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378955485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过关检测(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知能强化练(2018南通一模)下表为20112015年中国和美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中国美国014岁比重/%201116.519.6201216.519.4201316.419.2201416.519.1201516.519.01564岁比重/%201174.467.2201274.167.0201373.966.8201473.466.6201573.066.365岁及以上比重/%1中美两国人口()A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B死亡率美国低于中国C结构变化的特征相同D增长均呈现代型特征2目前,中美人口形势是()A中国劳动力数量优势扩大B中国青少年人

2、口数量未变C美国人口抚养压力减轻D美国老龄化程度在加重解析:1.D2.D第1题,从表格中可以看出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变化比较小,自然增长率变化不大;根据表格可以计算65岁以上人口比重,美国大于中国,死亡率美国大于中国;中国014岁少年儿童比重几乎没有变化,美国不断减小,结构变化的特征不相同;增长均呈现代型特征。第2题,中国1564岁比重减小,劳动力数量优势缩小;中国人口总数增加,青少年人口数量增多;美国1564岁比重减小,美国人口抚养压力并没减轻;65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大,美国老龄化程度在加重。(2018镇江一模)我国人口众多,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如图为我国各省新增城镇人口与商品房

3、销售关系图,读图,完成34题。3有关图中反映20112015年的情况正确的是()A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省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也最多B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低的都为西部省份C经济发达省份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多D江苏、广东由于大量人口迁入导致新增城镇人口多4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带来的影响是()A增加城镇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B造成农村经济的倒退C提高城镇老年人口比重D造成严重的排外情绪解析:3.D4.A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新增城镇人口最多的是山东,但是商品房销售面积最多的是江苏;新增城镇人口和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低不都是西部省份,如海南、吉林、上海等;经济发达省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不都是较多,如海南。第

4、4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会增加城镇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不会造成农村经济的倒退,降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产生社会治安问题等。(2018通徐扬泰淮宿六市二模)如图为贵州和江苏20072016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5与江苏相比,贵州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表现为()A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慢B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快C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D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6导致江苏、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区域发展B地域文化C资源状况 D城市布局解析:5.D6.A第5题,据题意分析可知,贵州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目前发展速度快。第6题,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导致江苏、

5、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差异。(2018苏北苏中七市三模)如图为苏南沿江铁路规划图。读图,完成78题。7影响苏南沿江铁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是()A地形起伏 B河流流向C城镇分布 D技术水平8苏南沿江铁路建成通车后,可以()A缓解长江航运压力 B提高上海城市等级C增加南京服务职能 D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解析:7.C8.D第7题,影响苏南沿江铁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即城镇分布。第8题,苏南沿江铁路建成通车后,可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2018徐州模拟)读2010年中国主要城市群老年人口集聚中心对比表,回答910题。(双选)名称总人口/万人占全国比重/%人口密度/(人/km2)集聚度长江三角洲(16)1

6、664.969.54162.588.79珠江三角洲(9)423.802.43100.975.46中原城市群(8)499.132.8697.745.28山东半岛(8)670.523.8490.364.88成渝地区(15)1 540.468.8380.934.37京津冀(13)1 348.717.7375.834.10海峡西岸(16)863.244.9571.693.87长江中游(25)1 497.508.5854.182.93关中城市群(6)332.511.9149.192.66东北城市群(21)1 144.746.5637.142.01合计9 985.5757.2382.064.449关于表格

7、数据反映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人口多的地区人口密度大B人口密度大的集聚度高C占全国人口比重高的属于低密区D沿海地区大多为高密区10从形成机制来看,形成人口集聚度高低分布格局的因素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对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率提升具有较大影响B非农人口比和人口迁入率始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影响因素C气候湿润度和地形对中部地区影响起决定作用D西部地区受医疗水平、少数民族因素和户籍人数等因素影响较小解析:9.BD10.AB第9题,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总人口多的地区人口密度不一定大,如东北城市群总人口多,人口密度小;占全国人口比重高的可能为高密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0题,从形成机制来看,形成人口集

8、聚度高低分布格局的因素是经济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非农人口比和人口迁移,非农人口比和人口迁入率对老年人口集聚度也有重要影响。(2018南京三模)如图为我国某沿河城市的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双选)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B乙所在的工业区可能污染较严重C丙处绿地主要功能为保持水土D丁处位于河流交汇处,适合建自来水厂12关于该城镇发展的叙述,合理的有()A加强房地产开发,打造滨江高级住宅B制定跨江发展战略,城市向南扩建C工业区向东北集中,打造沿江工业带D营造城市绿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析:11.AB12.BD第11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甲处绿地面积大,

9、环境优美,为高级住宅区;乙所在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边缘,地处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可能污染较严重。第12题,据图分析可知,该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北部地区,所以,该城镇应制定跨江发展战略,向南扩建、营造城市绿带,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该城镇最大风频为东北风,工业区不适宜向东北集中。热点迁移练(2018南京三模)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据该系数可将人口发展阶段分为“人口红利期”“盈亏平衡期”“人口负债期”。如图为19502050年法国、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统计及预测图。据此完成1314题。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人口红利期最短B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大C人口负债因老龄化所

10、致D中国目前人口红利较为丰厚14在我国人口红利将要消失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措施为()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B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解析:13.D14.C第13题,据图分析可知,日本人口红利期最长;法国人口红利期最短、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小;人口负债主要是因为人口增长过快,劳动年龄人口数比重小。第14题,人口红利期消失后,劳动年龄人口数比重减小,不适宜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2018盐城三模)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读海南岛位置图,完成

11、1516题。15海南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区位有()位于海上丝路战略支点丰富的热带农产品资源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A BC D16随着海南岛自由贸易港的建立,下列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的是()房地产业机械制造业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A BC D解析:15.D16.C第15题,据题意分析可知,海南岛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区位优势条件有位于海上丝路战略支点、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第16题,自由贸易港的建立,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8南京三模)中欧班列往来于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近年来班列返程回国时集装箱空箱率持续降低。如图为中欧班列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双选)17中欧班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主要作用包括()A促进我国能源资源的输出B促进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C促进沿线各国文化的交流D促进沿线各国间资源优势互补18降低回程班列空箱率的有效措施包括()A拓展运输货物的来源B增加集装箱补贴标准C提升班列通关效率D强化物流业组货能力解析:17.CD18.AD第17题,中欧班列可以促进我国能源资源的输入、会破坏沿线地区生态环境、促进沿线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各国间资源优势互补。第18题,可以通过拓展运输货物的来源和强化物流业组货能力等措施降低回程班列空箱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