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湟文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19960856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河湟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走进河湟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走进河湟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走进河湟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走进河湟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河湟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河湟文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河湟文化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指流经西宁城北的黄河重要支流。当春夏之际,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骤涨,波涛汹涌,故称“湟流春涨”,为西宁古八景之一。湟水河是高原人生命一代代获得延续和繁衍的摇篮,又被称为“母亲河”, 当地百姓称之为“生命之水”。早在四、五千年前,高原人民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湟文化。湟水河在四季的欢歌里挥洒着雪白的浪花,不因寒冷而调零,铸就了高原人坚强的性格。这条河流又似一条银白色的哈达,赐予高原人幸福和吉祥。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个支流,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经湟源、湟中、西宁、平安、互助、乐都、民和, 省

2、内长349公里, 在兰州达川西古河嘴入黄河,全长370公里。干流省内流域面积1610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1.6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24亿吨。干流人口29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57%,耕地面积44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9。两岸山峦重迭,峡谷与盆地相间分布。巴燕峡、湟源峡、小峡、大峡、老鸦峡和湟源、西宁、平安、乐都、民和等盆地,一束一放,形成串珠状的河谷地貌。湟水谷地与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合称为河湟谷地。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是青海开发较早的地区。湟水干流地区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该流域内集中着青海省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也是工农业最集

3、中的区域。湟水河包括支流大通河的总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其中85.7%的面积在青海省境内。 湟水由青海入甘肃后,向东南流经兰州市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和甘肃省永靖县之间,至兰州市西固区的达川,注入黄河,史称金城河。湟水在甘肃境内长73公里。清代西宁诗人张思宪有诗赞道:“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杨拂烟。把钓人来春涨满,溶溶分润几多田?” 若漫步湟水岸头,纵目四望,只见长虹卧波,岸柳倒映,公路如砥,高楼似林,良田漠漠,渠道纵横。夜里万空灯火,映入清波,如抖落一天星斗,万斛明珠,风景煞是宜人。湟水河 - 水系干流 湟水河水系在西宁以上称西川,在西宁附近汇入北川和南川。干流谷地开阔且川峡相间,两岸汇

4、入较大支流有40余条。除大通河外,多与干流垂直,呈羽毛状形态。支流大通河,发源于祁连山托勒南山南麓,青海省刚察县的木里山,河源高程4 520米。流经门源,至民和县享堂汇入湟水,入湟口高程1 727米。河道长561公里,比湟水干流长187公里。若从汇入点计算,则比干流长256公里(若按河源惟长的原则,支流将升格 为干流),这又构成湟水水系的另一个特点。湟水流域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并有盆地、高山影响,所以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且地域差异大。愈向上游气温愈低,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小,多潮湿沼泽地。流域年平均气温0.67.9,最高气温34.7,最低气温-32.6 。年降水量300

5、500毫米,局部地区可达600毫米。湟水干流谷地,6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多暴雨。无霜期西北部山区为31天,东南部丘陵区为130180天。西宁地区有歌谣云:“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概括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湟水流域的水资源,据民和、享堂两水文站19401984年实测,年平均径流量为46.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15.2 万立方米。其中大通河年径流量为28.7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19万立方米;湟水干流每平方公里产水只有11.4万立方米。流域年输沙量2241万吨,年平均侵蚀模数736吨每平方公里,其中大通河年输沙量只323万吨。湟水干

6、流年输沙量1 918万吨,年平均侵蚀模数1250吨每平方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耕垦指数较高的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由于人口、耕地分布不均,各地水资源利用的差别甚大。湟水干流平均每亩耕地只有地表水341立方米,再加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已感严重不足。而大通河流域平均每亩耕地有地表水4 748立方米,却远没有开发利用。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余缺,青、甘两省都提出调引大通河水的要求。湟水河 - 历史发展 湟水河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春秋时期以前,湟水流域“少五谷,多禽兽”,人们主要依靠射猎为生。周考王五年(前)羌人无弋爰剑由秦国逃到河湟后,把从秦地学到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传播到这里,河湟地

7、区的农牧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了。西汉赵充国屯田以来,引湟灌溉,直到宋代何灌在西宁等地兴修水利时,汉唐故渠仍然可考。湟水滋润着河谷大地,孕育和发展了湟水流域的农业文明。清代初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描绘湟水流域是“漠漠皆良田”,“溪外一片沙鸥白,麦中几片菜花黄”,优美的环境使他产生了“何妨湟水作桐乡”,愿生于斯,老于斯的愿望。在湟水的哺育下,河谷地带至少在明以前是到处草木丛生,绿树成荫。北宋李远在青唐录中描述当时湟水流域是“宗河(湟水)行其中,夹岸皆羌人居,间以松篁(篁概指灌木也),宛如荆楚(江南地区)。羌人多筑物而居,激流而碨(水磨)”。在那茂密的丛林中野生动物成群结队,连麋鹿等大型食草动物也优游于其

8、间,有清乾隆年间西宁府学教授屈笔山西宁东郊观猎诗为证:雨罢风和黄鹂鸣,高原原上景清明。无营散兵东郊出,麋鹿不猜弄晚晴。湟水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干流川区的农田水利发展,可追溯至汉宣帝时。他曾遣使赵充国屯田湟中,引水灌溉农田6万余亩。当时为了有利于屯田区的交通,还横跨湟水建桥约70座。至清乾隆年间,湟水两岸已有引水渠道约200条,灌田38万亩。民国年间曾在西宁附近的一条支流上修建西宁水电站,装机220千瓦,是当时黄河流域仅有的三个水电站之一。河湟,当指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从秦汉以来,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于其间,创造了辉煌

