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201645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坑边坡支护施工技术要点摘要:在基槽施工过程中如不能控制好边坡土方的稳定,在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土方的坍塌,影响工程进度,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选择好的施工方法是各施工单位首要的选择。关键语:边坡支护;土钉墙1.工程概况马钢生产指挥中心建设地点位于马鞍山市开发区未来的城市核心区规划用地的东南部边缘地带,基地由湖东路、九华路、太白路和银杏路四条城市道路围合而成,北距马鞍山市政广场市政公园约1公里,西临规划的市中心金融中心,南面九华路以南是城市公园,并隔永丰河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望,地理位置优越。2.施工准备本支护工程为临时性工程,基坑有效深度为-9.85m,基坑侧壁平安等级为二级。基坑四周环境条件较好

2、,所以基坑南侧、西侧及基坑辅楼、裙楼北侧11剖面采用1:2自然放坡,50*50网眼钢板网素喷60mm厚C20砼护面;基坑主楼北侧、东侧11-11剖面采用钻孔边坡坡度i=1:1土钉墙进行支护。11剖面11-11剖面2.1技术准备工作2.1.1制定各工序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2.1.2做好工料分析。2.2施工机械设备准备2.3生产准备工作2.3.1施工前落实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施工时做好管线交底。2.3.2对支护周边进行调查,了解地下障碍物及各种市政管沟情况。2.3.3将施工所用的钢筋等材料提前进入,及时进行加工。2.3.4对进场的机械设备重新进行检查,保证能够正常运转;对施工所用的工具进行检查

3、,确定其数量和质量到达施工要求。2.3.5施工用水量主要为注浆、喷射混凝土用水,一般流量即能满足。2.4材料准备2.4.1作好现场材料方案认真核实施工方案,及时准确地编制施工预算列出明细表。根据施工进度方案的要求施工预算材料分析,编制建筑材料需用量方案,为制定材料采购方案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以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2.4.2作好材料调配工程经理部要统一组织协调好各部门,保证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明确、数量准确并做到材料调配合理。3.土钉墙施工参数的设定根据地质勘查报告以及工程情况,土钉一般参数设定如下:根据基坑周围环境,土钉墙按90坡角考虑。土钉钻孔直径采用150mm。

4、土钉倾角约10至15。混凝土喷面钢筋选用50*50钢丝板网,坡面网上下段搭接长度350mm,面层厚度为60mm,材料选用C20细石砼。边坡支护的面层深入基坑底部以下0.1m,基坑顶部设置宽度为1.5m的细石砼护顶。4.施工4.1工艺流程挖土并修整边坡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喷射底层面层成孔土钉制作安装注浆封闭孔口绑扎钢丝网复喷表层砂浆层至设计厚度下层土方开挖。4.2基坑开挖开挖前,测定出上口线、下口线,固定标高桩,土钉墙支护局部土方采用1:1的放坡系数:东、南、西坡采用1:2的放坡系数放坡,坡面采用素喷C20砼。当土方开挖离坑底20cm时采用人工修整坑底,用水准仪抄平,边抄平边修整至设计标高。土方

5、挖运和喷砼护壁是一条流水线的不同工序,必须紧密结合,在不运土的情况下,安排挖机进行修边坡,配合好支护工作。大面积基坑开挖,由于地表层的滞水和深层的渗水及降雨,会造成基坑大量积水。这些水如不及时排出势必影响工作,所以在坑的四周、坑内每隔30m挖一条积水沟和相应的积水坑。每一层开挖根本上做积水沟与积水坑连成网络,并及时将积水抽出坑外土钉支护按设计规定分层、分段开挖,做到随时开挖,随时支护,随时喷混凝土,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与喷射面层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的开挖。作业过程中,与土方开挖配合十分重要,严防土方开挖超范围和超挖,否那么易造成事故。4.3喷射第一道面层每步开挖后应尽快做好面层,即对修整后

6、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混凝土。假设土层地质条件好的话,可省去该道面层。4.4成孔:钻孔机具采用螺旋钻,钻孔直径为150mm,钻孔深度按设计要求。钻孔时要保证位置准确,钻进时,应比设计深度深100200mm,以防深度不够。4.5设置土钉钢筋:土钉材料统一选用20螺纹钢筋,钢筋接长采用对焊。为保证钢筋在孔中的位置,在钢筋上每隔23m焊置一个定位架。钻孔完毕后立即安插土钉,防止塌孔。4.6注浆:土钉为注浆式,注浆材料水灰比为0.45的水泥浆,灌浆材料强度不得低于M10。注浆采用重力注浆。水泥浆液试块强度应大于25Mpa,整个灌浆过程应在5分钟内结束。灌浆压力一般为0.452.0Mpa。采用封闭压力灌浆

7、和二次压力灌浆。4.7喷射面层喷射第二道面层。在喷射面层之前,先按设计要求绑扎、固定钢丝网。面层内的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网片可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但在喷射面层时不应出现振动。土钉与面层网的连接可通过钢筋固定。喷射面层前,应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路进行全面检查和试运行。为保证喷射厚度到达均匀的设计值,可在边壁上隔一定距离打入一段垂直短钢筋作为厚度标志。喷射面层的射距宜保持在0.61.0m范围内,并使射流垂直于壁面。喷射的路线可从壁面开挖层底部逐渐向上进行,但底部网搭接长度范围以内先不喷,待与下层钢丝网搭接绑扎之后再与下层壁面同时喷射。面层接缝局部做成45角

8、斜面搭接。一次喷射厚度60mm,且接缝错开。接缝在继续喷射之前应去除浮浆碎屑,并喷少量水湿润。4.8监测在支护施工阶段,使用经纬仪对基坑土方进行监测基坑开挖完后在槽边坡中每50米设一监测点由专人每天监测不少于两次,基坑开挖完成后,变形趋于稳定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检测次数,施工监测过程应持续至整个基坑回填结束,支护工作退出为止。在基坑边坡中间顶部设置变形观测桩,土钉墙变形监测采用经纬仪测墙顶水平位移,使用水平仪监测土钉墙整体沉降状态。注:1.基坑施工中当变形超过预警值水平位移30mm、连续3d水平位移速率5mm/d继续呈增大趋势且不可收敛时,采取坑内回填土方反压直至变形稳定之后再采取坡顶卸载、被

9、动区加固、增加预应力锚杆等措施。2.基坑使用期间严禁坡脚长期被水浸泡,坡顶4米范围内不得有大量积水。3.基坑使用期间严禁人为破坏。4.基坑工程是动态设计、信息施工的过程,当施工过程中发现与地质报告不符的土质、未知的地下障碍物或管线、基坑开挖深度及边线的变动、坡顶超载、增设塔吊、增设积水井、改变排水沟等应及时反响设计方,以便进行方案变更修改。5、结论通过边坡防护,有效的控制了边坡土方坍塌,保障了工程进度和人员平安,此方法是成功的,其他类似工程可参此方法进行施工。中国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效劳,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等效劳。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系学术网站,对所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