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三章-帷幕灌浆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01KB
约13页
文档ID:399948512
第十三章-帷幕灌浆_第1页
1/13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九工程局联合体 施工组织设计第十三章 基础处理钻孔、灌浆及排水孔施工方法说明书13.1 工程概况大坝坝体内沿两岸坡布置了一条基础廊道,从左岸▽764高程至坝底▽664高程再至右岸▽764高程贯通底层廊道向两岸水平延伸(延伸洞长左岸57m,右岸37m),▽725高程灌浆平洞(左右岸洞长均为90m)与基础廊道贯通顶层▽777高程设灌浆平洞(左岸洞长为116m、右岸洞长为70.5m)洞内设有回填及固结灌浆(见图投-16)帷幕灌浆:715高程以下设主、副双排帷幕,▽715高程以上设单排帷幕,最深孔为92m,平均孔深约75m;副帷幕孔深为相应主帷幕孔深的60%,基本孔距2m排水廊道设排水孔一排,孔深为相应主帷幕孔深的60%,基本孔距3m坝基固结灌浆范围线内均进行固结灌浆,梅花型布孔,孔距3m,孔深平均15m,最深25m工程量见表13.1. 表13.1 工程量表序号工程名称工程量单位备注1基础固结灌浆14950m不包括砼2基础帷幕灌浆26700m不包括砼3灌浆平洞回填灌浆26004灌浆平洞固结灌浆59005基础排水孔15800m6大坝基础回填灌浆262313.2 临建设施根据施工工期的需要,2002年10月底开始临建设施的修建,布置情况见施工布置图,具体用料见表13.2。

表13.2 临建设施主要材料表(住房除外)材料名称数量单位材料名称数量单位备注配电箱4个水泥砖7500块40×20×20扣件400个轨道钢(11kg/m)350对m石棉瓦80照明线600m1.5m球阀50个四榀线(铝芯)400米50m木板70铁管(1.5寸)400米输水管线500m铁管(1寸)500米输浆管配电盘10套铁管(1.5寸)600米制浆站13.2.1住房:由工程项目部统一布置13.2.2水、电系统664m、725m、777m三层廊道的用水用电从廊道口的水电线路上搭接,水管用1.5寸铁管,电路搭接用50m的铝芯四榀线其它部位施工的用水用电就近搭接水管架设靠廊道底板一侧,电路架设布置在边墙一侧考虑总用电量400KW13.2.3制浆系统大坝左、右坝肩777m高程处(具体位置现场察看)各修建一个制浆系统(40),能堆放50吨水泥设备各五台(泥浆泵2台、高速制浆机1台、1搅拌桶2台),材料用ф1.5铁管、木方、钢管、木板、花油布等右坝肩修建一个能集中堆放100吨的水泥库房左右岸三层廊道内以及岸坡基坑均需陆续架设输浆管路,共计八趟各用浆点可从输浆管上焊接分管并装上球阀(见图投-16)。

13.2.4轨道钢辅设在基础廊道的斜坡段辅设两排轨道钢(11kg/m),宽度为2m轨道上安装方便施工的施工平台13.3施工方案13.3.1施工程序:坝基回填灌浆→坝基固结灌浆→两岸坡固结灌浆→平洞回填灌浆→平洞固结→平洞帷幕灌浆→排水孔13.3.2坝基回填灌浆采用埋管法施工砼回填前,在砼脱空部位埋设1寸铁管,并引出当砼凝期达到60%的强度后进行灌浆施工,施工工艺采用充填灌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施工13.3.3坝基8~12坝段的固结灌浆,在砼基座浇筑超过3m后施工,上、下游基础固结灌浆滞后施工每坝段基座最多的70个孔,安排5台150型钻机、5台300型钻机、5 套灌浆设备检查孔在上层砼浇筑后施工13.3.4两岸每坝段固结灌浆分2~3层施工盖重要求超过3m,砼强度符合要求钻孔时,避开接触埋管,以免堵塞接触灌浆管路检查孔滞后施工13.3.5725高程以上,帷幕灌浆工程量左坝肩2572m,右坝肩2255m,计4827m大坝蓄水前完成▽725高程以下(21873m)的帷幕灌浆,▽725高程以下安排15台钻机,8套灌浆设备13.3.6排水孔施工在帷幕灌浆检查孔结束后进行(30m范围内),孔径为φ108mm。