9、灿烂的河湟文化。河湟文化是青海东部地区和甘肃西部与青海接壤地带,历代先民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的结晶,有其独特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其内涵及其特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承继,相统一,显得十分重要。 一 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自古以来,我国从华夏到汉唐,乃至元明清时代,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古人将黄河源头看作是圣洁而又遥远的,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慨叹纵观河湟文化在黄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我将黄河流域分为四大优秀的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传统文化加以比较:即青甘地区的河湟文化;今宁夏、内蒙古地区的河套文化;今陕西、河南等地区的

10、中原文化;今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河湟文化是上述黄河流域四大传统文化中的源头文明化的重要标志,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大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河湟地区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湾出土文物为例,当地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共1730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器近2万件,这是其他地区所无可伦比的。彩陶纹饰图案中的拟蛙纹亦作神人纹,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人祖崇拜。蛙同娃,女娲抟土造人的古代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神话传说的最早形象化图案。笔者认为河湟文化与河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共同铸就了黄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

11、传统文化的早期文化内涵,至少在北宋以前这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过耀眼的光芒。如果说河套文化以草原文化走廊即游牧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中原文化以农耕文化走廊即丝绸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齐鲁文化以海陆文化即蓬莱神话的文化内容为主,那么,河湟文化则将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两大走廊的文化内容兼而有之。 二 河湟文化是草原文化走廊与农耕文化走廊文化荟萃之地的瑰宝。 说河湟地区是农耕文化走廊的地区之一,人们容易理解。但何以又是草原文化走廊之一呢?笔者以为我国北方各民族先民依托所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亦耕则耕,亦牧则牧,很多地区耕牧相间,农牧业生产相得益彰。以鲜卑人为例,其部族在今东北辽宁地区就曾从事农牧业,后来人畜

12、繁衍,鲜卑诸部从东北逐渐进入漠北高原,在阴山陇山脚下放牧,一部分游牧到祁连山北麓,有的翻越祁连山进入青藏高原,乃至川西北;青海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以畜牧业为主,兼及农业;而南凉国属民则以农业为主,兼及牧业;青海东部地区的几个世居民族,从原先的畜牧业转入农业者,不乏其例,如土族、东部藏族都是这样。所以河湟民间传播很广的山歌“少年”,就具备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文化的双重性。 在河湟地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形成了河湟文化内涵的多元性。有许多文化现象并非某一个民族所独有,如自古以来的羊图腾崇拜,至今农牧业区多民族所共有,藏族仍有“长寿羊”CAI LOU,汉族称“神羊”,即一群羊中留一只羯

13、羊,终其生而不宰杀。这种习俗与古“羌人事奉羱羝”即盘羊的习俗一脉相承。笔者曾闻“西宁的赋子,兰州的鼓子”民谚。“西宁的赋子”是平弦坐唱艺术的主调,幽雅宛转而又悠远,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平弦坐唱艺术还有“十八杂腔”之说,唱调多以历史典故为主,是曲型的农耕文化的产物。笔者曾在兰州有幸听到鼓子词的演唱,那音调苍凉而悲壮,深沉而高亢,显然有着北方大漠草原文化的风韵。西宁和兰州,可谓我国西部相距最近的两座省城,从兰州北去,便是草原文化走廊之地;从西宁东去,便是农耕文化走廊之地。赋子词与鼓子词,就在时代的演进中保留了下来,岂不是河湟文化的代表作吗。 对草原文化走廊及其文化研究的疏忽,是我们文化学界的失误。

14、弥补之法,除了细加研究史籍之外,在交通便利的今天,更应行万里路实地考察才是。特别是对重要的草原文化遗产应加以发掘、整理,借助今日的科技手段加以保护并发扬光大,如兰州的鼓子词,多年前笔者在兰州时所见艺人多年老体衰,若不抢救则有后继无人之虞。青海的皮影戏音乐也少有人承继,要尽快录音。河湟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舞蹈以及绘画等也应采取抢救性措施。笔者曾著文指出,对中国西部历史上的两大文化走廊,要设法重振。文化自强,是中华民族奔小康的重要内容,千万不可忽视。 三 河湟文化又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 河湟地区曾有过对文化作出创建的历史的民族,诸如戎人、羌人、氐人,鲜卑、小月氏、鞑靼、吐谷浑、吐蕃等

15、,这些古代民族不仅从事高寒畜牧业,也从事农业、手工业,积极发展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商业和文化交流。譬如一条唐蕃古道曾留下多少文化遗存,仅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一条山沟围绕文成公主庙留下了历代先民数不清的石刻艺术遗产。河湟谷地至今保存完好的1840年以前的寺庙塔窟,都是先民们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如瞿昙寺、隆务寺、塔尔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等等。广而言之,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郭煌艺术,都是中国西部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 元明清时期祖国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这一时期作为综合艺术的戏曲空前发展,河湟地区随着手工业作坊的大量出现,民间坐唱艺术也得到空前发展。笔者聆

16、听过许多民间艺人的演唱,有些曲目并非民间艺人所创作包括音艺人,二十多年前笔者曾在湟中小南川洛玛村听过张姓老人已去世演唱的民间曲艺节目宫门挂带、孙膑上寿等,从其遣词造句,喻古颂今的手法看,当是历史上河湟地区的落魄文人所为,只是借助民间艺人的口流传了下来。多年前一位刘姓盲艺人在西宁小游园演唱的方四娘,与我国内地流传的四姐宝卷也存在着渊源关系。由此可知,河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既然如此,我们对待河湟文化的态度只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这方面虽然我们过去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限于诸多制约因素,我们做得还很不够。青海曾有过许多诸如三个集成、618米彩绘大观、改编上演传统曲目等成功之举,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