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

上传人:m**** 文档编号:389401343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邮电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 业 名 称: 智能科学与技术 专 业 代 码: S 所 属 系: 信息与控制系 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 2008年 月 日 系主任签字: 2008年 月 日 2008年 月 日主管院长签字: 2008年 月 日西安邮电学院 信息与控制系本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方案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 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 S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专业培养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专业灵活的原则;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工程和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构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良

2、好育人环境,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应用人才。二、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人才为目标。基本要求:1、具有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2、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较丰富的经管、人文学科知识;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技术;3、具有用英语获取知识和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初步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对智能信息处理、机器人技术等智

3、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主要技术的设计、开发、工程实践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学制与学分学制4年,毕业最低应修204学分。课内教学196学分,2614学时,其中必修课116学分,限选课40学分,任选课8学分,理论教学共164学分;集中实践环节32学分,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8学分。四、主干学科智能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五、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计算智能等。

4、六、培养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理论教学集中实践教学课外学分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门数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院公共基础课平台必修147034.3%3215.7%83.9%限选383.9%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83014.7%限选9199.3%专业平台必修6178.4%限选4125.9%任选483.9%合计4616480.4%共计(学分)204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及课程设置(含课程性质、类型、学时、学分分配、教学方式、开课时间、实践环节安排等)l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见附表一)2教学进程安排表 (见附表二)3课程安排表(按学期分配)(见附表三)4本专业提供辅修的核心课程(见附表四)八

5、、实践教学体系安排表实践教学体系表-课程实验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实验性质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单独设课实验物理实验483612自动控制原理实验1616电工电子线路实验32课内实验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32(18)16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64(16)16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64(16)610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32(12)12数字信号处理A48(8)26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8(8)8算法设计基础48(8)8网络管理与控制48(8)44数字图像处理48(16)88数字图像处理器48(16)88单片机原理及应用48(12)12嵌入式系统设计48(8)8智能控制48(8)8控制电机48(8)8计算

6、机视觉48(8)8机器人48(8)44计算智能48(8)62机器学习48(8)8数字视频技术48(8)8生物特征识别技术48(8)62数据库设计32(6)24入侵检测技术32(8)62智能卡技术32(6)42机器翻译32(6)42足球机器人32(8)44语音识别技术32(6)42射频识别技术32(6)68051单片机的C语言开发32(8)8现代传感与测控技术32(4)4现场总线技术32(6)24电脑围棋32(8)44实践教学体系表-集中实践环节类别名称周数(学分)实践性质技能及操作能力训练工程设计能力训练科学研究能力训练社会实践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课程设计数字逻辑设计2智能科学基础实验2专业课

7、程设计12专业课程设计22实习及其他科研训练2上机操作1.5认识实习0.5电装实习2军事训练2生产实习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14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课外科技与实践8九、集中实践环节内容及基本要求从第二学期至第八学期依次为:上机操作、认识实习、电装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1. 认识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为期0.5周。内容目的: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参观,了解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研制和开发情况;了解对口单位较为典型的实际产品加工、结构和性能、设计等生产环节,使学生对本专业发展有初步感性认识。 地点:相关企事业单位、机构、实验室。组织形式:由系部组织安排。2. 上机操作:时间:第二学期,为

8、期1.5周。内容目的: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入门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操作系统、软硬件安装调试以及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将来在本专业上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地点:系部机房组织形式:由系部组织安排3. 电装实习:时间:第三学期,为期2周。内容目的: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组装小型电器或仪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地点:校内。组织形式:由系部统一安排。4. 数字逻辑设计时间:第四学期,为期2周。内容目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完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理论教学后安排数字逻辑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地点:校内。组织形式:院内统一安排5.

9、智能科学基础实验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为期2周。内容目的:帮助学生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应用,为学生进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实践基础,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结合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实际问题进行实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报告。地点:校内组织形式:由院内统一安排。6. 专业课程设计1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为期两周。内容目的:提高学生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地点:校内。组织形式:由院内统一安排。7. 专业课程设计2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为期两周。内容

10、目的:提高学生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增强实践操作能力,组织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最终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地点:校内。组织形式:由院内统一安排。8. 生产实习时间:第八学期,为期四周。内容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和管理的完整过程,技术开发的实际情况,获得实际生产和维护的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专业技术应用情况,也为毕业设计收集必要资料。地点:校内、校外结合。组织形式:由系部统一安排。9. 科研训练时间:第七学期,为期2周。内容目的:通过科研训练锻炼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对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正确地认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

11、知识对智能科学领域的实际问题、具体技术做出一定的分析,最后形成科研报告。地点:校内组织形式:由系部统一安排。10. 毕业设计时间:集中在第八学期,共14周。内容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进行独立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使学生对四年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题目,收集资料,根据教师的安排程序进行论文写作,通过答辩评定成绩。地点:校内。组织形式: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拟定设计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爱好选定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确定的程序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十、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学生必须参加课外科技和实践活动,并取得8个以上的学分,具体包括:1、参加假期

12、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写出论文或调查报告,经院教学委员会审定,给予0.5-1个学分。2、参加科研活动或科研项目,可得0.5-3个学分,发表文章者可得0.2-3个学分。3、参加社会及学校学生科技开发和创新设计制造活动(如“挑战杯”等),视参与及获奖的情况给予0.2-3个学分,由各系、教务处、团委认可确定。4、参加专业培训及认证可得1学分。5、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根据参赛及获奖情况,由所在系部、团委认可,给予0.2-2.5学分。6、听各类讲座或学术报告,可得学分0.2/次。以上各项发表论文,参与科研活动,专业培训及认证、学科竞赛至少应修3学分,参加校园文体活动最低应修2.5学分;社会实践和听讲座最低应修2.5学分,各部分学分不可相互替代。附表一:各学期周数分配表 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 周数 项目学年 学期学期周数其 中理论教学军训上机操作电装实习认识实习数字逻辑设计智能科学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