉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淀粉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淀粉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葡萄糖浆:淀粉经不完全水解得葡萄糖和麦芽糖的混合糖浆,称为葡 萄糖浆,也称淀粉糖浆,这类糖浆中含有葡萄糖、麦芽糖以及低聚糖、 糊精。DE值在2080之间。2、织纹特性: 淀粉的黏聚性、黏弹性、伸长性、纤维性、流动性、胶 弹性等称为织纹特性。3、脱支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元分子中a -1, 6键的酶,又分成支链淀粉 酶和异淀粉酶两种。4、淀粉回生速率:淀粉的回生速率是以通过淀粉糊从95C冷却至50C 后黏度的增加来表示。5、异构化糖浆: 葡萄糖在葡萄糖异构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果糖与葡萄 糖的混合物。6、糊化温度: 淀粉发生糊化现象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又称胶化温度。 糊化温度不是指某一个

2、确定的温度,而是指从糊化开始温度到糊化完成 温度的一定范围。7、液化: 淀粉乳加热到糊化温度以后,变化成糊状液体,即使停止搅 拌,淀粉也不会沉淀。糊化时淀粉晶体结构并未完全解体,只是从晶体 结构变成淀粉链间交错联系的网状结构,在催化剂(如酸、酶)或高温 作用下,淀粉在水中溶解,并逐渐成为黏度低的液体,这就是液化。8、不可逆润胀: 淀粉膨胀后虽经处理仍不能恢复成原来淀粉粒的称为 不可逆润胀。9、葡萄糖的复合反应: 淀粉酸水解所生成的葡萄糖,在酸和热的催化 影响下,部分葡萄糖又会通过糖苷健相聚合,失掉水分子,相应地生成 二糖、三糖和其它较高分子的低聚糖等,这种反应称为复合反应。复合 反应却是可逆的

3、,复合糖可再次经水解转变为葡萄糖。10、偏光十字: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淀粉颗粒呈现黑色的十字,将淀 粉颗粒分成4个白色的区域称为偏光十字11、糖化度: 淀粉分子水解为基本葡萄糖分子的程度称为糖化度,通常 用DE值表示。12、脐: 在显微镜下细心观察,可以看到有些淀粉颗粒呈若干细纹,称 轮纹结构,各轮纹层围绕的一点叫做“粒心”,又叫做脐。13、谷朊粉: 主要成分是小麦谷蛋白和胶蛋白,蛋白质含量为75%-85%, 脂肪含量为1.0%-1.25%,蛋白质为高分子亲水化合物,当水分子与蛋白 质的亲水基团互相作用时就形成水化物14、聚合度: 组成淀粉分子的结构单体(脱水葡萄糖单位)的数量称为 聚合度,

4、以DP表示。15、逆流浸泡法: 又叫扩散法。一般是把若干个浸泡桶、泵和管道串联 起来,组成一个相互之间的浸泡液可以循环的浸泡罐组,进行多桶串联 逆流浸泡。浸泡过程中玉米留在罐内静止,用泵将浸泡液在罐内一边自 身循环,一边向前一级罐内输送,始终保持新的亚硫酸溶液(新酸)与 浸泡时间最长(即将结束浸泡)的玉米接触,而新入罐的玉米与即将排 出的浸泡液接触。16、膨胀能力: 将淀粉乳样品在一定温度水浴中加热30分钟,然后离心, 膨胀淀粉下沉,倾出上清液,将沉淀的颗粒称重。淀粉膨胀后沉淀颗粒 的重量与原来干淀粉重量比即为膨胀能力。17、轮纹结构: 在显微镜下细心观察,可以看到有些淀粉颗粒呈若干细 纹,称

5、轮纹结构,轮纹样式与树木年轮相似。18、可逆润胀: 淀粉轻微膨胀后,经分离并处理达干燥状态,淀粉粒能 缩回至原来大小的称为可逆润胀。19、糊化: 将淀粉乳加热,淀粉颗粒吸水膨胀,高度膨胀的淀粉粒间互 相接触,变成半透明粘稠状液体,虽停止搅拌,也不会发生沉淀,称为 淀粉糊,这种由淀粉乳转变成糊的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20、淀粉回生; 稀淀粉糊放置一定时间后会逐渐变浑浊,最终可产生不 溶性的白色沉淀,而将浓的淀粉分散液冷却,可迅速形成有弹性的胶体, 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也叫淀粉的老化或凝沉。因此回生是指淀粉 基质从溶解、分散成无定型游离状态返回至不溶解聚集或结晶状态的现 象。21、淀粉糖浆: 淀粉

