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正安县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0993222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正安县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州省遵义正安县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州省遵义正安县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贵州省遵义正安县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贵州省遵义正安县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正安县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正安县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遵义正安县一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小题6.0分,共42分)1.标准状况下,一个装满氯气的容器的质量为74.6 g,若装满氮气时总质量为66 g,则此容器的容积()A. 22.4 LB. 44.8 LC. 11.2 LD. 4.48 L【答案】D【解析】【详解】假设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mol,容器的质量为mg,则:mg+nmol71g/mol=74.6g,mg+nmol28g/mol=66g,联立方程,解得n=0.2mol,气体的体积为V=0.2mol22.4L/mol=4.48L,所以容器的容积为4.48L,故选D。2.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可以将FeSO4氧化,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AB段主要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B. 图中BC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C. 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D. 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1 mo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大于

3、铁离子,铁离子大于碘。A、AB段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此时高锰酸钾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B、BC段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至0,说明该段发生的是铁离子与碘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3+2I-= 2Fe2+ I2,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高锰酸钾先氧化亚铁离子,剩余的再氧化碘离子,铁离子氧化碘离子,所以相当于高锰酸钾直接与碘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共消耗1.25molI-。碘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25mol,则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25mol,高锰酸钾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自身被还原为+2价锰离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所以用于与碘离子反应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是1.25mol/5=

4、0.25mol,正确;D、由图像可知铁离子消耗碘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25-0.5=0.75mol,根据2Fe3+2I-= 2Fe2+ I2,所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75mol,则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是0.75mol,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氧化性的应用,对图像的分析与计算3.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B. 金属的熔沸点高低C. 金属的活泼性强弱D.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金;金属利用

5、的先后顺序既与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又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越不活泼的金属越早被利用。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而与A、B、D选项中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熔沸点高低、导电性强弱无关。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化工生产要遵守三大原则: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保护环境。下列描述不符合以上某原则的是( )A. 煅烧硫铁矿使用沸腾炉B. 制盐酸时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 制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D. 合成氨时氮气和氢气循环使用【答案】B【解析

6、】【详解】A. 煅烧硫铁矿使用沸腾炉,可使硫铁矿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反应,减少能量的消耗,充分利用原料,故A符合;B. 制盐酸时将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氯气和氢气剧烈反应,放出能量,与题目要求原则无关,故B不符合;C. 制硫酸时使用热交换器,可充分利用能量,故C符合;D. 合成氨时氮气和氢气循环使用,可充分利用原料,故D符合。答案选B。【点睛】充分利用原料、充分利用能量、保护环境,应能符合原料利用率高,节约能源,且不产生污染物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5.下列各选项中,原因、结论及因果关系均正确的是( )A. 因为H-F键能大于H-Cl,所以HF的沸点高于HClB. 因为HClO4比HCl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

7、价高,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于HClOC. 因为N元素的非金属性比P元素强,所以NH3的稳定性强于PH3D. 因为Fe的还原性强于Cu,所以Cu2+的氧化性强于Fe3+【答案】C【解析】【详解】A.键能的大小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沸点无关,HF的沸点高于HCl的原因是HF分子间有氢键,而HCl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故A不选;B.价态的高低和氧化性的强弱没有关系,故B不选;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故C选;D.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铁的氧化产物为Fe2+而不是Fe3+,所以Cu2+的氧化性强于Fe2+。Fe3+的氧化性强于Cu2+,可以从反应2Fe3+Cu=2

8、Fe2+Cu2+得到证明。故D不选。故选C。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 医疗上,常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B. 在海轮外壳上安装锌块以减缓船体腐蚀C. 液氨汽化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D. 明矾具有强氧化性,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钠碱性太强,有较强腐蚀性,应利用氢氧化铝或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故A项错误;B锌与铁形成原电池,Zn活泼作负极,海轮铁壳为正极得到保护,则在海轮外壳上安装锌块以减缓船体腐蚀,故B项正确;C液氨汽化时吸收热量,可用作制冷剂,故C项错误;D明矾在水溶液中形成胶体,吸附水溶液中悬浮颗粒等,具有净水作用,但不具有强氧化性,则不能杀菌

