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0233793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第2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2.认识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3.利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归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特点。4.能够利用地图分析说明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5.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1.能够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

2、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2让学生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教学难点】 “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的挂图、录像资料;学生:搜集有关的信息、身边去珠三角打工的例子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2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屏幕出示材料,并配以录音。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地区的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80亿美元急升

3、至2005年的2321.7亿美元。该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过渡:由材料可知,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的总体水平较高,那么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属于什么类型?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看材料了解。 二、学导达标学习任务一:外向型经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3分钟)1.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属于 型经济。2.珠江三角洲的产品主要通过 销往 、欧洲、非洲、 洲、大洋洲等地,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 和 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3.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的合作模式是“ ”, 在前, 在后。自主完成。合作展示(13分钟)合作展

4、示一、外向型经济提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2页文字部分及图)。教师总结并及时激励评价。展示:“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图并提问: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总结:由此可以看出,港澳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师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指导学生读图7.4回答。)提问: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的呢?教师及时给予激励评价。提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怎样的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从而使该地区贸易国际

5、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呢?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问:“前店后厂”模式充分利用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你认为这种分工合作模式还对哪些地区有借鉴意义? 教师及时点评、鼓励。指导学生分组完成53页、54页的活动题。提问、总结回答情况。承转讲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城镇的迅猛发展,可以说城镇的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的发展。学生阅读教材文字及图并回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

6、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学生读图回答: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其中3的外资来自祖国的台湾地区;23的外资来源地在世界其他地区。读图回答外向型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学生读教材53页上面的文字部分并回答: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把本区的主导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的。学生阅读第53页材料,明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合作发展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两地区正是采取了这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合作模式

7、,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才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学生发挥想象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对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发展外向型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生分组讨论,各述己见。巩固训练(2分钟)1.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 ( ) A台湾地区。 B. 美国、日本C. 港澳地区 D欧洲2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产值的迅速增加 B劳务输出C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作用 D传统工业的发展3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合作的基本模式是“前店后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土地、劳

8、动力成本较高,扮演“店”的角色B港澳地区利用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C珠江三角洲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主要进行产品的对外销售D港澳地区海上运输便利,主要进行产品的生产与加工自主完成,同位交流答案。学习任务二: 城镇的发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2分钟)1.珠江三角洲地区 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 的发展。2.随着 的发展和 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 用地、 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布的独特地理景观。自主完成。合作展示(10分钟)合作展示合作展示二、城镇的发展播放视频:“珠江三角洲地区

9、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展示:“珠江三角洲独特的土地利用景观”图、“川流不息的民工潮”图。提问: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土地利用方式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启发思考:同学们,图中的城镇幢幢建筑,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城镇的建筑越来越多,这是为什么?教师小结:由于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才使本区人口越来越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可见,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的形成条件是:外向型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2。过渡: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怎样才能解决城镇

10、化发展过快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呢?请几个同学分别充当普通工人、工厂厂长、深圳市市长、广东省省长等角色来谈谈自己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和城镇发展的设想和建议。点评:刚才同学们扮演的角色很成功,提的建议和设想很有道理,操作性也强。珠江三角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只有做到适度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注重环保、适当引进外来人口、搞好宣传教育工作,才有可能解决好本区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获得可持续发展。学生观看,总结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最显著的变化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前期农田广阔(以农业用地为主),后期却是城镇密集。读图讨论回答: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

11、的迁入,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学生回答:居住、建工厂、办学校、办医院等;当地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越来越多,人口急剧膨胀。学生讨论,回答:第1题:1984年即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稀疏,数量较少,规模较小,非农业人口增长缓慢;2000年时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密集,数量多,规模大,非农业人口增长很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促使各种服务业迅速崛起,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吸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因而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第2题:城镇化发展过快,

12、大量的农业用地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源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垃圾成堆、绿地面积减少等)和社会问题(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噪声污染、住房短缺等)。学生回答摄像和建议:建议设想普通工人城镇发展太快,难以保证居民居住环境城镇应适度发展,科学规划,保证居民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工厂厂长要尽量少建或不建污染性工厂要大力兴办环保型企业深圳市长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城建规划要科学、合理,注重环保把城市建成花园式城市广东省长城镇发展要注意节约耕地、合理用地,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发展要努力实现广东省各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稳定城镇人口巩固训练(2分钟)1改革开放后,大量劳动力涌向珠

13、江三角洲,形成了新时代的“孔雀东南飞”,主要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 )A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B.交通便利C相比内地就业机会多,劳动报酬高D人才聚集2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所依赖的最大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便利的海陆交通 C紧邻港澳的地理位置D发展迅速的第三产业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给环境和人类生产带来的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A加快了城镇建设步伐B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变C加快了本区的经济发展D减轻了本区的环境压力自主完成,师生交流答案。三、归纳总结(3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根据下列结构图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所采取的独特的发展模式,以及城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带来的利弊和解决办法。出示结构图:国家优惠政策 发展条件 发展模式优越的地理位置 外向型经济 前店后厂全国著名的侨乡 回扣课本,掌握知识。四、迁移提升(3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讨论:比较一下,山东半岛与逐渐三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