6、经酸水解完全糖化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不完全糖 化的产物则由葡萄糖、麦芽糖、低聚糖、糊精等组成,称为淀粉糖浆22、淀粉糖: 通常把利用淀粉为原料生产的糖品统称淀粉糖。23、消色点: 淀粉液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糊精,随水解继续进行,糊精 由大逐渐变小,淀粉遇碘的颜色反应也由开始的蓝色逐渐转变为紫、红、 棕色,当小到一定程度时,遇碘不再变色。称为消色点。24、全糖: 全糖是淀粉经液化、糖化所得的糖化液,净化后浓缩干燥, 不经结晶分蜜,即包括未结晶部分,全部变成商品淀粉糖叫全糖。二、填空题1、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05) n2、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分级分离方法主要有(络合结晶法) (水浸法)、 分步

7、沉淀法、凝沉法或液体动力学法。3、淀粉的组分包括直链淀粉、中间级组分和(支链淀粉)。4、谷物淀粉中的磷主要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5、淀粉颗粒形状主要有圆形、多角形和(卵形)。6、糊化开始温度和糊化完成温度相差约(10)C。7、淀粉颗粒的化学组成主要包括(脂类)、水分、蛋白质、磷及灰分。8、淀粉乳的脱水主要采用(离心)方法。9、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浸泡的方法主要有静止法和(逆流法)。10、玉米淀粉生产中的最关键问题是(如何去除脂肪)。11 、淀粉水解的基本方法有酸解法、双酶和(酸酶结合法)法。12、淀粉水解产物按照不同的转化程度分为低转化糖浆、高转化糖浆和(中)转化糖浆。13、淀粉糖化液进行精

8、制时,采用(活性炭)和骨炭进行脱色。14、工业生产的葡萄糖主要包括含水a葡萄糖、无水a葡萄糖、全 糖和(无水B葡萄糖)。三、判断题(X ) 1、淀粉颗粒只有单粒、复粒和半复粒。(V )2、玉米淀粉颗粒偏光十字在接近颗粒中心位置。( X )3、酸在糖化过程中是一种催化剂,淀粉水解速度与酸的用 量多少直接有关,盐酸用量越少,淀粉乳中H+离子浓度越低,水解速度 越快。( V )4、粉质玉米富含淀粉和脂肪,硬质玉米富含蛋白质。( X )5、淀粉颗粒水分与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呈平衡状态存在,大 气相对湿度(RH)降低,空气干燥,淀粉就失水;相对湿度增高,空气 潮湿,淀粉就吸水,水分吸收和散失是不可逆的。(

9、X )1 、在玉米、高粱、马铃薯、木薯和小麦淀粉颗粒中,玉米淀 粉的偏光十字最明显。( V )2、淀粉水解时,淀粉乳的浓度越低,水解越容易,水解液中 葡萄糖纯度越高,糖液色泽也就越浅。反之,淀粉乳浓度越高,则有利 于葡萄糖的复合和分解反应,使糖液纯度降低,色泽加深。( V )3、淀粉糊并不是真正溶液,而是由膨胀淀粉粒的碎片、水合 淀粉块和溶解的淀粉分子组成的胶状分散物。( X )4、淀粉遇碘的呈色反应本质是化学反应。( V ) 5、淀粉颗粒由许多微晶束构成,这些微晶束排列成放射状, 看似一个同心环状结构。四、单项选择题( D )1、淀粉的基本构成单位是。A、D一呋喃葡萄糖;B、L一毗喃葡萄糖;

10、C、L一呋喃葡萄糖;D、D一毗 喃葡萄糖。( C ) 2 、下列淀粉中回生速率最慢的是。A、根茎类淀粉;B、普通谷类淀粉;C、蜡质玉米淀粉;D块茎类淀粉。( A )3、天然淀粉中以淀粉糊透明度最佳。A、马铃薯;B、木薯;C、蜡质玉米;D小麦。( A )4、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基单位通过下列糖苷键连接而成的。A、a1,4; B、a1,6; C、a1,4和a1,6; D、a1,3。( A )5、玉米颗粒按成分及用途分为。A、高淀粉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蜡质玉米(糯玉米)等多 种;B、普通玉米、蜡质玉米(糯玉米);C、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D、硬粒型、粉质型。( A ) 6、 水解淀粉是从分

11、子内部进行的,属于内酶。A、a-淀粉酶;B、葡萄糖淀粉酶;C、B淀粉酶;D、脱支酶。( A ) 7、葡萄糖受酸和热的影响发生脱水反应,生成。A、 5-羟甲基糠醛; B、 5-羟甲基糠酸; C、 5-羟甲基糠醚; D、 5-羟甲基 糠羧。( B ) 8、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淀粉与麸质的分离方法主要是。A、离心分离法;B、离心分离法、气流浮选法、流槽分离;C、气流浮 选法;D、流槽分离。( B ) 9、世界上生产高果糖浆的主要原料是。甘薯;B、玉米;C、马铃薯;D、小麦。( C ) 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淀粉酶的是。A、a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B淀粉酶、葡萄糖异构酶;B、葡萄 糖异构酶、麦芽低聚