成孔后,先埋入10m深的PVC管(φ89),PVC管与孔壁接触处用水泥砂浆固壁密实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再埋入孔口管装置(φ76),孔壁接触处用水泥砂浆固壁密实,并用1寸铁管引至廊道边的排水沟上方13.4基础固结灌浆13.4.1 工艺流程浇筑砼达70%设计强度、盖重3m以上→Ⅰ序钻孔→Ⅰ序灌浆→Ⅱ序钻孔→Ⅱ序灌浆→质量检查施工程序见固结灌浆工艺流程图13.4.2钻孔13.4.2.1施工控制点,进行现场测量放点,将固结孔的孔位测放出来,并注明其孔号,并经监理复查合格后(其误差小于10cm)然后移机就位,地锚钢筋固定,校正钻机立轴,用液压回转式钻机,配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造孔开孔孔径为φ91mm每个孔结束后立即进行钻孔冲洗,待孔内回水清洁后持续10min再取出孔内钻杆及钻具13.4.3压水和灌浆固结灌浆采用柱塞式“自下而上,孔底循环”分段灌浆冲孔结束后安装灌浆管路,在灌前使用压力水对钻孔裂隙进行压水采用单点法作压水试验,压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且不超过1.0Mpa,每5分钟测读一次压入流量,持续20分钟结束灌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施工13.5平洞回填灌浆13.5.1 工艺流程:衬砌砼达70%设计强度→Ⅰ序钻孔→Ⅰ序灌浆→待凝48小时以上→Ⅱ序钻孔→Ⅱ序灌浆→每个单元结束且满足7天以后进行灌浆质量检查。

具体每孔的施工程序见回填灌浆工艺流程图13.5.2 钻孔13.5.2.1在素混凝土衬砌中的回填灌浆孔,可采用手风钻或其他机械钻孔的方法:在钢筋混凝土衬砌中的回填灌浆孔应采用在预埋管中钻孔的方法,孔深深入岩石10cm,并测记混凝土厚度和空腔尺寸13.5.2.2遇有围岩塌陷、溶洞、超挖较大等情况时,应由承包人制定特殊灌浆措施,并报送监理人审批13.5.3 灌浆13.5.3.1灌浆方法:回填灌浆采用纯压式灌浆法顶拱回填灌浆前应对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混凝土缺陷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漏浆的部位及时处理13.5.3.2灌浆材料: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砂应为质地坚硬清洁的天然砂或人工砂,不得含泥团和有机物,粒径不大于2.5mm,细度模数不大于2.013.5.3.3回填灌浆应按划分的灌浆区段分序加密进行,分序序数和分序方法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确定,并报送监理人审批13.5.3.4回填灌浆的浆液水灰比应按施工要求确定 13.5.3.5回填灌浆顺序由隧洞较低的一端向较高一端推移,其具体做法:将低端的第一个孔作进浆孔,临近的孔作排气用,待其排出最稠一级浆液后立即将孔堵塞,再改变进浆孔,直至全序孔灌浆结束。

