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489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度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4年度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度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度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度海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2.运用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A.晓之以理B.动之以情C.选好示范的榜样D.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3.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A.自愿性B.灵活性C.实践性D.直观性4.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A.个别特征B.整体特征C.本质特征D.动力特征5.张老师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

2、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6.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A.普通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论共产主义教育D.教育过程7.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到了,“果子”就成熟了,能够自己去摘下来,再策划下一个“希望”。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榜样示范法B.实际锻炼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8.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而颁布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9.在教育研究上反对思辨,主张定量、实证研究,提倡“科学化”的教育理论派别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

3、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10.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教学12.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的方法主要是()A.观察法B.评语法C.问卷法D.谈话法13.教师以自身作为教育手段是教师劳动的()A.主体性B.连续性C.示范性D.间接性1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在学校课程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其设置的时段为()。A.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阶段B.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阶段C.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D.初中到高中阶段15

4、.在心理咨询的性格A-BC理论中,B代表的是A.诱发事件B.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C.行为结果D.对非理性信念的辨析16.教师在数理化教学中通过解释、论证和说明使学生掌握原理或公式。这属于讲授法中的哪一具体方式?A.讲读式B.讲述式C.讲解式D.讲演式17.从课程管理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C.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8.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A.阅读技能B.写作技能C.驾驶技能D.运算技能19.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智商应该是()A.110B.115C.120D.12520.希望

5、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友谊,被群体接纳并成为群体成员之一。按照马斯洛的观点。这种需要属于A.安全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21.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是()A.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职业人才培训B.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C.加强农业知识的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D.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22.现代社会体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本国历史文化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23.实行饥饿纪律教育的社会是()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

6、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上课B.课外辅导C.备课D.作业布置25.美育首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A.1911年B.1912年C.1921年D.1949年二、判断题(8题)26.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27.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正确B.错误28.教师只要把道德规范说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就能形成相应的品德。A.正确B.错误29.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A.正确B.错误30.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3

7、1.技能就是习惯A.正确B.错误3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A.正确B.错误33.提高全班学生成绩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矛盾是_之间的矛盾35.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中,强化有三种形式,即直接强化、_和自我强化。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37.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8.简述五人格理论中的五种特质3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0.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41.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42.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43.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8、44.简述考试焦虑的危害及矫正方法。45.简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1.B暂无解析2.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它的关键在于创设特定的“情境”,这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精细而复杂的工作,对教师的事业心、教学艺术、教育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C课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其中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各种能力。4.A5.A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

9、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题干所述的情况就属于诊断性评价。6.B7.C8.D1922年,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9.A10.A11.D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学习,所以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12.B评定学生操行,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评定学生操行的主要方法就是评语法。13.A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是凝结在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思想品德。这是教师劳动的主体性。14.A15.B性

10、格的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余,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16.C讲搜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其中,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原理、概念、公式时经常采用的方式。此方法更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中。17.A18.C本题考查动作技能19.D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20.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归

11、属与爱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友谊,和谐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成为团体一弱,有归属感。21.B22.D暂无解析23.C纪律是一定社会的产物,不同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不同,就有不同的纪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是棍棒纪律;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是饥饿纪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24.A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课外辅导和检查评定成绩,其中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25.B暂无解析26.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27.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28.B品德

12、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其中一部分,故不能以偏概全。29.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30.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1.B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不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3

13、2.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33.B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34.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35.替代强化36.(1)提高助人报酬。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2)将社会规范内化。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助人的行为。37.(1)传递与保存文化;(2)选择文化;(3)交流与融合文化;(4)活化文化;(5)更新与创造文化。38.宜人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经验开放

14、性39.(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2)教育要受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40.(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或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或因材施教原则,或有的放矢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或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或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5)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原则;(或疏导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或长善救失原则)(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1.(1)根据应对方式的针对性,应对方式分为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2)根据应对方式的目的,应对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应激的关系,二是改变自我而不是改变应激源。(3)根据应对方式的表现形式,有积极的认知应对、积极的行为应对和回避应对三种。42.(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43.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44.考试焦虑的危害:(1)严重的考试焦虑会降低学习效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