12、糖生成酶;C、葡萄糖异构酶、麦芽低聚糖生成酶、 6磷酸葡萄糖激酶;D、真菌a-淀粉酶、脱支酶。( C ) 2、支链淀粉是由葡萄糖基单位通过下列糖苷键连接而成的。A、a1,4; B、a1,6; C、a1,4和a1,6; D、a1,3。( C ) 3、在各种淀粉中,膨胀能力最大的是。A、玉米;B、小麦;C、马铃薯;D甘薯。( C ) 4、淀粉主要含在的细胞中。A、皮层;B、糊粉层;C、胚乳;D、胚。( B ) 5、玉米通过加工可获取五种主要成分,其中主产品是。A、淀粉与胚芽;B、淀粉;C、淀粉与麸质(蛋白质);D、可溶性蛋白 与皮渣(纤维)。( A ) 6、使用盐酸对淀粉进行糖化,糖化后用中和盐酸

13、。A、 NaOH或Na2C03; B、 NaOH; C、 Na2C03; D、 Ca (0H)2。( C ) 7 、一般讲糊精就是指的是糊精。A、白糊精;B、黄糊精;C、热解;D、英国胶。( D ) 8、糖化液的精制工艺过程为。A、过滤T脱色T离子交换T蒸发浓缩;B、中和T脱色T离子交换T蒸 发浓缩;C、中和T过滤T脱色T蒸发浓缩;D、中和 T过滤T脱色 T离子交换T蒸发浓缩。( B ) 9 、世界上生产高果糖浆的主要原料是。A、甘薯;B、玉米;C、马铃薯;D、小麦。( B ) 10、淀粉是一种。A、离子化合物;B、共价聚合物;C、混合物;D、葡萄糖单体混合物。五、简答题1、高含量脂类化合物的

14、存在对玉米淀粉与小麦淀粉所造成的影响。(1)抑制玉米和小麦淀粉颗粒的膨胀和溶解;(2)直链淀粉脂类化 合络合物会使淀粉糊和淀粉膜不透明度或混浊度增加,影响糊化淀粉增 稠能力和粘合能力;( 3)不饱和脂类化合物在贮存期因氧化作用而酸 败,影响其应用。2、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浸泡的目的和作用。(1)净化后玉米,用亚硫酸进行浸泡,通过亚硫酸的乳化作用,软化 玉米颗粒,降低玉米粒的机械强度;( 2)分散玉米胚体细胞中的蛋白 质网,削弱保持淀粉的联结键;( 3)通过浸泡使玉米籽粒膨胀,可较 容易地将皮层、胚芽、胚乳分离; (4)可浸提出籽粒中部分可溶性物 质(亚硫酸可把玉米中一部分不溶解蛋白质转变成溶解

15、蛋白质),制成 玉米浆;(5)能有效地抑制随玉米带来的微生物活动,起到防腐作用。3、淀粉糊或淀粉溶液的回生所具有的效应。(1)黏度增加;(2)显现不透明和浑浊;(3)在热糊表面形成不溶 解的结膜;(4)不溶性的淀粉粒沉淀;(5)形成胶体;(6)脱水收缩。4、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获得好的精磨效果应注意哪些因素。(1)保证进磨前物料中的游离淀粉被筛净,并要做到均匀进料;(2) 物料中铁质会对磨齿造成严重损害,应及时加以去除;( 3)对浸泡工 序必须精心操作,使玉米中各成分能有效地加以分离。5、假设某淀粉糖厂购进一批支链淀粉,欲用其通过酶水解法生产葡萄 糖,试问该厂采购员到酶制剂商店应购买哪种酶制剂才能使厂长满意? 说明原因。购买一种脱支酶(水解a-1, 6糖苷键)、a-淀粉酶(为液化酶,使淀 粉分子尽可能完全可溶化,破坏其晶体结构,将淀粉转化为糊精和低聚 糖,使非还原末端基增多,为糖化创造有利条件。)和葡萄糖淀粉酶(为 糖化酶,从非还原末端基逐个水解a -1, 4糖苷键,可提高麦芽糖的产 率。)6、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多罐串联逆流浸泡法的浸泡工艺过程。1 )向浸泡罐投入浸泡液和玉米;( 2)玉米的浸泡;(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