水水泥泥 泥 砂 搅拌、过滤 送浆 灌浆 被灌孔此孔结束 下一孔布孔造孔(入岩10cm)预埋回填灌浆管 控制阀达设计压力 压力表此孔不耗浆  (造孔)  计量      计量    计量图13.1 回填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13.6 平洞固结灌浆13.6.1 固结灌浆工艺流程:回填灌浆结束7天后→Ⅰ序环Ⅰ序孔钻灌→Ⅰ序环Ⅱ序孔钻灌→Ⅱ序环Ⅰ序孔钻灌→Ⅱ序环Ⅱ序孔钻灌→单元结束后且满足3~7天后进行灌浆质量检查具体每孔的施工程序见固结灌浆工艺流程图13.6.2 钻孔 13.6.2.1在素混凝土衬砌中的灌浆孔,可采用手风钻或其他机械钻孔的方法,孔深和孔向均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孔径不小于38mm,孔深深入基岩5m13.6.2.2地下洞室的固结灌浆应按施工图纸或监理人指示,按分序加密的原则划分灌浆单元,对水工隧洞的固结灌浆应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遇有地质条件不良地段,可增为三序,但需经监理人批准固结灌浆孔的排距、孔距、孔深及其它技术参数按设计图纸进行13.6.2.3固结灌浆孔,在钢筋砼浇筑时应预埋φ50的钢管,并定好方位,误差不大于5度, 灌浆孔位置与设计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

13.6.3 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13.6.3.1冲洗灌浆孔均应进行冲洗承包人应根据监理人指示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或用导管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进行冲洗:裂隙冲洗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水水泥泥 泥 砂 搅拌 过滤 送浆 灌浆 被灌孔 此孔结束布孔 造孔 预埋灌浆管 控制阀达设计压力 压力表耗量≤设计标准量≤冲洗及压水试验 下一孔达设计灌浆标准   计量     计量   计量 (造孔)按浆液要求进行浓改稀 图13.2 固结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13.6.3.2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施工人员可根据监理人指示,采用"简易压水"、"单点法"及"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简易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或结合裂隙冲洗进行五点法和单点法压水试验按SL62-92中有关条文执行基岩固结灌浆的检查孔应按SL62-94中有关条文的规定进行压水试验,检查孔的数量应不少于灌浆总孔数的5%13.6.4灌浆13.6.4.1灌浆方法:固结灌浆采用循环式灌浆法。

灌浆孔优先采用单孔灌浆,当相邻孔发生串浆或吸浆量较小时,可采用多孔并联灌注,并应控制压力,允许同一环上的灌浆孔并联灌注,孔数为2个,孔位宜保持对称13.6.4.2灌浆材料:采用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μm方孔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材质应符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灌进孔内浆液采用比重计校准测量浓度13.6.4.3灌浆次序:灌浆孔统一编号,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13.7 帷幕灌浆施工13.7.1钻孔13.7.1.1据施工控制点,进行现场测量放点,将每个帷幕孔的孔位都测放出来,并用红油漆注明其桩号、孔号等,并经监理复查合格后(其误差小于10cm)然后移机就位,地锚钢筋固定,校正钻机立轴,进行钻孔 13.7.1.2用液压回转式钻机,配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钻头造孔开孔孔径为φ91mm钻至基岩面以下2m,用塞塞在基岩面上20~50cm的砼内,进行第一段灌浆,然后用0.5:1浓浆换出孔内清浆,置入孔口管,待凝三天以上第二段以下用孔口封闭法,压水、灌浆时,尾管离孔底不大于50cm终孔孔径(试验孔、先导孔、Ⅰ、Ⅱ、Ⅲ序孔)不小于φ56mm13.7.1.3钻孔分段:第一段砼面以下2m(孔口管段),段长2m;第二段砼面以下2~5.0m,段长3m;第三段砼面以下5.0~9.0m,段长4.0m;第四段及以下各段的段长一般为5.0m。

段长误差不大于30cm,钻孔中使用kxp-1型轻便测斜仪校测钻孔孔斜,并及时纠偏,钻进中采取勤起下钻及加长钻具等方法,确保孔斜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钻孔时对岩层、岩性以及孔内各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钻孔遇到孔内涌水、漏水、断层、洞穴、塌孔、掉块时,及时报告监理人分析钻孔和岩体情况,作出决定后方可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