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0400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163262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0400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0400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0400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0400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0400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04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0400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1)【知识构建,自主回顾】:1.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实验结束后,先移出导管后再撤酒精灯。3.用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4.中和滴定实验:洗净后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再装入相应的溶液;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判定终点;读数时,先等片刻,后读数。5.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燃。6.焰色反应实验中: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灼烧至无色,再做下一次实验。7.定容操作:先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下1 cm2 cm后,再用胶头滴管定容。8.

2、主体实验加热前一般应先通原料气赶走空气再加热,目的有的是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有的是保证产品的纯度,如氮气与镁反应制氮化镁;有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影响实验测量的准确性,如用燃烧法测氨基酸的组成;用CO加热还原氧化铜时,实验结束后,先取出后端浸在液体中的导管,在玻璃管冷却后才能停止通入CO。9.检验卤代烃水解产物中的X时,需先用HNO3酸化(中和碱),再加AgNO3溶液;10.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时,要先用碱中和硫酸,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用I2检验淀粉时,溶液中不能有碱。11.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再加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

3、化铜悬浊液。12.用排气法收集气体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用向上排空气法;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时,用向下排空气法。13.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面出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4.用水冷凝气体时:下口进水,上口出水。15.判断萃取后液体的位置:密度小的溶剂在上,密度大的溶剂在下。16.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溶液或氧化性溶液(能与橡胶反应的溶液)。17.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溶液;不能贮存溶液,配制好即转移到试剂瓶中。18.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中溶解或稀释溶液。19.中和滴定的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或标准液)润洗。20.加热后的坩埚、

4、蒸发皿不能直接用手拿,应用坩埚钳夹取。21.化学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能用鼻子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绝不能品尝药品。22.灼烧充分的标志:连续两次称量,质量差不超过0.1 g。23.滴定终点的标志:滴加最后一滴溶液时,溶液由A颜色变成B颜色,且半分钟内不再变化(或且半分钟内不再变成A颜色)。注A颜色、B颜色分别指滴定过程中两种具体的颜色24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1)装置(2)方法微热法如图甲,A.把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a将其捂热;B.b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C.松开手后,水又会回升到导管b中,证明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液差法a启普发生器:如图乙,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溶

5、液的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b简易发生器:如图丙,连接好仪器,向B管中注入适量水,使B管液面高于A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液封法如图丁,关闭止水夹K,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浸没下端导管口,若漏斗颈出现稳定高度的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25物质的分离提纯解题思路 (1)固体样品: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干燥;溶解加热蒸发结晶(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2)液体样品:分液(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蒸馏(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萃取(从溶液中提取溶质)分液。【高考题型,能力要求】: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

6、问题,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选材源于教材,注重考查学生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实验资源,认真阅读教材实验内容,尤其是对教材中关于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等操作,托盘天平、容量瓶及滴定管的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的复习和巩固应高度重视,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逐步掌握实验现象的描述以及通过实验现象学会讨论实验原理,进而逐步走向实验的综合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

7、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知识应用,题型练析】:1某研究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夹持装置已略去)。(1)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需先把氯化铁晶体溶解在_中,再加水稀释,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有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药匙 b烧杯c石棉网d玻璃棒e坩埚(2)通入足量SO2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3)根据以上现象,该小组同学认为SO2与FeCl3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有Fe2生成:_;该小组同学向C试管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反应生

8、成了SO。该做法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4)D装置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5)为了验证SO2具有还原性,实验中可以代替FeCl3的试剂有_(填入字母)。a浓H2SO4 b酸性KMnO4溶液 c碘水 dNaCl溶液2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加热温度不同,气体成分也不同。气体成分可能含SO2、SO3和O2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设计探究性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计算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确定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提出猜想.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SO3一种;.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_两种

9、;.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_三种。实验探究实验操作过程略。已知实验结束时,硫酸铜完全分解。 (1)请你组装探究实验的装置,按从左至右的方向,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填接口序号)。(2)若实验结束时B中量筒没有收集到水,则证明猜想_正确。(3)有两个实验小组进行该实验,由于加热时的温度不同,实验结束后测得相关数据也不同,数据如下:实验小组称取CuSO4的质量/g装置C增加的质量/g量筒中水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mL一6.42.56448二6.42.56224请通过计算,推断出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实验条件下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第一小组:_;第二小组:_。3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欲

10、用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室里制取Cl2并验证Cl2的某些化学性质。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1 molL1 NaOH溶液、MnO2、KMnO4、吸收少量SO2的NaOH溶液、浓盐酸、紫色石蕊试液、饱和NaCl溶液、BaCl2溶液、品红溶液。甲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在B中加入吸收少量SO2的NaOH溶液,D中加入1 molL1 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X的名称:_。(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不能用E装置代替A装置的原因是_。(3)C装置的作用是_。(4)甲小组通过该实验要验证Cl2的_(填“漂白性”、“还原性”或“氧化性”)。.丙小组认为反应一段时

11、间后,B装置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可能还含有其他的阴离子。请你设计实验帮助丙小组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1)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存在_,或只存在_。假设2:可能两者都_(填“存在”或“不存在”)。(2)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正确性:_。【归纳总结,掌握规律】:1、弄清实验目的(一般都直接告诉)2、联系目的的实验原理分析(从题中的信息和头脑中的化学基本知识的结合可得出。)3、按顺序一步一步去做题,如果有与自己分析的原理有不同的地方就赶快修补原理的分析。化学实验综合之导学案(1)1.(1)浓盐酸抑制氯化铁水解ce (2)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3)2Fe3SO22

12、H2O=SO4H2Fe2取C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不合理硝酸可以将溶解的SO2氧化为H2SO4,干扰实验(4)使气体充分吸收;防止溶液倒吸 (5)bc2.SO2、O2.SO2、SO3、O2(1)(2)(3)2CuSO42CuO2SO2O24CuSO44CuO2SO32SO2O23.(1)分液漏斗(2)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KMnO4为易溶于水的粉末(3)完全缓冲,防倒吸(4)氧化性 .(1)ClOSO不存在(2)取适量吸收液于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若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有S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盐酸,再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则有Cl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