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395088981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同步练习新人教版一、请在( )中填上左、右。猫在老鼠的( )边,老鼠在猫的( )边。二、画一画。在的左边画,在的右边画,在的左边画,在的右边。三、小汽车的左、右各是什么玩具?飞机的右边有哪些玩具?小马的左边有哪些玩具?参考答案:一、右 左二、三、小汽车的左边是飞机,右边是火车。飞机的右边有小汽车和火车。小马的左边有小猪和小熊猫。附送: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位置左右练习二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新人教版编写意图(1)第1题和第2题,结合现实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前后、左右。(2)第3题是在“平面图”上辨认“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在现实空间和在平面图上

2、辨认上下、前后以及左右是学习的两个层次,在平面图上辨认位置关系难度更大。本题让学生结合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说一说各个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中,指向“终点”的方向是运动的方向是“前”,即动物运动的方向是“前”,例如,乌龟比兔子离终点更近就说“乌龟在兔子的前面”或者说“兔子在乌龟的后面”。这种“约定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建议(1)注意在现实空间的活动中完成。第1题和第2题需要在“活动”中完成,练习在现实空间中判断前后、左右。尤其是第2题,如果不将教材所给的情境转化为现实情境中的具体活动,而是在这幅平面图上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超出教学要求,学生解决该问题的难度也会很大。但转化为在“现实

3、空间”进行的活动,完成该问题则没有难度,没有超出教学要求。(2)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表述、交流。每道题中教材呈现的问题较少,但实际上蕴涵着丰富的素材。在具体活动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地观察、表述、交流,体现出开放性。编写意图(1)第4题通过现实生活中“整理房间”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对“上、下”“左、右”的认识。通过“整理”活动,初步感受有序的位置关系能使空间整齐,初步理解“物品各归其位”的必要性。(2)第5题通过按照“指令”贴小动物图片的操作活动巩固对“左、右”的理解。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是以“观察者”为标准“左”和“右”的。教学建议(1)让学生体会“有序”的好处。可以将第4题转化为“整理房间”活动

4、。先呈现“混乱”的房间,让学生谈感受,再依据生活习惯和常规整理房间,即“物品各归其位”,感受确定位置的作用。(2)设计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知识。可以将第5题设计为两人一组的游戏活动,一人发“指令”,另一人操作,然后两人交换“角色”。可以先发指令再操作,也可以先操作再说一说指令是什么。(3)有意识地设计“冲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按照同样的指令贴小动物,最后的结果应该相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呈现不同的“作品”,让学生对比分析出错的原因。编写意图(1)第6题是一个有关方位的练习题,答案不唯一。小蚂蚁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路径都不止一条。例如小蚂蚁要吃到南瓜,可以“向左,再向上”走,或者“向上

5、,再向左”走。(2)“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留心关注生活中经常使用“上、下” “前、后”与境,初步体会用的作用。(3)“左、右”的这些方位词表述“成长小档案”提供给学生总结、反思、交流本单元学习收获的园地和机会。教学建议(1)教学第6题时,可以让学生用卡片在教科书上亲自移一移,体会路径的多样性。有条件的话,可以制作成课件,动态展示小蚂蚁行进的路径和吃掉瓜果的过程。(2)“生活中的数学”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先让学生以“课外小调查”的形式调查生活中经常使用“上、下”“前、后”“左、右”这些词汇的情境,课堂上汇报交流,体会其作用。由于“左、右”经常容易混淆,在认识上有一定难度,也可以让学生汇报交流能够辨认左右的好方法。(3)对本单元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时,应引导学生从所学会的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体验等多角度来交流学习收获,而不能仅仅从所学知识的角度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