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37659268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4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4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4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4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届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2、。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552课桌的高度最接近( )A0.2米B1 米C2 米D3 米3崇左市江州区12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约为A-10B5C20D304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5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2=F36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冒“白气”,属于液化B冰棒放在茶杯里,杯壁“出汗”属汽化C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凝华D剥去包装纸,不久冰棒“流汗”属熔化7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4、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8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C一层楼的高度约6m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9疫情期间,手持式电子测温仪最为常见,如图甲是某款电子测温仪,图乙是它内部的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阻,用于靠近人体测温,定值电阻R0为保护电阻;在测人的体温时,当被测温者体温较高时,显示仪的示数也会变大。正常条件下关于此测温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的B被测温者温度越高,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大C热敏电阻R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增大D将R0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小

5、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BCD11扶贫工作队为了帮助村民从当地的一种中药材资源中提取某种抗生素,他们采用加热使水沸腾的方法除去抗生素与水的混合液体中的水分,但这种抗生素在温度超过80时会被破坏,你认为下列最有效的办法是()A保持容器内为标准大气压,使水在100沸腾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缩短加热沸腾时间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12在“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中,黄英同学以优美、洪亮的嗓音和华丽的高音征服了所有评委,获得冠军。其中,“优美、洪亮、高音”对应的声音的特性分别是()A音调、响度、音色B音调、音色、响度C音色、响度、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13在公共场所“轻

6、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14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A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B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C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D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15把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倒满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甲杯中两种液体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体积各占一半,两烧杯中液体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两烧杯液体的总质量为m,则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Am甲m乙Bm甲m乙Cm甲=m乙Dm=(m甲

7、+m乙)16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ABCD17小英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她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地面B所乘坐的观光电梯C附近的楼房D远处的树木18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10m),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经过时间t,甲、乙相距80m,则该过程中 At一定为10sB甲车的路程一定为4mCt可能为90sD乙车的路程可能为36m19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对电路故障的判断正确的是()A若L1不亮L2亮,则有可能是a与b之间出现了断路B若L2不亮L1亮,则不可能是L2断路C若L1、L2都不亮,则一定是a与c之间

8、出现了短路D若L1、L2都不亮,则一定是a与c之间出现了断路20摄影师利用照相机对着一学生拍完一张全身像后,接着对站立不动的该生再拍一张半身像,则摄影师应A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B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C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D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2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 V小灯泡的电功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更换元件,可以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B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小灯泡不亮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灯丝断路C当电压表示数为2 V时,要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必须向A端

9、移动才能测量D通过实验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22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子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铜铁铝)A铝球B铁球C铜球D不能确定23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铝球B铜球C铅球D无法判断24音乐会上,钢琴和古筝合奏出的梁祝优美动听,通过下列哪个因素能够辨别出这两种乐器的声音(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25下列物体哪个不是光源()A点燃的火炬B太阳C月亮D萤火虫26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C城市道路旁安装

10、隔声板D放鞭炮时捂耳朵27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3.57cm、3.58cm、3.59cm、3.58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3.57 cmB3.58 cmC3.585 cmD3.59 cm28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B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无法进行反射和折射C医生利用B超来获得人体内部的图像,说明声波传递信息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具有能量29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把一质量为100g的苹果送上天宫二号,苹果的质量不变B同一块铝,做成铝盆质量变大,做成铝球质量变小C一瓶水结成冰后

11、,质量不变,密度变大D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3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 A 和 B,A 带正电,B 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 A和 B 连接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它得到电子BB的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C自由电子从 B 向 A 定向移动,瞬间电流方向由 A 到 BD正电荷从 A 向 B 定向移动,瞬间电流方向由 A 到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1)如图甲所示所测圆柱体的直径为_cm;对同一物体长度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2)如图乙所示的时间为_s;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图丙中体温计示数是_

12、:图丁中的小东读数将会比真实值偏_。32如图是人的眼睛成像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判断这是_(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正确的矫正方法是戴_透镜制成的眼镜。33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cm。34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正在_,通过_传入人耳,改变试管中的水量,会使声音的_发生改变。35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图中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cm。36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速度之比是23,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37频闪摄影可以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周期性闪光(每隔相等时间闪光一次),在一个画面上记录物体连续

13、运动的过程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 0.ls 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这个物体由图可知,物体在 AB 段的路程为_ cm,平均速度为_ m/s。38引吭高歌与低声吟唱中的高与低指的是声音的_不一样;两个发声体即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但人耳仍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_ 不一样。摩托车安装消声器从_减弱噪声的。39 “巴山雀舌”是达州市万源的特色农业品牌,曾在“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冬天当人们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是一个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当人们品茶时茶香四溢,这说明了分子在_。40

14、如图所示,某人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_。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右移动5,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后逐渐变短,为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始终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逐渐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 4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如图甲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