9、消毒,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7.在某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X(g)和1molY(g)发生反应:2X(g)+Y(g)3Z(g)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B.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C. 平衡后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D. 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X不断消耗,X的体积分数不断降低,到Q点,X的体积分数最低,此时达到了平衡状态。然后继续升温,此时X的体积分数升高,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反

10、应是放热反应。【详解】A.从W到Q的过程中,由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Y的转化率不断升高,从Q点以后,由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Y的转化率会降低,所以在Q点,Y的转化率最大,故A不选;B.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的,所以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B选;C.由于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在恒容容器中,平衡后再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不变。故C不选;D.M点和W点的X的体积分数相等,而M点的温度高于W点的温度,所以M点的Y的正反应速率大于W点的Y的正反应速率。故D不选。故选B。【点睛】对于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按原比例再充入反应物,就相当于增

11、大压强,结果可以按增大压强处理,但平衡移动方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本题,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X(g)和1molY(g),发生反应2X(g)+Y(g)3Z(g),平衡后充入Z,也就相当于按物质的量之比2:1的比例充入了X和Y,所以相当于增大了压强。由于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所以各物质的体积分数都不变。但由于增加了Z,Z的浓度增大,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必考题8.欲降低废水中重金属元素铬的毒性,可将Cr2O转化为Cr(OH)3沉淀除去。已知该条件下:(1)某含铬废水处理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初沉池中加入的混凝剂是K2SO4Al2(SO4)32H2O,其作用为(用离子方程

12、式表示)_。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3HSO3-5H=2Cr33SO42-4H2O。根据“沉淀法”和“中和法”的原理,向沉淀池中加入NaOH溶液,此过程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证明Cr3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2)工业可用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废水。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处理含Cr2O72-的废水,阳极反应式是Fe2e=Fe2,阴极反应式是2H2e=H2。Fe2与酸性溶液中的Cr2O7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得到的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区可沉淀完全。用电解法处理该溶液中0.01molCr2O72-时,至少得到沉淀的质量是_g。【答案】 (1). Al33H2O=A

13、l(OH)3(胶体)3H或Al33H2OAl(OH)3(胶体)3H (2). Cr33OH=Cr(OH)3 (3). HOH=H2O (4). 测定溶液的pH,若pH8,则证明Cr3沉淀完全 (5).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6). 8.48【解析】【分析】(1)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悬浮物,所以作混凝剂;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3HSO3-+5H+2Cr3+3SO42-+4H2O,反应后溶液中有H+、Cr3+,加NaOH溶液,NaOH会和H+、Cr3+发生反应;(2)Fe2+离子与Cr2O72-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离子和Cr

14、3+离子;随着电解进行,溶液中c(H+)逐渐减少,c(OH-)浓度增大;根据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Cr3+3OH-Cr(OH)3、Fe3+3OH-Fe(OH)3进行计算。【详解】(1)K2SO4Al2(SO4)324H2O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Al3+和SO42-、K+,Al3+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或Al3+3H2OAl(OH)3+3H+,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所以能作净水剂,故答案为:Al33H2O=Al(OH)3(胶体)3H或Al33H2OAl(OH)3(胶体)3

15、H ;反应池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3HSO3-+5H+2Cr3+3SO42-+4H2O,反应后溶液中有H+、Cr3+;根据“沉淀法”和“中和法”的原理,向沉淀池中加入NaOH溶液,NaOH会和H+发生反应H+OH-H2O,Cr3+与NaOH发生反应Cr3+3OH-Cr(OH)3,根据题给图表信息可知,Cr(OH)3沉淀完全时的pH为8,所以,测定溶液的pH,若pH8,则证明Cr3+沉淀完全,故答案为:Cr3+3OH-Cr(OH)3、H+OH-H2O;测定溶液的pH,若pH8,则证明Cr3+沉淀完全;(2)亚铁离子与Cr2O7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还原为Cr3+,重铬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生成的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即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随着电解进行,溶液中c(H+)逐渐减少,打破了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