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2_2_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09676202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2_2_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2_2_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2_2_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2_2_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 2_2_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2_2_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2_2_2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酸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钠俗称纯碱,因为碳酸钠是一种碱B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浅红色C碳酸钠本身显碱性,所以不能与任何碱反应D用BaCl2溶液不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解析: 碳酸钠属于盐类,A错;碳酸钠可与氢氧化钙反应,C错;BaCl2溶液可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而不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错。答案:B2下列物质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ANa2CO3BNaOHCNaCl DNaHCO3解析:NaHCO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D3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因为

2、它()热稳定性差增加甜味产生二氧化碳提供钠离子A BC D解析:NaHCO3热稳定性差,加热可以分解产生CO2,使面包松软可口。答案:B4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碳酸氢钠与BaCl2稀溶液不反应,而碳酸钠与BaCl2稀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答案:C5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解析:A项,因为CO2能和Na2CO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a2C

3、O3CO2H2O=2NaHCO3,故可用来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而Ba(OH)2、Ca(OH)2和盐酸都能和NaHCO3、Na2CO3反应。答案:A6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最好的方法是将气体通过()A饱和NaHCO3溶液 BNa2CO3溶液C饱和石灰水 D烧碱溶液解析:B、C、D选项都可除去HCl气体,同时也能与CO2反应。除杂原则是应不使CO2减少,故B、C、D不可取。答案:A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两溶液所显示的颜色最可能为()A均变为红色B均为无色C前者为红色,后者为粉红色D前者为红色,后者几乎为无色答案

4、:C8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根据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NH4Cl都小的性质,运用CO2NH3H2ONaCl=NaHCO3NH4Cl的反应原理制备纯碱。下列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反应过程:气体A的饱和溶液A和食盐的饱和溶液悬浊液晶体,纯碱,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B把纯碱及第步得到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发酵粉C纯碱可广泛地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中D第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解析:本题目主要考查侯氏制碱法原理及其纯碱的应用。中过滤得到晶体的主要成分是NaHCO3,要生成纯碱需要步操作中加热

5、灼烧。故D项错误。答案:D9有相同质量的两份NaHCO3粉末,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第二份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冷却后再加足量的盐酸,则二者所消耗的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比是()A21 B11C12 D41解析:根据守恒关系,因为最终生成NaCl,而Na是守恒的,故耗酸相同。答案:B10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A3.38 g B4.58 gC4.16 g D4.41 g解析:本题属于一道小计算题,利用所给条件,进行差量计算,即可得出结果。2NaHCO3Na2CO3CO2

6、H2O168 g62 gx0.31 g解得x0.84 g。所以原混合物中含Na2CO3的质量为:5.00 g0.84 g4.16 g。答案:C二、非选择题11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请填写所用方法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欲除去的少量杂质方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Na2CO3固体中的NaHCO3(2)NaCl溶液中的Na2CO3(3)NaOH溶液中的Na2CO3解析:(1)将固体混合物加热,即可将Na2CO3固体中的NaHCO3除去。(2)除杂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所以要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应用HCl来除去。(3)将混合液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蒸干即可除去杂质。答案:(1)加热2Na

7、HCO3Na2CO3CO2H2O(2)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无气体放出Na2CO32HCl=2NaClCO2H2O(3)加入适量的石灰水Ca(OH)2Na2CO3=2NaOHCaCO312下图所示各步变化,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每一物质均含有A元素。(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C_,E_,F_。(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E_;CF_;FC_。解析:推断题的关键是找突破口,根据A为金属,B为淡黄色固体粉末,可知A为Na,B为Na2O2,前后联系,可知其他物质。由钠的性质,可知,D、E分别为Na2O、NaCl、NaOH中的一种,由Na2O2的性质可知,C必为Na2CO3,则F为

8、NaHCO3,由Na2CO3E可知,E为NaOH或NaCl,由DC知,E为NaOH时,D只能为Na2O;当E为NaCl时,D可以为Na2O或NaOH。答案:(1)Na2O2Na2CO3NaOH(或NaCl)NaHCO3(2)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O2H2O=2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13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所示。(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

9、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与实验相比,实验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A比复杂B比安全C比操作简便D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不行(3)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解析:(1)Na2CO3、NaHCO3均能与HCl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但NaHCO3比等质量Na2CO3反应快,且产生CO2量多,因此实验能鉴别Na2CO3和NaHCO3。(2)NaHCO3受热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但Na2CO3受热不易分解。(3)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试管A,然后预热试管B,因此试管B中盛放NaHCO3,更能

10、说明稳定性Na2CO3NaHCO3。答案:(1)(2)2NaHCO3Na2CO3H2OCO2D(3)NaHCO314小明通过学习知道: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Na2CO3溶液还会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疑问】NaHCO3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吗?如果能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什么?【进行实验】小明将NaHCO3溶液与石灰水混合,结果产生白色沉淀,已知Ca(HCO3)2能溶于水,碳酸氢盐在碱溶液中会生成碳酸盐。此白色沉淀是_;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什么,继续探究:【作出猜想】只有NaOH有Na2CO3和NaOH_【实验设计】步骤1:取少量上述实验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

11、CaCl2溶液(中性),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生成的含钠化合物一定含有 _;步骤2:将步骤1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往滤液中先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_,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气泡产生,由此可知猜想成立。【拓展提高】若步骤1中未出现白色沉淀,则此时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因为题给信息:Ca(HCO3)2能溶于水,而HCO能与OH反应生成CO,故将NaHCO3溶液与石灰水混合后,产物除CaCO3外溶液中还可能有:Ca(OH)2过量时:发生反应NaHCO3Ca(OH)2=CaCO3NaOHH2O;恰好反应时: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NaHCO3过量时,产物有CaCO3、Na2CO3,剩余NaHCO3。依据以上分析可猜想:生成的含钠化合物只能有三种情况:NaOH、Na2CO3和NaOH、Na2CO3。答案:【进行实验】CaCO3【作出猜想】只有Na2CO3【实验设计】Na2CO3溶液先由无色变红色,然后红色变为无色【拓展提高】Ca(OH)2NaHCO3=CaCO3NaOH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