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作大会汇报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02089629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药品)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作大会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疗药品)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作大会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疗药品)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作大会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疗药品)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作大会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疗药品)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作大会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药品)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作大会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药品)天江药业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作大会汇报(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作汇报(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周嘉琳)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策并直接领 导和组织实施的一个中药现代化系统工程。1992 年,我们最先 提出了创制“免煎中药颗粒”的设想,1993 年,国家中管局决 定正式推进中药饮片改革,发文确立“天江药业有限公司”为全 国首家试点研制单位。这一工程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社会时代需求为指向,凝 聚了我国中医药多学科专家的智慧与心血,是我国中药现代化进 程中一项重要的创新实践。国家卫生部、科技部、食品药品监督 局等部门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务院八部委将其列入了 2002-2010 年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的战略目标。18 年来,我们在国

2、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先后承担并 完成了国家级科研课题 13项(已结题为准,不包括未结题课题), 省级课题 3 项。首次在国内集成多种先进技术与装备,研制了 610 个品种的中药单味配方颗粒,建立了科学的制备工艺并实现 了产业化;通过多中心、多学科协作,揭示了中药配方颗粒的临 床效应和相关药理活性;基于对原料的基源、产地、种植规范标 准的研究,对成品定性、定量检测标准的研究,对重金属和农残 量等安全性标准的研究,创建了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体系。 迄今为止,中药配方颗粒已被国内 3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特别行政区及国际亚、非、欧、美等 28 个国家和地区共约 10 亿多人次服用,因其安

3、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携带服用方便, 受到广泛好评。该项目关键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12项,目前4项获得授 权,8 项已公开;在国际上首次出版发行了中药配方颗粒薄层 色谱彩色图集,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 余篇,出版发行 临床应用研究专著 2 部,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 的研究成果,催生了中药行业的一个新领域,引导了一个新兴中 药产业,大大提高了我国传统中药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 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制背景上世纪下半叶起,随着大量药源性、医源性疾病的显现,化 学合成药毒副作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东、西方都开始重新重视 运用传统医学方法来防治疾病。至2

4、0世纪 80年代,医药的“回归自然”形成了世界性潮流,寻找天然药物,研究使用天然药物 替代化学合成药物已成趋势。以中药为主体的中医学,有着独特 理论和几千年的丰富实践,因此,其宝贵的价值在这一进程中再 次体现。然而,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中药“饮片入药,临用 煎汤”的用药方式和煎煮质量的不可控性,已远不能适应现代人 的生活节奏。个体化的煎煮烦杂费时、浸出不完全、量大难服用、 携带不方便、分剂量不均、饮片的卫生学标准低、质量不稳定等, 都成为了中医药应用发展的瓶颈。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从上世纪 70-80 年代起,就开始 投入中药颗粒剂的生产。日本有汉方药厂 40多家,主要生产 210

5、 种中药经典方剂。韩国主要生产单味中药片、胶囊系列。台湾地 区有中药生产厂30多家,生产复方400余种,单味中药200余种。 这些国家和地区虽因中医药理论普及率低,主要以复方为主、辅 以单味加减。但他们的产业化程度高,国际市场占有率达 95% 以上。我国大陆作为中医药发源地,其发展与地位面临着严峻挑 战。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非常重视这一中医药发展的重大 战略问题,高瞻远瞩地做出了中药饮片改革的重要决策。 1987年 3 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药 剂型研制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常用中药饮片“进行研究和改革, 如制成粉状、颗粒状等”。1992 年,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在中

6、 国内地率先开始自主研发中药配方颗粒(当时称“免煎中药”), 并确定走单味配方颗粒的研制道路。1993年 3月,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发文确定天江药业有限公司为全国中药饮片改革试点单 位。同年,国家科委将该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以后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又陆续下达了一系列科研课题, 标志着我国内地中药配方颗粒研制工程正式启动,中药饮片现代 化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二、 中药配方颗粒的创制与制备工艺研究中药配方颗粒的创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融入现代制 药技术的同时,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中药饮片和汤剂的功能 特性。其品种多、成份复杂,面临大量无先例可循的技术难点。 我们针对每个品种的

7、不同特性,进行了极其艰难的工艺条件探 索,在国内首次运用动态提取、固液分离、低温浓缩、喷雾干燥 等多种先进设备技术,经反复探索,完成了小试、中试研究,形 成了整套制备工艺,获得了国家“单味中药饮片速溶颗粒的制作艺”等发明专利 4项,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一过程主要基于以下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1、运用优选法建立基本制备工艺首先,采用正交试验法、均匀设计法等方法,对提取工艺参 数进行了优选,确定每味药的加水量、升温煮沸时间,煎煮次数; 其次,通过改进浓缩设备,优化相应条件,攻克含皂苷类成份和 动物蛋白类品种浓缩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第三,通过反复试验, 优化进出风温度、药液相对密度及辅料品种、用量,

8、解决了含多 糖类品种等在喷雾干燥过程中易出现的粘壁、焦化等技术难点, 首次在国内成功实现了多种类中药品种的喷雾干燥。第四,根据 不同物料,在基本不加和少加辅料的前提下,一次性地完成了成 型、粉粹和整粒工序。2、突破含挥发油类品种的制备难关中药薄荷、藿香、青蒿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类的品种,如 何在喷雾干燥、制粒的过程中充分保留有效成分?这是中药配方 颗粒制备面临的重要难关。经过反复探索,我们研发出用蒸馏方 法先收集挥发油,将其用B环糊精包合,然后将包合物溶液与相 应提取液混合后喷雾干燥的工艺。这样,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该类药物的功能特性,又达到了高效提取,实现了其制成配方颗粒 的技术突破。3、攻克

