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布鲁****店 文档编号:376455408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4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4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4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4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河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前练习题及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25题)1.美育即()A.社会美教育B.自然美教育C.艺术教育D.审美教育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是()。A.学生道德认识深与浅的矛盾B.学生道德认识多与少的矛盾C.学生道德认识正确与错误的矛盾D.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自身品德基础的矛盾3.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科书编写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类型D.教育目的4.下列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的特征的是()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D.学

2、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5.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意识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6.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中心工作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做好学期工作计划D.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7.近代教育史上,高度评价教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作用,并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8.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这种现象属于()。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9.王强在工作和生活中总是公而忘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些特征体现的是A.品德B.气质C.本能D.理

3、想10.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A.情绪B.美感C.理智感D.道德感11.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12.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13.我国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演示法C.谈话法D.实验法14.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A.社会B.地方C.学校D.家庭15.小明的妈妈为确保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4、入学之前就迫使小明学小学二年级的课程。这样做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16.喜者见之而喜,忧者见之而忧。这种现象说明心境具有()A.稳定性B.弥散性C.广阔性D.暂时性17.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的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8.教育是一种()A.生物现象B.自然现象C.社会现象D.心理现象19.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20.教育学中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狭义教育是指A.家庭教育B.特殊教育C

5、.职业教育D.学校教育21.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A.教育规律B.教育法规C.教育原则D.教育政策22.现代社会体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意识形态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本国历史文化传统D.生产力发展水平23.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B.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的合作C.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D.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24.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柏拉图的理想国C.拉伯雷的巨人传D.亚

6、里士多德的政治学25.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是()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二、判断题(8题)26.教师只要把道德规范说透,使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就能形成相应的品德。A.正确B.错误27.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定是优秀教师A.正确B.错误28.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A.正确B.错误29.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A.正确B.错误30.只要能教好书就是一名好教师。A.正确B.错误31.知觉选择性受人的需要和兴趣的影响。A

7、.正确B.错误32.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A.正确B.错误33.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六三”分段。A.正确B.错误三、填空题(2题)34.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的功能35.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概念和_。四、简答题(10题)36.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37.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38.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39.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40.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41.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43.进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有哪些?44

8、.结合教学实例论述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45.如何培养健康的情绪?参考答案1.D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叫审美教育。2.D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3.A本题考查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4.C暂无解析5.B6.A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基本任务7.A夸美纽斯把教师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8.D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例如,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

9、这种现象就属于联觉。9.A暂无解析。10.C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惊奇感、问题解决的喜悦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问题不解的苦闷感等。11.B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12.D暂无解析13.A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有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等,讲授法是最古老、运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也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14.B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这项决定,在这项决定中,国家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

10、,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5.A16.B17.B暂无解析18.C暂无解析19.B暂无解析20.D快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21.A22.D暂无解析23.A24.A25.D中共中央于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等。26.B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只是其中一部分,故不

11、能以偏概全。27.B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1)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2)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学科专业、文化基础、教育科学等知识;(3)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育教学的管理与组织、自我反思等能力.“有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说明该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否达到“优秀”也未可知,其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更没有体现,据此判定“一定是优秀教师”是错误的。28.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29.B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人格特性。(1)人格、性格、气质三个概念都是个性心理中的重要概念,要清楚它们各自的定义。(

12、2)性格是人格的核心但与人格概念不同。30.B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31.A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人根据自己当前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物进行选择和反映,而忽视其他刺激与信息的选择加工过程。32.B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才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3.B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既包括“六三”分段、“五四”分

13、段,还有九年一贯制等。34.调节和监督35.人工概念36.(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37.(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感。(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38.(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

14、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9.(1)社会促进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发现,一方面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泛存在,它不仅可以引起人们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可以在有些工作上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2)社会惰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心理学家达谢尔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作的努力程度会逐步下降。他人的参与,直接导致了个人努力水平的下降。40.(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41.(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5)指导本班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6)做好家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