9、成品普遍性引湿难题中药配方颗粒由于遵循中医理论,实行多成分转移,不轻易 剔除目前功效不明的物质。因此,许多品种干浸膏中含有糖、树 胶、蛋白质、鞣质和无机盐等易吸湿成分,极易结块,影响药物 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我们在实践中从生产环境、包装材料、物料 性质等方面深入研究,攻克了大多数品种的引湿性难题。4、增加油脂类品种溶化性中药种仁类品种等富含脂肪油,制成的中药浸膏粉在水中溶 化性差,影响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的应用。为了增加该类品种的 溶化性,我们组织技术力量协作攻关,创造了一种专利技术,改 善了含油脂类中药浸膏的表面润湿性和水中分散性,使所得浸膏 粉水中溶化性显著改善。5、解决部分药物特殊异味问题

10、部分动物类中药经水提取、干燥制成的中药配方颗粒具有强 烈的腥臭味,患者临床使用的顺应性很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是对我们的又一考验。在多学科专家的配合下,经反复实验,我们采用一种专利技术,将这类配方颗粒进行表面特殊包裹,控制 异味向味蕾扩散,缓和药物的异味,同时,干扰味蕾的味觉,从而起到矫味效果,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服药口感。创建质量标准体系中药配方颗粒创制成功后,接踵而至的难题是如何创建其质 量标准体系?这在国内尚属空白。我们结合所承担的国家“十五” 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规范化示范研究”, 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50 种中药配方颗粒的专属性检测 方法和质量标准示范研究”,

11、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基于中国药典、 且符合中药配方颗粒实际的质量标准。该项研究工作为国家药监 部门出台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等管理文件 提供了主要资料,为制定国家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奠定了基 础。1、通过对原料的基源产地、种植规范等研究,制定原料标准中药材多基源、多产地,是影响中药质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对中药配方颗粒原料中120个多基源品种和80个多产地品种,分别进行了同品种的不同基源、不同产地有效成分含量对比 研究,并考虑市场上主流品种的供应情况,在中国药典基础上, 固定了基源与产地,稳定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料质量。 我们通过与上游产业和药材主产地合作,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

12、AP )要求,建立了三七、黄连、木香等药材硏究基 地,建立了山东平邑(金银花、黄芩、丹参)、江苏射阳(菊花) 等生产基地,研究制定了良种培育、植物栽培、肥料与农药施用、 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规范,建立了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料质量 标准。2、采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定性定量检测标 准。我们采用薄层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制定了中 药配方颗粒 400 个品种的鉴别方法、100 个品种的专属性鉴别 方法和 150 个品种的含量测定方法。经反复研究验证,出版了 国际上第一部中药配方颗粒薄层色谱彩色图集,第二部已在 付印。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33 篇学术论文。这一研究受到 国家“十

13、五”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 专家组的好评。3、通过对原料和成品的重金属与农药残留量等大样本检测,建立了安全性指标限量标准。中药的卫生学标准,尤其是重金属、农药残留量、二氧化硫 等安全性标准检测薄弱,是中药在现代社会使用中面临的重要问 题。也是中药走向国际的瓶颈之一。我们对中药配方颗粒的原料 和成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技术进行重金属限 度检测,采用气相色谱和其它技术方法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测、二 氧化硫残留量检测和黄曲霉素检测。经对所有品种的普查(每一 品种多批次的原料和成品检测),筛选出应重点监控重金属的品 种 200 个,应重点监控农药残留量的品种20 个,应

14、重点监控二 氧化硫的品种 60 个,应重点监控黄曲霉素的品种 20 个。在此 基础上,参考中国和欧共体的相关法规要求,分别制定了有关限 量标准。该项工作填补了国内中药配方颗粒安全性指标相关质量 标准研究的空白。采用一系列现代技术将中药饮片制备成配方颗粒后,它是否保持了中药饮片原有的临床疗效和药理作用?这是中药配方颗 粒必须解答的课题。对此我们开展了系统的研究。1、临床疗效研究第一,用中药配方颗粒组成复方,进行了临床多中心、大样 本、随机对照研究。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要求, 结合承担的“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制备与临床应用研究”这一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重点课题,我们组织了南京中医

15、药大学 临床研究室设计临床验证方案,选用银翘散等 10个中医临床复 方,用中药配方颗粒组方作治疗组,共 882 例;用传统中药饮 片组方作对照组,共801 例。在江苏省中医院、浙江省中医院、 上海曙光医院等 10 家医院进行多中心、多学科、大样本的临床 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9 个方剂临床疗效“两者无显著性差 异” (P0.05),而银翘散则显示中药配方颗粒优于传统饮片汤 剂(P0.01)。第二,我们在全国多个医疗、科研单位对中药配方颗粒持续 进行了内、外、妇、儿、皮肤等临床各科的普遍性临床观察,证 实中药配方颗粒临床疗效与传统中药饮片相近,总体上无显著性 差异。截止2009年,各科临床总结

16、资料900余篇,其中,在国 内省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 200 余篇;出版临床专著 2 部, 临床资料汇编1 部,典型个案100例正在编著中。第三,中药配方颗粒问世以来,各地省厅级以上中医临床科 研课题普遍性采用其作为科研方的制剂。其中,我们承接制作的38 个国家、省级科研课题科研方,经严格的随机对照,均证实 了确切的临床疗效,全部顺利通过了课题的专家评审。2、药理学研究我们选取葛根芩连汤、柴胡疏肝饮等 10 个常用基础方,组 织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药药理重 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等单位进行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 药理对比研究,经动物体内试验和多项体外实验,显示两者均具 有抑菌、解热、免疫、镇咳、祛痰、止泻、利胆、止血、镇痛、 利尿、子宫调节、抗心律失常、抗休克等广泛药理作用,中药配 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作用相近,无显著性差异”。此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